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双胞胎考上清华北大:好孩子从来不是家长“教”出来的
北大和清华的大一学子已经到校报到了,其中引起社会关注的是一对来自湖南的双胞胎兄弟。
兄弟俩一个考上了北大,另一个考上了清华。而他们的出身却是农村一个普通的家庭。兄弟二人的父亲没有多高的学识,此前甚至曾经在施工队打工扛水泥。
如果按照家庭出身论,赵氏兄弟二人应该考不上清华北大。但事实上,兄弟二人没有受到家庭出身的限制。
同样,2018年云南考生崔庆涛以669分,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考上北大。崔庆涛的父亲甚至还不识字。
从以上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到寒门考入名校的学子父母在具体的学科知识方面,肯定是帮不上学子们多少忙的,学子们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内生驱动力。
想起前两天的一件事。家里的小驴驴自打上小学就有一个拖拖拉拉的毛病。一个本能在二十分钟之内完成的作业,往往要拖上一个小时才能完成。经常晚上要做到10点半以后才能全部完成。
在这个问题上,清风君和家里头那位可是费了不少神。为了改掉小驴驴身上这个毛病,威逼利诱几乎所有的方法都用上了,但效果不佳。往往是批评完一顿后一两天有记性,几天之后仍然是老样子。
家里头那位有点儿沉不住气了,那天对清风君说:“你从小就是学霸级人物,你是怎么摆弄好这些事儿的?你教教你儿子呗!”
“哼!”清风君轻轻地哼了一声,“这件事儿要是家长能教好,世间早就消灭差生了!”
这些话并不是说所有家长在这件事儿上都是失败的,但绝大多数家长都成功不了。不是家长们不上心或者不努力,而是作为主角的孩子们如果不上心,或者说意识不到这件事儿的重要性,任何方法都是徒劳的。
事物发展有内因和外因。外因就是家长的努力,如果学生自己的内因不发生作用,问题就解决不了。如果家长一味地单方面用力,非但自己心态要崩,孩子也会感到压力山大。
孩子们还没有真正被逼到份儿上,而且目前也仅仅是小学阶段,这个时候,家长们自己先做好表率就可以了。
随着初中、高中课业量逐步加大,竞争氛围逐渐浓厚,自己也就意识到充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了,这个时候想拖都拖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