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写作的背景是什么?

《沉沦》是郁达夫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在这篇文章中,我整理了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沉沦》的写作背景受到西方人道主义,尤其是卢梭“回归自然”思想的影响,郁达夫主张人的一切合理欲望自然发展,认为人的情欲只是自然本性。因此,作家试图在文学作品中探索人类的自然本性以及灵与肉、爱与欲望冲突的深层奥秘。

但是对于传统道德观念比较强的人来说,《沉沦》中自虐偷窥洗澡,《秋柳寒夜》中嫖娼,《漫漫长夜》中变态的爱情和同性恋,《她是个弱女子》中的越轨描写无异于冒犯和亵渎了高雅文学,因此受到了很多批评。其实很多时候,主角感受到的那种“性苦恼”和“生活苦恼”是息息相关的。

作者打算用一种新的视角来分析人们生活和性格中的色情问题。郁达夫小说对年轻人性压抑和心理的描写,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的思想意义上的个性解放的要求。从现代小说的创作来看,作家开辟了新的题材和创作领域。

《沉沦》的主角是一个年轻的中国留日学生,显然包括了一些郁达夫自己的影子。作品详细描述了这个忧郁的年轻人在邻国日本因为是弱国而遭受的屈辱,以及他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这些压抑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追求异性的爱情是不允许的,所以我对鄙视他的日本人感到非常愤慨,同时又热切希望祖国富强。这三个内容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格局。

小说的基本情节安排如下:鲁豫——自杀——偷窥洗澡——做爱——嫖妓。剧情的每一步,性描写的每一个深度,对主角的刺激和打击都会越来越加强,最终导致他溺死在海里的悲剧结局。

不同于单纯的性描写,更不同于追求感官刺激的淫秽作品。《沉沦》的作者将年轻人合法合理的性要求与激昂的爱国情怀紧密交织,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影响。

郁达夫因为社会黑暗,周围环境陌生,个人遭遇挫折和磨难多,所以比常人复杂。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往往是愤怒和悲伤并存,有时他甚至流露出一定程度的感伤情调。这完全可以理解。这个人物的复杂,其实就是(或者标志着)人性的丰富。

余简介大福(1896 65438+2月7日-65438+9月0945 17),男,原名,本名大福,名阿峰,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大学(现名古屋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创始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献身的爱国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他的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之秋》、《醉黄昏》、《往事》、《迟桂花》、《怀鲁迅》。

以上是我整理的关于下沉的相关知识。我希望你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