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个刑法叫:吞金。人吞了黄金为什么会死?
在各类古装剧中,“吞金自杀”越来越成为导演的最爱,类似的场景频频出现,成为一种潮流。
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吞下黄金会死?
另一些人则严肃地争辩说,金的比例太大,吞咽后无法排出,如果吞下足够的金,就会窒息或撕裂肠道。还有人说黄金有毒。如果人咽下胃液,与金发生反应,就会中毒而死。
其实吞金而死是个伪命题。吞金而死的概率比芝麻掉进针眼的概率还低。
首先,黄金本身是一种惰性金属,非常稳定,不喜欢化学反应。化学实验表明,即使遇到硫酸、硝酸等强腐蚀性的酸,黄金也会很平静,不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至于人体内胃酸和肠道消化液的酸性,对黄金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看到有的黄金上面会有一些小斑点和锈迹?便宜?金属,主要是铁,是长期氧化形成的。但是你要记住,铁对人体是无害的,是人体需要的。人不可能死于中毒。
其次,人的食道是有弹性的,大金吞不下,小金不成问题。
如果黄金的体积和核桃一样,食道就通不过,食道就会亮起红灯,除非你用筷子往下戳,这样只会导致食道受伤。但只要过了食道,就能顺利排出。这种窒息的现象只会发生在食道,因为肠道的容积比食道大很多。比重越大,越容易排出。
我们假设古人吞的是元宝。这个元宝有多大?唐代开元鲍彤钱直径八分(长约2.4厘米,重二铢四丝,约4克),胃力之强,此金根本不在话下。
有人说为什么电视剧里有那么多吞金的场景,电视剧的编剧就是为了哗众取宠。如果人上吊,投井自尽,观众会很累,场面会很恐怖,一点美感都没有,所以导演会让主角吞金而死,非常豪华,不管真伪,是否经得起推敲。
这个你肯定不服,因为曹雪芹的《红楼梦》里也有吞金的记载。你二姐就是这么死的。这是什么?权威?记录。
别忘了红楼梦也是小说,虚构是允许的。我们来看看尤二姐是怎么吞金自杀的。
尤二姐心想:“这病已经成了趋势,估计是治不好了。胎儿的条件已经打下来了,没什么好担心的。宁死也不干净。常说黄金可以摔死,比上吊还干净。我想了想,挣了,打开盒子,找到一块生金,含着眼泪吞了下去...我推门进去,发现她衣着整齐,死在炕上。?红楼梦
什么是生金?天然存在的未熔化的黄金制造黄金。这有些不可思议。贾府怎么会有这个东西?况且生金没有经过加工,形状肯定不规则。
如此不规则的黄金,简直无法下咽。我们假设尤二姐绝望了,决心用手指去刺黄金。然后尤二姐死于胃穿孔,而不是黄金中毒。
而且,大部分人都没有生金。第一,生金是矿石,里面的含金量不确定,没有办法衡量价值。没人买,买了也不能在市场流通。所以,即使尤二姐家真的有钱,也不代表每个有钱的家庭都有钱,也许一万户中只有一户拥有,除非这个人就住在附近,在金矿工作。
所以,就算尤二姐吞金自杀,第一个死于消化道穿孔,第二个也只是个案。可见电视剧中吞金自杀情节多为虚构。
还有人说,既然游姐姐吞下的这块黄金不是炼金,那肯定会含有其他重金属杂质。在这种情况下,吞服后,黄金内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导致可怜的二姐蛋白变性,中毒死亡。
就算游姐姐死了,也是慢性的。十天半个月都不会死,氰化钾和金钱草也不会那么快死。但如果她那样死了,谁能证明她死于吞金,而不是疾病?因为没人看到她吞金,作者怎么知道的?
而且原书中明确写着尤二姐吞金后立即死亡:“我匆忙推门时,发现她衣冠整齐,死在炕上。”
也有人说,只要下定决心,不断吃金,就能把人撑死。
别忘了,黄金是非常珍贵的。比如一个土豪,家里再有钱,除了贪官,也不会把现金放在家里。所有多余的钱都存在银行里。黄金太贵重了,平时用不上。当他去街上的商店时,老板找不到它。大家都带着银元或者元宝去买东西,没有人拿金元宝去买东西。
黄金有多值钱?清朝一个七级官员的年薪是45两白银,清朝的金银价值比是1:8。一两黄金换八两白银,也就是说一个县官一年只能赚六两黄金!
一两银子价值1188元。如果一个人吃了六两黄金,相当于吃了五六万的巨款。普通人会放那么多黄金吗?
就算吃六盎司也死不了。只有消化功能出了问题才会死。
而且在历代史书中,很难找到吞金自杀的记载,可见吞金自杀是谣言。
曹雪芹安排尤二姐吞金结束生命,也是暗喻尤二姐对财富的贪图,被财富而不是幸福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