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说曹操死前设立七十二疑冢是否可信呢?
不过这可不是罗贯中的原创,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就已经流传着七十二疑冢的说法了。
疑冢说的起源
曹操设置七十二疑冢,大概是在宋朝时候开始这么说的。今天很多人都会引用南宋俞应符的一首诗: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馀机至丘垄。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从这首诗中可以读到两层含义:
第一,诗人对曹操挟天子、绝汉统强烈不满。
第二,诗人认为曹操为防止被盗墓,故意设置了疑冢,并指出只要把这些疑冢都给挖了,就能找到曹操真正的墓葬。
但是我们知道,宋代距离汉末三国已经很遥远了,宋人去随便写三国的事儿,与我们今天不参考史书而随意去说宋朝的事儿并无不同。
假如我们去查阅《后汉书》、《三国志》等可靠性相对更高的文献,就会发现并没有记载曹操设置疑冢之事。而且曹操的陵园位置在当时是很明确的,即史书记载的:
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这个西门豹祠就在邺城郊外。只不过因为曹操明令节葬,没有修建高大的封土堆,也没有设置完整的陵寝建筑,因此在后来随着曹魏政权的消亡,他的墓地所在就渐渐模糊了。
距离曹操生活时代最近的史书没有提到疑冢,反而是将近一千年后的人开始这样讲,那么这种说法的可信度自然就很低了。
为何当时会出现疑冢的说法?
答主认为这是宋人在?黑?曹操。
北宋时,贬曹的倾向就很明显。 比如说,苏东坡在《东坡志林》里记载了一件事,当时社会上流行说书,三国自然是个热门题材。街巷的小朋友们听到刘备赢了就兴高采烈,听到曹操赢了就哭。
小孩子不谙世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说书人的导向,也反映出当时社会舆论对曹操的态度。因此,民间逐渐衍生出疑冢说,以此来给曹操的狡诈再添上一笔,就不难理解了。
到了后来,疑冢的说法仍然很流行,大家认为漳河岸边的墓葬群就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清代陆次云写道:
疑冢累累漳水头,
如山七十二高邱。
正平只有坟三尺,
千古安眠鹦鹉洲。
漳河边的墓葬群不是疑冢
被误认为曹操疑冢的墓葬群位于河北磁县,距离邺城遗址很近,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座墓葬,长期以来,这里都被当成三国墓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