包拯真的是嫂子养大的?

包公有一个嫂子,这是众所周知的。据说包拯家境贫寒,还没满月就出生了,母亲也去世了。嫂子把他放在儿子的摇篮里,喂他包拯的牛奶和包勉的粥,把他养大,还雇了一个导师教他成名。毫无疑问,没有这位贤惠的大嫂,就没有包拯的未来。所以包拯对小姑总是很感激,叫她“小姑”。

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宋代史书中并没有包公有兄弟的记载。包拯不仅父母双全,而且没有兄弟。她怎么会是嫂子呢?据史料记载,他的父亲名叫包灵仪,曾任知府。包拯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29岁考中状元,被授予知县,在当时是出类拔萃的。不仅可以用来进入政坛,也预示着仕途的光明前景。那时,包公的父母年事已高,两人都住在家里,不愿意离开家乡。是走马上任忠于国家,还是在家孝顺父母?让包拯左右为难。为了照顾父母,包拯毅然辞去官职,住在村里赡养父母。直到父母双亡,三年丧期届满,39岁的包拯才正式登上仕途,成为一名官员。为了侍奉年迈的父母,包拯在家呆了十年,没有去做官,可以说是“孝顺”。

你嫂子的故事从何而来?这事居然发生在包拯家里。包拯有两个儿子:长子姚早逝,妻子崔氏立誓不再婚。次子的名字是一个嫁到包拯家的姑娘生的。包拯去世时,宝寿才5岁,由大嫂崔氏照顾。包拯一生清官,留给家人的遗产很少。崔氏生活贫困,一直抚养包勉。包勉还“把他的嫂子崔石当作母亲的礼物”。这就是大嫂故事的原型。宋代以后有关包公的戏曲、小说中,都说包公称他的嫂子为“婆婆”,这就把万宝的事完全推到包拯头上了。崔氏后来受到朝廷的表彰,因为她的事迹在当时很有影响。朝廷写了一本书,作为永嘉郡王献给她。这本书是大作家苏轼起草的。同时他还封了表过梁,就是为家乡建了一个贤惠的女人站,为她写了一部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