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的《红豆》简介

《红豆》讲述了男女主人公蒋梅和祁红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爱情以及他们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红豆》因为其情节,一度被视为爱情小说,但当人们觉得蒋梅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那是决定一个知识分子未来的命运,她是想拯救国家还是个人的爱情。在那种情况下,个人的感受是微不足道的,蒋梅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红豆》要表达的时代意义,最终被认为是《红豆》出版以来的一次“革命”,由于当时读者理解《红豆》的视角和主题不同,以及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读者的解读出现了分歧,有很多纠缠不清的政治问题,在1958的“反右”风暴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厉的批判。遗憾的是,生活在当时环境下的作家,在《红豆》出版后,并没有重视读者的关注和知识分子的推崇,而是一味地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红豆》。具体来说,孙在《人民文学》7月刊上批评几种毒草的两篇文章,以及这是怎样的一种创新——由本刊编辑部整理,发表在《人民文学》6月刊上,无疑把红豆撞进了死胡同。孙在文中明确指出,“小说《红豆》也是一种杂草。被党教育了六年的女主角蒋梅,回忆起她那个对人民革命极端敌视,解放前逃到美国的贵族大学生,是多么的惋惜、失望、难过。”更让人心酸的是,1958的7月,北京大学海岩文学社召开了一个题为“红豆的问题出在哪里?”座谈会送红豆给死人。几乎所有与会者都或坚决或言不由衷地认定《红豆》是一部宣扬小资产阶级爱情至上、暴露作者思想改造不彻底的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