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要在德国境内部署核地雷,遭强烈反对
核地雷靠小鸡保温?英国要在德国境内部署核地雷,遭到强烈反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战败,被分裂成东西两个德国。而这两个德国中间的“边界线”,就成了日后美苏两个阵营冷战的前线。在冷战中,对苏联抱有最大敌意的就是美英两国,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英国认为,如果要有效地对抗苏联规模庞大的军队,就必须应用核武器。但在50年代初期,核武器体积庞大,投放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大型的战略轰炸机投放,不足以及时应对钢铁洪流般的苏军。对此,英国军方提出,要开发核地雷,并且部署地点就在西德境内!
在1954年,苏联和西方各国沿着两德边境线陈兵百万。当时的苏军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装备质量上都力压西方。北约做出的最好估计是通过西德国防军和西德的土地,来缓慢拖住苏军的脚步。
最坏的打算是,一旦开战,西方国家的联军极有可能全线崩溃。为了尽可能地在可能爆发的战争中,拖住苏军的脚步并造成巨大的伤亡。在1954年,英国战争办公室下令开发一款核地雷,在撤退的过程中引爆,并大量杀伤苏联军队。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核地雷的由来。
受到指示开发的核地雷代号为“蓝孔雀”,基于当时英国的空投自由落体核弹而研发,重量高达7吨,由多种炸药和核能混合而成。爆炸当量相当于1万吨TNT炸药。可以通过导线在5KM以外的安全地带进行遥控引爆。
在英国战争办公室的计划中,这些核地雷将会埋藏在西德的平原中,因为平原作战是苏军的强项。根据苏军的“大纵深”战略,一旦开战,苏军的战略目标就是敌方国家的腹地和纵深地区,苏军会利用大量的机械化部队在平原上进行“平推”,从而击垮敌军。
而如果核地雷一旦成功部署在西德境内,苏军机械化部队在平推的过程中,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核打击。
但是这一计划却遭到了西方盟国的强烈反对,甚至有人提出,如此危险的武器,为什么不埋在英国本土?核污染会对西德的土地,尤其是平原造成强烈的核污染,即使大战结束,核污染也会残留数十年之久。
况且西德的主要产粮区和牧产区主要依靠平原,如果平原遭到了核污染,西德境内很有可能会发生严重的饥荒,到时候会使得无法计数的平民饿死。
同时“蓝孔雀”核地雷的可靠性无法保证,早期的核武器起爆条件极其苛刻,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顺利起爆。而冬天的平原土层极为寒冷,无法使核武器顺利起爆。
为此科学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核地雷中安置一窝小鸡,并放置足够的水和粮食,来保证核地雷内部的温度。科学家给出的有效时限大约在7到8天左右,但是并不能完全保证是否能够顺利起爆。
另外七八天后,小鸡死了怎么办?再挖出来换一窝小鸡,再埋进去?明显费时费力。核地雷的不可靠加上盟国的强烈反对,导致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施,但是英国仍制造了数十枚“蓝孔雀”核地雷。
尽管英国放弃了核地雷的打算,但美国也紧随其后开发了一批核地雷,和各型核装置储存在美国在欧洲的军备库内,以备不时之需。核地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对西德的刻薄,可后来西德国防军的成立进一步落实了西德“炮灰”的身份。
西德国防军在50年代初成立,美其名曰是让西德人民拥有自己防卫的能力,实际上是为了在大战爆发的第一时间,将西德推上战争的第一线,替美、英等国消耗苏军的人力,但这样做会大幅度消耗西德的人口和经济。
因此在冷战中,西德或成最大炮灰。不管是核地雷还是西德国防军的成立,都表明了当时西德虽为北约的一份子,却被各盟国当做炮灰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