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散文写作过程
距离我1994年在《古今天人》发表诗评《评张育勤[致母亲]》已经16年了,我35岁了。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无论是十年寒窗,一个人在部队,还是一个转业的家乡。对此我无怨无悔,问心无愧。至今已在《天人》、《先锋电影》、《先锋文学》、《先锋》、《奋进》、《后记警韵》等报刊发表诗歌、通讯、诗词、格言警句、影评、对联近百篇。65438至2006年,我还有幸担任《军事视野》杂志特约记者、《都市小说》杂志特约记者、中国检察文献研究会会员、咸阳楹联协会会员。今年5月,我光荣地加入了咸阳市作家协会。深深感受到文学对我不薄,前辈老师对我关怀备至。我总是心存感激。
其实我说的写作时间,不止是16和1987。我开始写日记。这期间,我的作文经常由罗怀民(张寨村人,现已去世多年)在观音寺初中教。其作品《白兔寺传》入选《武侠民间故事集》一书,在当地颇有名气。并在1990以影评《评【我的学生时代】》获得武功县“辛雷杯”影评大赛三等奖。这次比赛一、二、三等奖分别是10、20、30,全县有60个同学获奖,在众多中算是佼佼者,不算很好。进入高中后,我和同学创办了《后记文学社》、《清泉》等刊物,在普济高中乃至全县都有很大影响。县里在普济高中组织了一次“中学生文学社”的经验交流会。我作为代表发言,我的稿子被龚智贤先生改了好几遍,感人至深!从65438到0995,我在山东烟台莱阳市当兵的时候,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施展的空间,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为公司写材料,加入集团报道组当记者,利用业余时间读书看报,投稿。可以说,我当兵的12年,是学习的12年,写作的12年,是在文学道路上努力和进步的12年!2007年,我回到了我的家乡——陕西省武功县。5438年6月+2009年2月开始在武功县治安大队工作。我离开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营,回到了生活环境相对较好、工作环境相对悠闲的家乡。我收入不高,但有一份更悠闲稳定的工作,写作热情更高。因此,我取得了一些成绩。至今已在《后记警韵》发表诗歌、游记17篇,在县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俗话说“诗言志”,“文以载道”早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根。下一步,我将以诗歌为基础,在小说、诗评、散文等写作形式上力求有所创造、有所突破、有所成就。这是我的思考,决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