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坎伐轮兮后一句

坎坎伐轮兮后一句是:置之河之漘兮。

一、原文

《伐檀》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二、原文的译文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

《伐檀》的赏析

第一:

诗歌中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描绘了伐木者辛勤劳作的情景,但现实的辛苦劳动并没有带来生活的好转,反而揭示了劳动人民被残酷剥削的现实。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呼吁人们反思社会的分配制度,提出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控诉。

第二:

诗歌中的“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等句子,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指责和批评。

这些句子通过反问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社会贫富悬殊的问题,批判了剥削者对劳动成果的贪婪和不道德行为。同时,诗歌中也隐含了对社会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第三:

诗歌的句式灵活多变,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八言都有,纵横错落,或直陈、或反讽,增强了真实感与揭露力度。这种表现手法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矛盾和阶级压迫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同情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