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十七岁的自己——读《我在未来等你》有感
我想与众不同,不是为了证明我很好,而是为了证明我还活着。
-题字
如果你能回到过去,你最想做什么?36岁的郝回归生活并不如意,一眼就能看到尽头。他真的很想回到他17岁的时候,回到那个阳光幼稚的时代,重新开始。偶然的机会,他真的回去了,只是没有机会回来。他还是36岁,高三的时候成为实习班主任。
“今年36岁,我是一名大学教师。现在唯一让我兴奋的是,我可以拒绝别人一次,和别人打一架,鼓足勇气去打,做一些我从来不敢做的事情。不是这些东西有吸引力,而是我真的想告诉自己,我还活着。”这个想法成了郝回归后所经历的事情的导火索。
这部小说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穿越小说。没有车祸和骨折。主角并没有利用未来的信息让自己得意洋洋,迅速走上人生巅峰。而是选择陪伴鲁莽的17岁的自己一步步成长。充满正能量,也满足了很多读者对生命另一种可能的向往和想象。毕竟现实生活中没有回到过去弥补当初的遗憾这种事。
作者通过事件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渴望改变的郝归来,热血鲁莽的,外柔内刚的微笑,天真热情的叮当,胆小执着的陈小五,冷静友善的。这些人看似不同寻常,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能在记忆中找到他们的影子。
有人说,从表面上看,小说的主题是如何回到过去,保护17岁的自己的成长,但从更深层次上看,应该是如何改变36岁时迷失的自己,重建精神家园。我非常同意这种说法。故事的主人公为了别人的愿望而消耗自己的生命,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幸福的勇气,不就是一个重生的过程吗?
这部小说给我们阐述了青春与成长这个命题,在我迷茫与失落的时候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正如故事中的英语老师所说,“一个人只有能很快决定一件事,才能很快拒绝一件事。”。如果你每次都半推半就,人家只会觉得你是那种半推半就能说服你的人,你的决定根本不重要。“我在犹豫的时候,想起了她的话,为我的选择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