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苏鲁风格是什么意思?
“克苏鲁”是小说《克苏鲁的召唤》中一个经典的邪恶角色,也指整个“克苏鲁体系”——一个基于美国作家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世界观的架空传说体系,其中所有的恋人都创造了完美的内容。
他们都遵循这样一种世界观:在人类认知之外,存在着各种强大的、难以描述的神。主角通过探询意识到这些神的存在后,往往无法保持头脑清醒,产生“克苏鲁式的绝望”——发现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成就都被完全否定,世界无法按照人类的方式运行。
克苏鲁题材的作品往往带有恐怖奇幻的黑色科幻元素,审美风格是典型的黑暗美学。在认可克苏鲁概念的用户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是克苏鲁奇怪可怕的神和克苏鲁风格的怪物,其次是深海/深渊、神器、信徒和SAN值。
二、《克苏鲁》在中国的现状:作品中有爆款,但文化意识很少。
1.克苏鲁的作品在国内有爆款,相关元素在国外名著中也有常用。
一些深度应用克苏鲁文化理念的作品在国内比较流行:比如克苏鲁风格的游戏、第五人格、饥荒、迷失岛1 &;2》;在豆瓣电影中,分别有近654.38+0.4万人、23万人和654.38+0.8万人评价欧美克苏鲁风格的电影,如《林中小屋》、《湮灭》、《迷雾》。也是起点排名第二的克苏鲁式网文《秘密之主》。
也有很多国外的游戏、电影、动漫大作,即使不是“克苏鲁概念”的故事情节,也愿意使用一个“克苏鲁元素”。
比如《《指环王》》中的“咕鲁”原型就是《洞中野兽》一章中半猿半人的洞穴怪物;生化危机的起点恰恰是洛夫克拉夫特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深潜者”大军和邪教组织;不久前的热门电影《水行侠》以《海沟乡村居民》和《深海怪兽卡拉森》以及克苏鲁元素的应用为特色。
【海王》中海沟国渔民追小三的场景:密集,深海,压迫,典型克苏鲁美学】
在游戏世界中,血源之咒类似于洛夫克拉夫特写的《因斯茅斯之影》的叙事模式;《黑暗地牢》,上古神祗最早出现的贵族宅邸;在沙耶之歌的原型是母神沙布尼可拉的叶莎;克苏鲁之眼,塔拉瑞亚的肉山和其他元素;《辐射》中末日世界的邪派...很多游戏大作也热衷于应用克苏鲁文化。
【游戏《黑暗地牢》中的克苏鲁元素】
辐射中的克苏鲁元素
至于动漫,日本神迷“偷”直接把《克苏鲁神话》里的“丑神”变成了可爱的少女,俘获了一大批宅男的心。
隐身奈亚子的奈亚子]
当然最著名的元素设定还是《克苏鲁的召唤》中的老支配者“克苏鲁”。“章鱼头、人体、背上长着蝙蝠翅膀的巨人”的形象现在已经被广泛使用,比如《加勒比海盗》中的章鱼脸船长,《奥特曼》中的触手怪,或者《魔兽世界》、《炉石传说》中的恩佐和克苏恩等等
【加勒比海盗2对克苏鲁的适用】
魔兽世界在克苏鲁形象中的应用
2.概念文化没有出圈,克苏鲁文化还是小的。
虽然克苏鲁的作品中有爆款,代表作中也经常使用元素,但克苏鲁文化的概念并没有脱离圈子。克苏鲁概念的认知用户占规模用户的30.37%,但大部分(21.59%)只达到了“听说过,但不熟悉”的程度,核心文化用户中真正熟悉克苏鲁概念的仅占8.78%。
同时,只有6%的人知道和接触过克苏鲁的作品。
第三,克苏鲁文化有机会:文化少数派需要公众。
1.相关内容与日俱增,克苏鲁文化热度上升。
首先,根据百度指数,“克苏鲁”的搜索指数是与日俱增的。
我们还可以看到源自哔哩哔哩“克苏鲁文化”的桌面角色扮演游戏“COC跑团”视频的流行。
事实上,国内克苏鲁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根据百度指数、问卷数据和克苏鲁作品的桌面研究,大致可以总结出五个国内“克苏鲁”文化传播节点。
注:1。用户第一次了解的数据和比例来自“20190105克苏鲁用户问卷”,比例=各阶段了解克苏鲁的认知用户数/了解克苏鲁概念的用户总数。2.一些代表作品的时间被划分为模糊分类,如《沙耶之歌》出版于2003年,105。
尤其是最近,各大媒体账号、娱乐论坛、视频作品开始普及克苏鲁文化,国内创作者也试图将“克苏鲁”文化植入作品中,以彰显自己独特的品味。比如18上线的《第五人格》、《贪吃洞2》、《聊斋志异·居一隅之书》等手游,不仅在游戏中的很多地方使用了克苏鲁元素,还以“新鲜感”概念(如官网设计)进行营销,吸引玩家眼球。
《第五人格》中的官网类似于《克苏鲁的召唤》中“碎片化的线索叙述”的感觉。
2.文化特性满足了大众的需求,也就有了进一步破坏的机会。
之所以判断克苏鲁文化的爆发潜力,是因为它的文化和玩法特点恰好符合年轻人的一些心态和需求。
1)内容可以不断衍生,给年轻人留下足够的参与空间。
当代年轻人有强烈的“创造力和创造欲”,喜欢“参与”内容。当一个IP允许用户加入自己的创作成果,就更容易吸引用户深度体验,自发传播。
“克苏鲁体系”恰恰具有这些特征。不同于古典的、固定的古代神话,只要是建立在世界观和格式上的,人们就可以不断地用考证、新的设定、衍生的创造来刷新和完善这个体系。(这里的开放创造是结果,但很难说是作者故意设计的机制。)
2)类似科幻、恐怖、末日题材的经历和社会心态。
《克苏鲁》是一个兼具“科幻”和“恐怖悬疑”的IP,作品中有很多对宇宙和深海未知生命的遐想,以及“理性应用科学”的态度。“普通的人类规律、利益、情感,在浩瀚的宇宙中是无效的、无意义的。”克苏鲁式的故事满足了年轻人打破主流成功模板,重建社会评价标准,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的需求,这是末日、恐怖等题材兴起背后的社会心态。同时,故事中所描绘的未知善恶的强大力量,也恰恰类似于大众对“科幻”的想象和恐惧。此外,推理和恐惧冲击的沉浸式体验也能带来解脱感。
3)精彩的比赛
年轻人“戏剧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桌游、密室、语言聊天等游戏也开始加入玩法元素。在狼人杀热潮褪去后,推理能力更强的剧本杀开始受到侦探明星的热捧。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桌面角色扮演游戏模式,也在不断尝试体验新的“老练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