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辜负如来和大清好看吗?

超级好看,看了三遍,听了两边的有声小说,还特意去了趟Xi安的草堂庙...

爱一个人可以爱多久?

他爱了她47年。

她爱了他37年。

你能等一个人多久?

十年,十一年,十六年,还是一千年?

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她比他大十岁,情根是黑的。

再见面时,她和他同岁,爱不释手。

同学聚会时,她比他小十一岁,历尽艰辛。

再见面的时候,她给他发了二十,在一起呆了一小段时间。

最后,他比她大十岁,文静又好。

“万物皆法,如梦如泡,如露如电,理当如此看待。”

就像他们的关系,每次都不长久,但每次都刻骨铭心。

仔细算了算,他们真的相处了只有五年,却一直惦记着这么多年。

少年时名声动摇,青年时意气风发,壮年时命运多舛,老年时豁达隐忍。每一个最重要的时刻都伴随着她,哪怕她打破戒律,哪怕她被批判,哪怕她用大半辈子的时间等待,然而,就因为有这样一个人,就因为她值得。

我总是想象他是如何一个人度过那几年的等待,十年后的十年,最长的一次是十六年。也许没有王宝创的《寒窑十八年》那么辛苦,但这么多日日夜夜加起来也就半条命。这还不够吗?

相逢黄沙长,驼铃响。在西域的沙漠中,她被他救了。因缘际会,她成了他的语文老师,不禁被他的聪明才智折服。无论他优越的地位还是绝对美女的外表,都只是她眼中最无暇的纯粹,才让她在无意中离开他后的日日夜夜里如此思念他。那一年,他十三岁,她二十三岁。

前十年,他只是在心里描述她,用她用过的铅笔,在她带来的那些奇怪的纸上,她咯咯笑的样子,她在骆驼上坐不住的样子,她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样子,她唱童谣的样子,一个个,越来越清晰。那次出现持续了很久吗?

10年后被追回,声音和容貌都没变。她真的像她说的那样是来自天堂的仙女吗?也许我不应该感情用事,但我无法抗拒那个一直在我心里,在我梦里,长达十年的噩梦。毕竟我控制不住自己。当她说她要离开的时候,她感到了内心的痛苦。她带她去她想去的地方,不顾别人的鄙视,只为了多陪她几天。抛下我的身份和一切,只想要这笑容在身边多绽放几天。如此小心翼翼,如此身不由己。

然而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走的那天,她跌跌撞撞地进来,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只留下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声。那时候他24岁,她也是。

第二等,十一年。这些年,他爱她,我不知道该怎么度过。就像他说的,是“把你当成日常练习。”但是,经过这样的练习?有多深情?

没想到,又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见面了。在别人看来,他是在耻辱中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如果真的每十年回来一次。”这句话包含了很多词语,承载了很多思想。光是这句话就胜过千言万语。今年,他三十五岁,她二十五岁。

重逢后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接下来就远没有预想中的坎坷和艰辛了。她知道在那之后他会遭受什么,但她无能为力。屈辱,嘲笑,贫穷和痛苦,她知道会有,但仍然选择在这一年来,只是为了和他一起度过。明明没吃过苦。明明生在一个自私的年代,只是为了支持自己的选择,放弃一切,舍弃一切。为了适应这些生活,为了照顾他,她开始努力学习,只为在以后那些不可避免的日子到来的时候,把他的痛苦降到最低。那些史书里的几条记载,怎么能表达出所有这些人间悲剧,以及如此悲伤的历史事实?她不忍告诉他,只有一个人默默承受。她抱怨不为人知的隐忍,生活的艰辛,他的无经验。然而,就因为他,所有这些都可以被忽略,被怨恨,被伤害,被干涸,内心对他充满了爱,以至于我不得不丢弃自己。

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她不得不再次离开。这一次,他把她送走,约好在长安见面。那时候他三十七岁,她二十七岁。

信守承诺是有代价的。十六年后我们才能再见面。那时,他五十三岁,她三十三岁。这一刻,什么英俊,什么绝对的美丽,都不见了,他老了,皱纹已经布满了他的脸。但那段时间沉淀下来的气质变得更加醇厚。她来了,带着当年的约定。我们相遇的那一刻,他不顾周围的一切,跌跌撞撞地走向她,抱住她:“老婆,你回来了。”

“十六年来,每当我太想你的时候,我就恳求佛祖:如果我有生之年能再见到我的妻子,我只希望佛祖离开我三天,只陪伴我的妻子,不做别的。”

十六年来,历尽艰辛,终于到达了完成使命的地方。地域变了,岁月变了。我周围的一切都不是以前的样子了,甚至我也失去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心中的思念越来越强烈,那份深情也是永恒的。这一次,哪怕只有半年,“佛祖能让你我夫妻在有生之年再相聚,罗氏感激不尽。”半年,够了..."

有多少人渴望朝夕相处?如此满足是多么无奈的选择。我们能做什么?享受重要还是她的生活重要?毫无疑问是后者。或者说,对他来说,这辈子能遇见她,认识她,相爱,相爱,彼此想念,已经是他的福气了。对于一个原本一心一意侍奉佛,却中途失了心的人来说,是何等的福气。

再次告别,眼泪不足以表达悲伤和难过,于是我们相遇。

“好吧,罗什在地狱等你。一千年,不过一瞬间。蔺自信可以等一千年……”

“我必须来找你。我们会在地狱永远在一起,不会再有什么东西能把我们分开……”

我不知道那时候是什么样的。两个相爱的人在地狱相遇,却因为是和尚而破了戒。佛啊,佛啊,不管他心里有多感激,我心里还是感慨万千。我们这么相爱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第一最好不要见面,这样你们就不会谈恋爱了。

第二,最好不要认识,这样可以不想念对方。

第三,最好不要陪,这样就不欠对方了。

第四,最好不要珍惜对方,这样可以不记得对方。

第五,最好不要相爱,这样才能不嫌弃对方。

第六,最好不要对面,这样就不用见面了。

第七,最好不要错,这样才能错。

第八,最好不要答应对方,这样就可以不继续了。

第九,最好不要相依,这样就不用靠在一起了。

第十,最好不要见面,这样就不用在一起了。

但是一见面就认识了,见面就没见过面。

安德鲁和君绝对和谐,才不会教生死相思病。"

千百年后,仓央嘉措的诗仿佛是为他们写的,把他们的情歌写得如此准确。

还好,还好,感谢作者小春,给了我一个微笑的理由,虽然整部小说因为这样的结局失去了本该达到的效果,或者说有点狗尾巴。但那又怎样?这个故事太感人了。他们之间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为什么不用一个圆满的结局来换取这种虚名呢?

鸠摩罗什,一代高僧,命运多舛,被世人诟病为破戒。但是,看了这样一篇文章,我觉得历史事实就应该是这样的,哪怕只是一部小说,哪怕还有很多文字上的不足或者与史料不符,但我宁愿相信这就是鸠摩罗什,这个被艾青爱了一辈子的男人。

“比如高原土地上没有莲花,但这花却生在湿泥里。”正是这种断戒所造成的淤泥,才诞生了如此辉煌的佛-法-金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