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的眼睛上有白色的粉末,但是水里没有白色的丝。如何看待?

白色眼疾,

又称肿眼疾(感染了覆盖眼球的白瞬膜,这应该是白眼疾这个词的由来)。主要是由于水质碱性过强刺激眼睛,水温变化大,营养不良,因长期投喂肉类而在水面形成大量油脂膜感染眼睛,或因放养密度过大而相互抓挠撕咬,多见于水龟,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症状:轻度眼睛红肿,瞬膜充血,内眦处产生少量分泌物,且无法睁开,鼻子上有白腐。严重者结膜瞬膜充血、发白、肿胀,分泌物增多,粘连。瞬膜覆盖整个角膜,不能回缩。下眼睑有白色豆渣和液体分泌物。刚开始的时候乌龟还能吃东西,用前肢揉眼睛,到了后期就不吃了,这让他变轻了,导致其他疾病死亡。通常睁开眼睑看到的白膜是由于炎症而变白的一过性膜,一过性膜表面很少有大量分泌物形成的脓性白膜。特别提醒:千万不要试图用刀片将覆盖在眼球上的布满血丝、白色、增厚的白膜剥离或切断,因为乌龟的眼睛里有瞬膜。治疗:1,轻度病例可涂抗生素眼膏;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浸泡40分钟,有一定效果。严重者应先清洗眼部分泌物,再腹腔注射氯霉素(也可使用氯霉素的替代品),剂量为10mg/kg,连续7天。一般注射后4天左右,乌龟的眼睛就能睁开一半。用维生素B和土霉素溶液浸泡也有一定效果。2.用硫酸链霉素全池浸泡,每升水使用1-20000国际单位。重症甲鱼肌肉注射哌拉西林钠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每次0.15 ml,每日1次,连续注射3天为一个疗程;尚未治愈的患者将每5天接受一次注射治疗。3.用2%生理盐水或硼酸水冲洗眼睛,清除眼内分泌物,涂金霉素眼膏。对病龟池塘喷洒2 g/m3呋喃唑酮。4.经常用青霉素水溶液洗眼,然后点氯霉素眼药水。护理:在治疗阶段,环境温度高有助于甲鱼吸收药物,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5度以上。每天换水3次左右,保证水质良好。喂少量食物后,将已进食的龟分开,但仍需继续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