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崇拜的介绍和细节
偶像崇拜是当今青少年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视明星为偶像;粉丝对自己的偶像有着极度的喜爱和狂热,有的甚至达到了狂热、执着、迷恋的程度,往往会引发一些极端事件和负面后果,引起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焦虑。
缘起有一些变化或事物,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支配和伤害人的生命;有一些人用他们非凡的事迹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从神秘的宗教到变幻莫测的政治,从英雄事迹到有所作为的明星人物,...他们曾经生活和正在生活在人的周围,甚至可能是个体的自我,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思维意识产生作用。人们赋予这些变化、事物或人物“偶像”的地位。
对偶像的崇拜似乎起源于人类意识形态的产生,这与对神秘力量的恐惧和崇拜以及对神话和英雄的崇拜有关。从上古时期的图腾、神话人物,到对祖先、圣人、英雄的崇敬,偶像在人类历史上一直以量变的形式存在,偶尔也会在某个时刻发生质变。偶像,《新华字典》有两个定义:一个被人们崇拜和供奉的雕塑,比喻在人们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一个盲目崇拜而没有批判的对象。尤指传统信仰或理想。可见,偶像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有着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关系。物质性是指它已经以物化、现象或形式客观存在,灵性是指它存在和延伸后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力量,使其他个体有了信仰和崇拜,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人们崇拜偶像。首先,他们对一些不可抗拒的现象感到困惑。比如在古代,人们对风、雨、雷、电等神奇的自然现象充满好奇,认为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这一切,并因恐惧、惊奇等心理诱导而对其产生崇拜。再比如关于灵魂(魔鬼)是否存在的困惑和思考。现代科学试图用电磁波的原理来解释灵魂(魔鬼)的现象,但人们仍然无法揭示它是否客观存在,所以只在一种想象的意义上认同它的客观存在,等等。第二,环境和思想的* * *共同性是自我个体的另一种次元生活方式的类比。先是以理想的形式存在,然后是实践,比如对政治人物崛起的感同身受,对娱乐明星的“成功”。其他个体凭借自身禀赋条件、个人努力、客观历史社会条件等等的* * *交互作用,实现了其他个体的梦想,并被人们所熟知,所以自我也因自己所追求的一些东西而为人所知。等一下。
偶像崇拜的本质似乎是对自我心理寄托和行为替代载体的迷信,是对符号和物体的极端信仰。只是“我”使用的一种具体的终极信仰和理想,赋予“他”某种意义,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相信和选择效仿。如果整合批判,偶像的意义已经在意义机制中被自身摧毁了。偶像最终会被自己毁灭...“偶像崇拜”是一种本能,是人性的自然扩展。只有当这种本能和膨胀因外界因素而选择不择手段时,人性才会在放纵的尘埃中被颠覆。当偶像崇拜从一个榜样、一个榜样变成了一个人一生中必须盲目看到的状态,崇拜者的人性中就会产生“放纵自己”、“走自己的路”、“不得不如此”的欲望,最终陷入追逐偶像、逃避现实、迷失自我的迷幻状态。
人可以没有偶像,但不能没有信仰和理想。信仰和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自身存在和发展有意义的,是“追求的永恒灯塔”。人如果没有信仰和理想,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也赋予了“信仰”以“度”的含义。过犹不及,容易偶像化,不过分,就会陷入迷茫和困惑。如果你走得太远,你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虽然信仰有不同的表象,但信仰可能从某个维度催生理想,闪耀出无限可能。偶像崇拜属于信仰扭曲的范畴,也发展到了极端的边缘。比如众所周知的“追星族”现象,就是偶像崇拜极度发展的一种表现,变成盲目的、疯狂的崇拜;颓废的人,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紧张,对生活无所适从,出现所谓的“离经叛道”行为,似乎失去了信仰和理想。其实颓废者潜在的信仰可能就是颓废和失落本身;自负者和觉醒者的信念是可能的自我...信仰和理想是不断被建立、建构和完善的,选择因人而异,这就是人文意义上的自由。然而,一个完整的自我就像一个坚韧的果实。也可能是一种选择,汲取代代相传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树立高尚的人生信念和理想,让自己的生存不再像一具失去了信念和理想的尸体一样可悲。寻求所谓的“有价值的存在意义”或许也是一种选择...
缺点1。盲目崇拜。有些孩子从来不问为什么崇拜自己的偶像,只是觉得因为自己漂亮的外表就可以蜂拥而至盲目崇拜。
2.拜金主义。大多数偶像花钱如流水,尤其是在他们的青春偶像剧里,比如某贵族学校,一群纨绔子弟,漂亮的外表,名车相伴,身边的同学怕暴力,等等。这些都是这些偶像剧的统一背景。
3.只注重外表,不注重文化。人们很少看到偶像有深厚的文学或专业知识。人们只是崇拜他,只看到他的外表。
4.迷失自我。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没有两个人应该是一样的。这是世界丰富的源泉。如果一个人盲目崇拜和模仿那些青春偶像,他可能会自暴自弃,这个世界可能只会充满偶像而没有一个真正的有自我的普通人。
心理原因现在年轻人崇拜的偶像变化很快,但是在每一轮崇拜中,都是那么的狂热。为什么明星的偶像寿命不长,但偶像崇拜的生命力却如此顽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崇拜偶像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偶像化的青少年应该追求自我。当他们迟早走过童年,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他们内心的困惑源于没有建立起稳定的自我形象,也就是所谓的“自我认同”。这时候他们开始思考自我的意义,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他们在公众人物中寻找有自己欣赏特点的人,于是明星出现了。如果明星能做出他们欣赏的表演,他们就会被崇拜。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心目中的理想自我,是他们心目中的未来。
其次,偶像在青少年心目中也是父母的替代品。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理发展却远远落后。因为身体发育,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希望独立,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然而,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使他们不得不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生活,这使他们感到非常苦恼。所以他们选择崇拜有能力、有地位、有独立性的偶像,希望通过偶像崇拜达到独立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过是把偶像当成父母的替代品,让偶像行使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再次,偶像崇拜也是青少年融入自己群体的一种手段。一些追星族为了和同龄人保持一致,也加入了偶像化的行列。相比之下,他们是二流追星族。他们追求的是让自己有归属,为了让自己和别人知道他属于那个群体。所以他们需要知道我们讨论的明星的生日,星座,爱好。
案例辽宁一位16岁的女孩自杀了,因为她妈妈没有给她买偶像张国荣的CD。浙江一名17的初中生,因为没钱亲眼看偶像影星赵薇,服毒自杀;四川一13岁女孩看了8遍《流星花园》后独自离家出走,下落不明。武汉女粉丝为思念谢霆锋跳江身亡;周峰,一个17岁的偏瘫迷,为了周杰伦走遍六省,最后吞下30片安眠药。杨丽娟,一个疯狂的兰州追星族,在追逐刘德华后跳海杀死了他的父亲。......
如何应对信息传播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对青少年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以及青少年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不断用全新的文化形式影响和引导青少年的偶像选择。要通过发展健康有益、充满活力的青年文化,引领青年人的时尚追求。有了青年的参与和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园地才能更加丰富多彩。人们需要制定以下对策:
(一)改善我国榜样教育的现状。
(二)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科学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
(3)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建设,为青少年成长提供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
教会解释说,偶像崇拜是一种宗教行为,也就是说,它认为一个虚假的神只存在于它的雕像中,所以它向这个神表示敬意。
圣经解释(1)偶像崇拜在旧约中是被禁止的。耶和华是一个嫉妒的神(例如。25: 5;据37),他不能容忍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神(32+0 ~ 10;神思16 ~ 18;易思易21 ~ 29;446 ~ 20).然而,以色列一再犯下偶像崇拜的罪行,向迦南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神献祭。早先所罗门王娶了一个外族女子,这是第一次拜别的神。南北分裂后,雅洛贝罕在丹和拜特建造了供奉金牛犊的祭坛,并正式批准偶像崇拜。后来,以色列王亚哈在撒马利亚建造了巴力庙。到了希西家王和约西亚王改革的时候,偶像崇拜在耶路撒冷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先知谴责这一点,偶像崇拜被描述为对上帝不忠或通奸的行为。只有上主是真神,除他以外,再没有别的神。一切邪灵只会把人引入歧途;他们只是“虚无”(Jer。2: 5)和“非神”(耶。5: 7).智慧书认为,偶像崇拜起源于为死者建立雕像,时间长了就崇拜雕像(耶利米书14: 15~17)。到了后期,犹太教只把外族的神当成上帝派来统治外族的使者,否则就是邪灵、邪神的化身。
(2)在新约中,偶像崇拜是指对真神以外的神的崇拜,使用雕像是外邦人的特征。偶像是“虚无”的,他们不是真的存在,而是充满罪恶的人做出满足自己的东西(Rom。1: 22~25;前八名4~6)。在新约中,偶像崇拜这个词有时象征性地用来指对财富和其他世俗财产的不正当的欲望。财富有时被认为是人们侍奉上帝的障碍,人们无法侍奉上帝和金钱(Mal。6: 24;费三19;如果一个两个15~17)。
(3)旧约(NIV)出埃及记20:4;赛2:818;新约全书。1:23;
信仰偶像崇拜是违背基督教精神的,因为它剥夺了上帝至高无上的主权。然而,就梵蒂冈二世(1962-1965)对非基督教宗教(NAE)的开放程度和现代教会纪律的宗教对话精神而言,基督教团体对偶像崇拜培养了一种更加平衡的态度:对于那些(主观上)不认识真神或偶像的人来说,偶像崇拜不是一种正式的犯罪。
狭义的偶像崇拜在西方世界并不常见,但广义的偶像崇拜还是能诱惑人的。如果谁把上帝之外的造物视为最高价值,并把这种价值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那么他也会犯另一种形式的偶像崇拜(如拜金主义)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