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夜?

剧情不错,但是军事方面还不够成熟。

先说缺点:

政治和战略背景的缺失,使得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无缘无故”,除非作者本人不想牵扯大环境;

对战争原因的描述过于草率。

敌人怎么集结了几十万军队,就那么多海上的战舰,那么多天上的战斗机?你怎么能让敌人这样集结?

“盟军”的运作方式依然是七八十年代的机械化推广——一线贴砖。没有见过精确打击、蛙跳、渗透、斩首等大胆的新战术。好像连首都都没动,不可思议。书中的魔鬼是战术空地一体攻击。说白了就是飞机增炮,坦克掩护,步兵硬拼,和二战差不多,除了电磁战(貌似是信息战)。从战略上讲,空地一体,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都是例子。如果“盟军”不轰炸两三个月,彻底摧毁防空和指挥系统,再加上工业、能源和交通系统,恐怕连中国的海岸线都不敢看一眼!敌人的战略准备阶段完成后,我们还是要集中大兵团去包围敌人。有多简单?根据这本书,中国似乎至少损失了数百万军队。照此估计,恐怕中国已经投入了超过一千万的军事力量!中国有几千万军队,它的盟友很有信心。一举被30万大军“围剿”。这种规模简直是世界大战!!

结尾与日军的战争已进入胶着状态,但内容有宣泄情绪的嫌疑(大部分是肉搏战)。盟军的战斗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一败再败,中国军队突然以30万大军包围了“盟军”。翻牌的魔力,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国在开战之初毫无准备”的理由可以解释的。需要多少军队才能包围30万敌人?三大战役是个案,但是吃三十万和围三十万不是一个概念。古人云:“兵数达万,无堰,兵数达五万,连天。”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创造了一部“赤壁”史诗!三十万军队是“战略级”的概念!!以我的一点军事知识,一般来说,除非敌人像傻子一样钻进“口袋地形”,要有5: 1没有8: 1,否则我军一贯主张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无法实现的。注意,“歼灭战”(不是围剿战)所需的“优势兵力”,一般认为是8(至少5): 1。穿越三十万敌人,那一个* * *登陆了?按照书上的说法,敌人肯定不是完全被包围,但我估计如果是被主要敌人包围,主要剧情是由内而外突破而不是由外而内营救的情节,应该不是十万人救三十万人的情况。外面有多少敌人?“盟国”打阿富汗和伊拉克需要30万到50万兵力,4000到5个航母战斗群,打中国却需要3000到500万人!这么多人很难搞突然袭击!带着装备送100万人上岸绝对不是小事,除非从韩国等周边国家进攻,那么战争的重点应该是东北!或者再难一点,差不多在登陆前把中国的军队炸掉,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军队了,但是怎么炸掉几百万人呢?

中国的电磁压制能力远超盟国。看来作者是想“耍花招”,让“落后”的中国能有“独门绝技”打败高科技,从而转败为胜,有点像“一招制敌”。就像火炮的口径不如导弹精确一样,仅仅依靠“高威力”就能打败敌人的卫星、网络和C4I?虽然作者加了入侵盟军网络的招数,但更不合理。我担心一旦中朝开战,使用Inte lCPU的电脑能“如人所愿”运行吗?!夸大我们的电磁部队和空军的合作成果(我不怀疑米波雷达+歼8能打得过F-22,但仔细看成绩会觉得心理安慰,必须承认差距,努力进步)

这本书适合喜欢“近距离作战”的人。喜欢《大战略》的话,稍微不成熟一点就会很烦。如果要读,最好每天读5、6千字,每一两个月读完。为什么?因为描写的都是阵地争夺战,所以一般都是一样的,观察的角度,用词甚至描写的角度都是一样的或者相似的。看后面的时候最好忘记前面的描述,不然会有再看一遍的感觉。当然,如果真的有这场战争,如果你是军人,你能看到的也就这些,你更愿意看到“变化”和“发展”,而且是在“大局”和“大背景”的背景下,至少我个人是这样的。

想想看,只有在防御圈之外使用远程和超远程攻击,试图摧毁一切生产生活设施,摧毁道路、交通和物资。断水断电断气如何反击?

优点: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细腻,反映了一个普通市民在战争中成长的过程。战术描述不错,假设南方大部分被袭,难民北上,导致部队无法正常开进而被袭,符合实际。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人民战争的特点(可惜很多正规军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与盟军作战,但作者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对日本战术的描述是创新的。正确的展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文章开头的阵地战部分)。与楼上的观点不同,我觉得结局处理得更好,有一些悲剧的成分,但就像文中的黎明(中国残胜),充满了希望,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你可以试着自己继续写下去。暴露了我国近年来重经济轻国防带来的诸多问题。

毕竟只是小说,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综合新浪用户的观点。

另外推荐你一本书:《山下的花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