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新传-李一冰

这是一部史诗般传记巨作,它不是单纯的堆叠和神话苏轼的生平,更是建立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通过浓墨重彩的描绘,来窥探苏轼的精神世界的成因。开篇第一章蜀道难,三言两语便道破川的称谓由来,又通过耳熟能详的诗词引述,配以历史事件补充,蜀的历史全貌便遍跃然纸上,隐隐加深着我对蜀的好感和认同,并迫不及待的去猜想这样的环境怎么孕育出苏轼这样的大文豪。我被历史吸引,更被作者这种坚实的历史考证功力,和文字驾驭能力所震撼。

再往下读,我明白了西蜀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蜀人具有独立天地的思想,及热烈的乡土之恋。也就理解了苏轼笔下,为何时常流露出浓厚的乡愁。

蜀人还善词辩而好论理,坚强独立,不认为世上有所谓权威存在。所以苏轼能不顾一切,发激烈的言论而贻患自己。

苏轼之父苏洵,是大器晚成,自二十七岁起闭户苦读六年,至三十二三岁终于自学成功,曾巩论其文章说: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其略如是。

欧阳修称其为学,则曰: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至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萃精,含蓄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志也悫,故得知精。

从对苏洵的介绍中,我深有触动,“闭户苦读六年,得其萃精”,一来,自己对于成长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不及,如果放弃工作坚持在家心无旁骛学习3个月,恐怕很难做到;另外每天忙于各种事务性工作,真正有效的成长甚微,要真正提高还要自己真正去规划;其次,学东西一定要在精不在多,多读经典传世之作,必有好处;最后,“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这些好表达的标准,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这是一本能使我精神充盈的书,是一种真正的享受。除了工具书,历史和文学方面的书也不可或缺。在此发愿,每读一章,写一篇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