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来等着你:即使你改变不了什么,你也要对你的现在负责。
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之前的一些观点很幼稚。一开始,陈晓武、陈彤和丁咚的描述让我感到很不舒服。
主人公郝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喜欢他的生活,想改变,但是他做了什么?作为一名大学讲师,他的职位八年来没有变化。虽然有些规则真的很脏,但是他在这里是不是太简单了?他不是一个刚出社会的大学生,而是一个36岁的中年人,但他对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规则的理解却像个孩子一样幼稚。
他说陈彤和陈小武已经完全变了,他们成了他们最讨厌的人。他们在领导面前低头奉承。陈小武是一个暴发户,而陈彤是一个可恶的官僚形象。它们不再是原来的了。但是他们真的是这样吗?这些朋友,这么多年的朋友,变成这样了?
人生的车轮在前进,郝的回归却似乎停滞不前。他说他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但他没有做出任何改变。
其他人似乎已经为自己安排好了人生轨迹。糟糕的生活令人讨厌。我不想接受这一切,但我还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我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我讨厌的生活。看到别人生活的变化,还是觉得自己变成了最讨厌的人。可是这个人不是我自己最讨厌的吗?这个自我有什么资格告诉别人他们的生活方式?
郝又回到了他17岁的时候。他和17岁的自己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他17岁的朋友和他记忆中的一样,但他发现了一些不同。用三十六岁的想法和十七岁的自己做朋友看起来很酷,但是用三十六岁真的能理解十七岁的自己吗?
郝回到了、陈小武、、和笑笑身边,和他们一起换了衣服。郝回到了那些自以为了解自己的朋友身边,但当他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十七岁的和他的朋友们时,他发现自己原来的了解只是他自己。
郝想通过改变十七岁来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是他发现有些事情是应该发生的,结果就是结果,无法改变。但即使有些事情还是会发生,过程也是不同的。这是最好的改变吗?
小说中郝回归明白有些事是无法改变的,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就像陈彤的车注定要丢,刘大志注定要被狗咬,他的笑容也注定要出国。只是陈彤的车不再无缘无故地丢了,而是因为他带自己去了医院。他被狗咬不是因为痘痘桶,而是为了保护它们。
虽然结果无法改变,但这些理由都是那么幸福。
郝终于意识到,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自己发生了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对自己负责。他之所以有那么多的遗憾和不满,是因为他现在对自己不负责。他以为自己现在的处境是十七岁的自己造成的,但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没有为自己该走的每一步负责。
我对现有的生活不满意,以为自己曾经被自己埋没,才导致现在变成这样,可是你真的会责怪以前的自己吗?你现在的生活与你自己无关?
我们不可能像小说里的人物一样回到过去,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时间旅行。我们曾经拥有的遗憾只会成为永远的遗憾,我们不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做自己没有做的事情。我们没有机会回到过去,我们没有机会完成我们后悔的事情,我们只有现在。
当你还在自责过去的时候,已经有人悄悄超越了你。你只是在无谓的抱怨,抱怨以前的自己,所以你在无尽的抱怨中失去了现在的自己,你的未来成了命运。
面对很多事情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现在可以改变自己。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我们对自己不负责,我们能做什么?不要等到后来才责怪现在的自己?然后生命在无限循环中度过。这样的生活真的很可悲。
路是我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也是我自己的,和别人无关。你对未来的自己满意吗?这个问题的答案现在就看你自己了。
现在第一次看书,所有想吐槽的都没有了。当一个人懂得各种规则的时候,保持一颗童心是不容易的。这本书有些部分值得推敲,有些观点可能有些幼稚,但仍不失为一本好书。
人是很复杂的。当我们在社会的染缸里浸淫多年,还会有当初的真诚吗?我们还会保持原来的善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