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摘要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1951年在古巴写的中篇小说。他是海明威在世时创作并出版的最后一部主要虚构作品。在书中,海明威描述了一位老人在海上捕鱼的全过程。《老人与海》无论从语言结构、叙事技巧还是象征手法来看,都巧妙地将文学的感性和思想性结合在一起,就像一座冰山,时而空荡,时而隐蔽,让读者去感受和探索它的内在含义。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的语言结构、叙事技巧和象征手法的研究,探讨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原则,挖掘书中的深层含义。

老人与圣地亚哥,冰山原则

简介,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至1961)作为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尤其擅长高超的叙事艺术..海明威在创作中倡导冰山原则和客观叙事,赋予了她的小说简洁隽永的艺术特色,使其创作创造了简洁有力的叙事风格,对后来的英美作家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他在水面上只有1/8,然后他多次做这样的比喻。对于冰山原理,海明威本人在《午后之死》中有过解释。他写道,如果一个散文家需要他,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读者,只要作者写得真实,就会强烈地感受到他遗漏了什么,仿佛是作者写的。很明显,海明威主张水面的八分之七要留给读者去感受。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完美地体现了冰山原则,主要体现在语言结构、叙事技巧和象征主义三个方面。

首先,语言结构简洁明了,但含义丰富

(一)意义深刻的通俗语言

老人和海里的人一个都不能少,除了一个孩子,老渔夫圣地亚哥。剧情主要围绕捕捉马林鱼以及由此引发的与鲨鱼的搏斗展开。既简单又集中。《老人与海》开头写他是一个老人独自驾着渔船在墨西哥湾流上打鱼。他在那里呆了84天,一条鱼也没钓到。语言简单朴素,触动了主人公,一个失败的英雄,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了最复杂的含义。老渔翁的孤独和他的尴尬处境仍然有着强烈的意志。海明威曾经评论这部小说超过200次。《老人与海》在谈到创作时曾说,“本来可以把《老人与海》写成一部巨著,把渔村里的每个人都写进去,包括他们如何谋生,如何出生,如何受教育,如何养育子女。”但是,在实际创作中,我避而不谈在那个渔村听到的所有故事。正是这些故事构成了冰山隐藏的部分。他把多余的话都砍掉了,把别人写的东西都删掉了,这让文章不落俗套。全文只通过老人和孩子两个人物展示了海明威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主人公个性单一鲜明,是一个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环境下,都能凭借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勇敢战斗的人物。这部小说的语言简短、准确、生动。尽量用直白的叙述和生动的对话,少用形容词和华丽的词藻。例如,鲨鱼的攻击不是意外。一条大鱼的血像一片深黑色的云,沉入水中,蔓延一英里。它闻到了气味,径直冲了过来。他以极大的速度和绝望冲进水里,划破了大海的平静,把他暴露在阳光下。这种描述没有任何隐喻或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迅速和急迫突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小说中,海明威相当客观冷静地描述了事件,没有更多的文字来修饰和处理。丰富的故事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出来,可谓话不尽,意不尽,让人看完之后奋力追寻、理解、咀嚼。《老人与海》的魅力在于用极其简单朴素的线描手法描绘出生动的场景,平淡中感受到的是新鲜感。就像陆地上的云一样,它们现在像高耸的山脉一样升到空中,海岸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绿线,后面是一簇簇淡蓝色的山丘。现在大海是深蓝色的,几乎是紫色的。这种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笔墨很少,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苍凉深远,给人一种美感。海明威写作有准则,他应该使用短句。在语言上,他尽量客观冷静地叙述,用有限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去感受,去咀嚼纸张。这也是海明威冰山原理的目的,比如写老人的眼睛,蓝得像海水,充满喜悦,闪烁着永不放弃的自信。他用简单的几句话,写出了老人天真正直的性格,和一个渔夫淳朴的特点。描写马林鱼的时候,写一下它的嘴。它的嘴像棒球棒一样长,像剑一样锋利,让人直观的感觉到这条马林鱼和人们经常看到的马林鱼真的不一样。结合书中之前老人和孩子的对话中讨论棒球新闻的兴奋,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老人对棒球的热爱。海明威严谨凝练的风格,简单生动的生活语言,简洁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他的冰山原则。为了使作品的视觉感获得准确生动的效果,海明威在文学语言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这个元素,他的作品就不可能。海明威笔下的事物总是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准确生动,简单易懂,连小孩子都能一眼看出来,但字里行间却有深刻的道理。比如“我觉得也许可以借,但是我总是克制着不去借钱。第一次借钱,第二次还得讨饭。”说明老人即使尴尬,但坚持不变。“为什么老年人总是起得这么早?要不要多待一天?”老人看似只是闲聊,却能感受到问题中短暂的情绪,想要抓住生命,剩下的分分秒秒。

(二)精简结构,能省则省。

《老人与海》在文本的结构上,是以老人84天没有钓到任何鱼,再次出海——钓到了马林鱼——与进攻的鲨鱼搏斗——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只拖了一副鱼骨架回到陆地——老人极度疲劳,从地理上讲是从陆地到海洋再回到陆地的过程。老人也是从有了孩子才一个人出海的,而且是反复提到的那种”。例如,“我希望我能喂鱼一些东西。他认为他是我的兄弟,但是我必须杀了他,我必须保留我的力量去杀他。"海明威在晚年写的回忆录《流动的宴会》中说:"根据我的新理论,你可以省略任何东西,只要你认识他们,省略的部分会增强小说的力量。“简洁成为一个重要的特点,使整部作品看起来气势磅礴。海明威避而不谈渔村的故事,省略了许多海上的故事,撇开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家庭背景、社会交往和动机,只留下简单的一行——一个老人的海上经历,从失败到失败。把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老人在海洋深处的奋斗上,保存了他一生思考的精华。没有花花绿绿的比喻,极其简单,极其轻盈,非常难得。变成了非常丰富、极其厚重、数不胜数的思想境界,锤炼成一部只有26000字的书,就像建造一座巨大的冰山,其中7/8沉入海底,却可以通过想象挖掘出来。

正是因为“对叙事艺术的精通,在其新作《老人与海》中的出色表现,也因为其在当代文体中的影响力”,英国皇家瑞典学院科学奖以1954授予海明威代表世界文学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他作品的成功归功于他极其简洁的叙事技巧和含蓄凝练的语言风格。虽然他的语言看似朴实无华,却能让人思考很多。他的作品采用现实主义手法,以一个老渔夫的海上捕鱼经历为中心,用寥寥数笔叙述了主人公的历史和他的生活状况。直观上可以看出圣地亚哥是个硬汉。他孤独、不幸、贫穷、年老,但他乐观、自信、坚韧。在海上84天后,他仍然乐观开朗。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比如恶劣的环境,我能和敌人拼到最后只带回一副鱼骨架。虽然他在这场斗争中失败了,但他是一个精神上的胜利者。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通过漂浮在水面上的1/8,为读者提供了对人物外貌、动作、心理、周围环境的客观描述,并探测到隐藏在水面下的7/8,以及作品的内在思想和作者的倾向。由此可见,圣地亚哥所表现的是海明威本人所倡导的一种生活态度和道德理想:对任何事情都不低头,永不放弃的精神。

第二,叙事技巧

海明威在他的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对话。老渔夫经常自言自语,或者和周围的一切说话,比如和大马林鱼和他的得力助手说话。这些对话生动地展示了老人的内心活动,以独白的方式回忆过去。可见海明威讲故事不是通过传统的叙述、抽象的描写、冗长的解释和主观的讨论,而是通过自然、生动、简洁的对话。对话(包括独白)描写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这也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写作风格。作者用简洁的叙事手法安排人物之间的对话,而退隐和对话则完全由人物本身进行,让读者领略到丰富的潜台词,捕捉到人物的情感活动,从而补充和再现作者在水下刻意省略的7/8部分。这种叙事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使得小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相当的深度,往往需要读者反复阅读,细细咀嚼,用心体验。

在《老人与海》中,老渔民在生命处于危急关头的关键时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思考着。“杀一条鱼是罪吗?”最后我劝自己:“别想了,别想了,事情够多了,我也不懂。”这一切都说明,这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有着悲壮的悲剧意识和反复的内心独白。总之,这一切极大地丰富了老人这样一个人物的形象,给了我们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去充实、丰富和思考这样一个人,更深刻地理解“我无法阻止它对我的攻击,但也许我可以打败他。”他承认并正视自己不幸的命运,但她相信自己比鲨鱼聪明,相信自己,最终能战胜鲨鱼。圣地亚哥充满了乐观。即使他失败了,他也能以幽默的微笑回应。当一条鲨鱼咬下40磅重的马林鱼时,他自言自语道:“想想吧,老家伙。”甚至安慰自己:“每过一分钟,你就离家近了一点。没有40斤的重量,船走起来会更轻!”面对不可抗拒的厄运,是圣地亚哥激发了他的乐观精神。即使在最后一片鱼被鲨鱼吞下后,他也没有失去他独特的幽默。他朝海里吐了口唾沫,说道:“吃鱼吧,加拉瑙德鲨鱼,做个梦吧,在梦里你杀了一个人。”老人的自白:“我是这么想的,虽然我这么做是为了养活自己,养活很多人。”不过话说回来,一切都是罪恶,”老人的自我救赎:“你生来就是渔夫,就像鱼生来就是鱼一样,每一种生物都在杀害其他生物,只是方式不同。"

小说中,老人在与马林鱼僵持不下的时候,不禁回想起过去,为了增加信心,他与码头上最强壮的人搏斗。他们激战了一天一夜,最后打成平局。这位老人很容易就赢得了随后的比赛,他最终得出结论:“如果他的获胜意愿足够强烈,他可以击败任何人。”回忆往事是老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老人的过去和他有多执着,他的执着从何而来,更能让人佩服老人即使老了依然不服输的热情。

第三,象征手法的运用

(一)儿童的象征意义

海明威曾经说过,我们在关注这部作品中老人和马林鱼的形象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孩子在作品中的地位,因为孩子的形象也是作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当初虽然发现老人生活环境尴尬,但读起来还是暖心的。孩子吃饭前不允许老人去船上钓鱼,孩子给躺在椅子上睡着的老人盖上被子,以示成熟和理解。以及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和马林鱼搏斗的时候,老人几次想“要是孩子在就好了”。老人的孤独感跃然纸上。孩子是老人的顶梁柱,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孩子看到老人回来后哭了三次。这个哭的意思是多层次的。老人空手而归是悲哀的,还是他自己的悲哀。一般来说,孩子的形象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孩子们从老人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捕鱼技术,还有老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这让我觉得海明威把自己的美好祝愿寄托在了孩子的形象上。他想让每一个读者不仅热爱老人和大海,更要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步追随老人的精神。

(二)马林的象征意义

海明威对任何形容词都不吝啬,比如“谦虚有礼”、“高贵可敬”,甚至“按他的风度和举止,按他体面的外表,谁也不配吃它。”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老人表现出了对对手的尊重。马林鱼的力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老人想尽办法杀死他,因为老人不只是为了养活自己而捕鱼,更是“为了荣耀”。老人和马林鱼的较量,也让老人想到了她和全码头最强壮的人摔跤,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有强烈的求胜意志,他就能打败任何人”。可见马林鱼象征着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发生的无数磨难,只是这次比以前大了很多。在看书的时候,你会觉得有人在你耳边说:“征服它,你得到的将不仅仅是鱼。”

(三)狮子的象征意义

书中多次提到老人梦见了狮子。小说开头,小时候,老人在非洲的沙滩上,“沙滩上的狮子和小猫一般在玩耍”;小说结尾,老人又一次梦见了一群狮子,狮子林的国王。我觉得梦讲的是人在某个层面的无意识需求。狮子象征力量、权威和地位。小说开头通过梦见狮子,老人的意思是老人需要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肯定,知道他荣耀的人还是少数。结尾,在经历了胜败的冲击和生死的考验后,老人梦见了一群狮子,不言而喻。狮子的形象完美地体现了海明威“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思想。即使生活会充满许多苦难,人们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在挫折中继续前进。

对于老年人来说,大海并不像年轻渔民那样是一个特定的钓场,而是被视为一种人格。它既体现了善良,也体现了残忍,因为一方面养育了很多像老人一样生活在海上的渔民,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了灾难。在大海的深处,老人发现了一条从未听说过、也从未见过的马林鱼,大海的宽阔足以让老人去了解和体验那片未知的神秘领域。

在《老人与海》中,许多意象都充满了象征意义,但海明威在9月1952+03日给旅居意大利的美国艺术家伯纳德·贝里森的信中写道:“没有什么象征意义,海是海,老人是老人,男孩是男孩,鱼是鱼,鲨鱼是鲨鱼……”所以,尽管海明威的写作动机不是象征性的,但他作品中的意象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讽喻性,散发出强烈的象征意义,偶然间让人觉得如此自然。正如冰山原理告诉我们的,水下7/8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结论

综上所述,海明威通过丰富的生活积累,小说中简洁隽永的语言和象征手法的恰当运用,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体现了他冰山原则的创作风格。遵循冰山原理,我们看到老人最终失败而归,他赢得的不是读者怜悯的眼泪,而是读者发自内心的敬佩,激励着人们积极向上。让读者感受到的是强者的失败,比弱者的胜利更有意义。这种风格对美国和世界文坛影响深远。作为一个创作原则,冰山原则的影响是永恒的,正如美国作家福克纳所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好的作品,时间会证明他的小说质量超过我们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