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大肠镜,怎样清肠最干净?
大肠镜一直是侦测大肠腺瘤与早期癌最好的检查,在过去,很多人因为怕痛而不愿意受检。如今无痛大肠镜已经相当普遍,清肠喝泻药逐渐成为大家最烦恼的问题。除了过程并不愉快,更挫折的是在辛苦清肠之后,检查医师却宣布不够干净,必须择日重作。
我自己也曾经做过清肠,对于这种不便感受深刻;然而所谓的高品质大肠镜,首先要有干净的肠子,受检医师的技术与细心才有充分发挥的空间。良好的清肠除了受检者全力配合,正确的指导与观念也很重要;以下我们用 Q & A 的方式,希望能让更多未来接受大肠镜的人,都能顺利完美的做好准备。
清不干净差在哪?一定得重做吗?
大肠镜检查,好比在隧道里用探照灯搜寻眼前的每一吋墙壁;清肠状况不理想,会让粪便盖住墙壁,甚至挡住眼前的道路;导致息肉(腺瘤)侦测率下降、检查时间延长,甚至出血或穿孔的并发症机会也上升,简单说 清肠不干净会使得大肠镜检查变得不准确并且更危险。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清肠程度指标是 Aronchick量表,我通常会解释里面有四级:一、二级的优良与良好都算合格,如果落到三、四级,也就是尚可(fair)或不良(poor);研究指出可能会有两到三成的息肉会被遮蔽,甚至错过早期癌。
美国内视镜医学会的指引建议,如果接受筛检大肠镜,但清肠仅达尚可或不良;建议要在「一年内」重作;如果当次已有超过一公分的息肉,或其他高危险群,也许还要提前。这个建议虽然严格,但有充分的根据;不管理论实务还是国际标准,都能看出完整清肠多重要。
资料来源: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 清肠程度图例
清肠步骤怎么做?
清肠的三大步骤是低渣饮食、喝光泻剂以及补充水分;笔者认为这三个动作里面最重要的是服用泻剂,只要没喝完几乎就不可能干净;但其他两个动作不确实,还是很容易让清肠状况打折扣。
● 低渣饮食 :低渣饮食指的是「细致软嫩」的食物,包括清粥、面条、吐司、去皮的鱼肉等;要避免的则有大鱼大肉、纤维较粗的青菜水果、牛奶与奶制品等等。如果不确定某样东西能不能吃,可以参考医疗院所的卫教资讯。没有遵守低渣饮食,肠道容易积累纤维、菜叶与种子、或粪渣等等,无法光靠泻剂冲刷干净。
? ◎ 不论是早上或下午做大肠镜,受检当天早上只能喝泻药或完全清澈的饮料,不能再吃低渣饮食;如果有高血压药物还是可服用,糖尿病药物则建议暂停 。
? ◎ ? 有些健诊中心或医院会提供所谓的「低渣代餐」,虽然效果未必比严格的低渣饮食好,但对于不想烦恼食物种类的人是很方便的选择。
● ? 喝光泻剂 :国内常见的泻剂分成三大类,第一种是瓶状的磷酸钠液,第二种是大包粉状的聚乙二醇PEG,第三种也是瓶状的Sodium picosulfate/ Mg Citrate(柠檬酸镁);不管用哪一种,按照指示喝完才能确保清肠的效果。
? ◎ ? 三种泻剂间,效果其实并无差异;磷酸钠液一类会有咸咸的味道,通常建议加上沙士,或是一点梅子绿茶改善味道;而聚乙二醇有人会感到「黏稠的塑胶味」,稍微加一点清澈果汁、蜜茶或红茶、或是舒跑等,另外冰过一段时间,口感会改善。
? ◎ ? 泻剂光在前一天晚上喝是不够的,如果您的医师请您在当天早上喝,或是前晚加上当天分两次喝,早上那一次是成败的关键,请务必好好喝完。如果真的有困难,稍微放慢速度改成小口但多次,或用吸管都是好办法。
● ? 补充水分 :泻剂不论是本身加水稀释,或是泡成大罐,尽量在喝完后追加补充水分,才能让清肠的效果最大化;这道理好比冲马桶时,大号会比小号用更多水才能干净。
? ◎ ? 所谓的水分未必是白开水,刚刚提到的清澈果汁、蜜茶或红茶、舒跑只要加水稀释都是可以的;一方面改善口感,也比较不会低血糖。
? ◎ ? 一般检查的当天大清早,除了泻剂和水分,就不要再吃任何其他东西了,包括低渣饮食;尤其如果接受的是无痛大肠镜,为了避免胃里有东西呛到,检查前至少两小时就完全不可以再喝任何东西!(具体时间请依检查单位指示)
怎么知道自己完成清肠?最后一次上厕所解出的内容,最好能看到清澈见马桶底(像是下图的 A),仿佛「用屁屁解小便」,这样就有很高的机会合格;很多人会误以为水水的就好,但如果解出内容仍然是黄色混浊,还是应该尽量补充水分来清得更好。
图片来源:台湾消化系医学会杂志,Volume 3, Issue 3, September 2016, Pages 144-147
哪些人容易清肠不干净?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研究中,清肠不理想常和以下因素有关:
● ? 男性、身材过重(BMI > 25)、腹部开过刀、或有糖尿病、脑中风等病史
● ? 老年人,或其他自我照顾能力不佳者
● ? 没有接受充分指导,不清楚正确的清肠方式
● ? 清肠时间离检查时间太久(喝完泻药超过 5小时以上才受检)
● ? 曾经有过清肠不佳的情况
综合来说,清肠的成败其实就是本身体质、卫教指导、医嘱遵循度三个层面来决定的。如果本身曾经有清不干净的状况,或是属于长期便秘;在事前向医师提出,评估是不是需要额外的帮助,对清肠状况一定会有改善。
另外前面说的都是受检者要做的事,其实很多研究也指出医护人员详细清楚的指导能够大大提升清肠的成功率:好的卫教单张设计、尽量用母语说明甚至制作清楚易懂的影片,都是看似不起眼但效益良好的措施。
尤其家中如果有长辈要接受大肠镜检,要请同住与照顾者更加费心弄清楚清肠的流程与细节不只可以让检察更顺畅,也能尽量避免重复受检的辛苦。 ?
参考资料:
1. 邱瀚模医师等:高品质大肠镜检查指引(2012)
2. 美国内视镜医学会清肠指引(2015)
3. Optimizing bowel preparation for colonoscopy: a guide to enhance quality of visualization, Ann Gastroenterol. 2016 Apr-Jun; 29(2): 137–146 (Open a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