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点燃烟火传递信息的高台
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
烽火台主要的作用是用来点燃烽火,以此来传递军事信息,所以他们往往修建在山巅之上,视野极好的地方。而且烽火台都是单独的一个个体,要比敌楼高一些,但是要瘦小,其形状更像是碉楼,通常烽火台没有门洞,守卫烽火台的士兵都是靠绳梯上下,这样也是为了提升烽火台的防御能力!
建筑构造
烽火台通常选择易于相互瞭望的高岗,丘阜之上建立,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和羊马圈,仓库等建筑。
烽火台之间距离一般约为十里,通常选择易于相互了望的高岗,丘阜之上建立。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烽火台一般独立构筑,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为烽堠群的,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