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的城镇住宅小说

第三章青少年对梅的评价

●舒针宅宝

“她爸爸每天办完公事就教她读书,教得很认真;有时候不太了解她,即使夜深了也不让她睡觉。这时候她妈就在旁边安慰她,等熟了再一起上床。”

——庐隐《石评梅小传》

石评梅,著名诗人、作家、女权活动家、教育家、画家、女运动员,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农历八月十九),也就是第四个中秋节的晚上,出生在文学名邦平定。她用哭声唤来了生命的序曲,开始了她闪电雷鸣般的短暂旅程。

史明46岁,李31岁。那年她生了梅。这一年,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鸦片战争爆发后,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此起彼伏。

梅刚出生的时候,没日没夜的哭,连一口奶都没吃。七奶奶正忙着,隔壁一个老公说能看懂八字面相,悄悄跟史明说,姑娘下来就哭,对家里不好。八字硬,不如淹死。石会亲手杀死自己的骨肉!在地上来回踱步,还是李太太说:

“快把几本书放到枕头底下!”

史明把《论语》、《孟子》之类的书放在石评梅的枕头下。奇怪的是,哭声立即停止了。史明知道书籍是压制邪灵的宝藏。这个女人将来会对书大惊小怪吗?李夫人抚着梅的头笑了。

看着这个美丽的女儿,史明非常高兴,就给她取名为,意思是“和谐的玉”,是春秋时期赵国的无价之宝。史明任职的赵城是赵最早的封地,所以他给自己的女儿起了这个名字,以纪念在赵城作为神谕的诞生。“汝”字是个家族字,儿子的名字叫,婴儿的名字叫,女儿的婴儿名字叫。

石评梅出生时“满月”,亲戚朋友都来祝贺。那时候男人还是“男尊女卑”的,所以大部分都是女方家和老婆,送点衣服鞋帽就行了。

“满月”就是“抓礼”,就是把粮食、算盘、刀剑、书籍等东西放在炕上,让孩子抓。《红楼梦》里贾宝玉不是抓了些胭脂粉盒,他爹叫他浪荡子吗?通常,这种“抓人仪式”只限于男婴,但这次史明破例让女孩试试运气。谁知这个小女儿居然抢到了一大本书,大家都拍手欢呼。

点评梅自幼聪慧好学,受书香门第熏陶,热衷读书,致力于父母及私交先生的启蒙教育。“她爸爸每天办完公事就教她读书,教得很认真;有时候不太了解她,即使深夜也不让她睡觉。这时候她妈妈在旁边安慰她,等她熟了再一起睡。”(庐隐:石评梅小传,刊于《石评梅纪念》杂志,壁卫社编辑,世界日报出版,1928 10.00 65438+。据张金合回忆:“她学的书都是平的,甚至没有一个角。”(《忆青年评梅》载阳泉文史资料第二辑,1985 May)

石评梅三岁时,晚清女性杂志《妇女世界》在上海创刊,丁楚任主编,秋瑾任撰稿人。她四岁时,光复会、钟惺会、华兴会合并为中国革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成立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

张金合回忆说:“我年轻时,美萍是一个活泼、勇敢、文艺的姐姐。她戴着一个绣有绿色丝线的大钱包。不是针线布,是香墨笔。她说她会读书写字。她在院子里用红粘土块画了几个字。虽然我不认识他们,但我看他们挺古板的。”

梅六岁时,秋瑾在绍兴被杀。光复会重要成员徐锡麟刺死安徽巡抚安明,于7月1907+04日壮烈牺牲。梅参加1923“女师范学院国内旅行团”参观秋瑾墓点评。她写道:“草径苍凉侠义。”

在评论梅日夕读《唐诗三百首》时,回忆说:“评论梅的母亲常来张家和我母亲聊天,说评论梅从小就把书当作活宝。她哭了,给她一个烧饼她不喜欢。只要随便给她一本书,特别是一些有图的书,她都高兴得跳起来。”

露比非常喜欢书。她捧着这本书,每天在花前花后,在灯下,在膝下努力学习。小小年纪,她就能从认方块字到读《唐诗三百首》通读一遍,真的像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有一天,石拿着一本《喜神美图》给如璧指路:

“你是我家的一块宝玉,但你是出类拔萃的。年纪轻轻读书,总该有个清名。”他摆出举人的架子:

“我从小就喜欢梅花。梅是一个优雅的人,也是冷香的朋友。你可以看到茎干挺拔,花朵盛开芬芳,美丽而坚定,傲然而冷峻,立于雪中,突兀而威严,真的是‘熊梅’。”在这朵梅花的样子上,他看到了如璧正在用小毛笔在羊毛纸上画梅花。

李夫人也在旁边附和道:

“这朵梅花有红色、白色和粉红色。当我们的腊梅开花的时候它看起来更好。还有孙拉翰林的那一年,雪芳院的腊梅完全盛开了。这朵梅花是个好兆头!”

史明一听,一拍桌子:

“你们母女俩,赏梅、画梅、谈梅就更不用说了,而说到梅的美,就给朱元起个像样的名字——石评梅吧!”

石评梅,用她的名字和意味深长的昵称,在一张纸上工整地写下了三个漂亮帅气的名字。

●玉女仙子

梅七岁时,是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年。65438年6月+065438年+10月65438年+04年,光绪死于清朝。第二天,慈禧也死了,溥仪为宣彤继承了王位。梅八岁那年,是元年。梅过年卧病在床,被父母疼爱。评梅在《病》一文中回忆说:“灯火辉煌时,母亲怕我寂寞,便坐在我的小竹床上,用一软绵的慈爱的手抚着我的头发,给我讲了许多故事。每次我在睡梦中哭醒,我妈一定在旁边安慰我,有时候还会问我认过的字是不是忘了。”

梅八岁那年,婚后随哥哥一家回到平定,住在后街景振生家的后院。

梅曾和张金合讲过一个故事:“我母亲在老家的时候,观音寺三月三上香。她想偷菩萨座下的泥娃娃,因为她渴望一个孩子,但她匆忙偷了一个绑桃子的姑娘,于是生下了我。小时候在西房贴了一张黄纸,上面写着‘神仙在此,神仙退位’。我妈气得拿鸡毛掸子打我,我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是观音妈妈的仙女,鬼神都怕。如果你打我,你会吃苦头的。母亲不得不笑着说,“你这丫头”。"

张金合回忆说:“我的家离平美的家很近。她来我家的时候,我经常领着平美在院子里玩。那年院子里的花墙上,有纸糊的莲花灯笼纸碗,一串有二十多个灯笼。美术纸上的绿叶非常可爱。我告诉平妹:‘我叫锦和,因为我是被收养的。‘为了做一个完美的乐器,过年的时候总想点荷花灯’;美萍看见院子里有一口井,就跳了过去。我妈正从屋里出来,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

“梅有一次去窑顶玩。窑顶上有个木楼,常年封闭,上面供奉着‘大仙’。我和梅悄悄推开楼门,里面很多鸽子扑腾着飞了出来,满地都是灰尘。美萍看到桌子上有几碗米饭,每碗都点着一颗红枣。美萍把它捡起来放进嘴里。她笑着说,“真好吃”。我惊讶得说:‘这是祭品。“你怎么敢偷咸嘉宝大师的供品?”梅评论说:我是修女。我来的时候,他们都得给我让座!”"

梅年轻时敢于破除封建旧习,不畏强暴,不畏邪恶,具有强烈的新时代女性英雄气概。

●浓厚的兴趣

梅九岁,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于10月10日。文学社和* * *进步协会发动武昌新军起义,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同年29日,山西太原革命起义成功,杀死山西巡抚卢忠奇,推阎锡山为山西巡抚。很快,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严在《回忆我的老师石评梅》(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2月)中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派在中国发动了推翻满清皇帝的革命,举起了民主和平的旗帜,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黄龙旗’被砍掉了。

梅在赞扬山西革命军向平定山城进军的评论中写道:

“我忽然看见韩侯庙的塔尖上有一面白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云里飘着。他们是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的运动员。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过,唱着激昂悲壮的军歌,一直唤醒着还在山中沉睡的居民。”(红鬃马)

65438+年2月,袁世凯操纵清政府,企图扑灭山西的革命火种,任命张锡鸾为山西巡抚,指挥三镇曹锟进攻山西。平定山城,地处山西门户,民扰。评梅“假扮乡下人”带着母亲和嫂子逃到一个遥远的山村。评论梅在自传体小说《红马》中写道:“那时我才十岁。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这么困扰,但是和父亲分开的时候,我看到了父亲惊恐和担心的脸,看到了母亲匆忙收拾东西才离开的样子。可知这不幸的降临是值得我们恐怖的!”

张金合回忆说:“斯通一家在大妈庙买了房子,这样我们就成了门对门的好邻居。我妈高兴得哭了。今天下午,我没去上学,和平妹玩到元宵节。时嘉的前院有两个花池,种着锅碗瓢盆,院子中间有一个大大小小的坛子。早上起床的时候,小平梅用喷壶把鱼缸里的水灌满,给花浇水。她把夹竹桃、杨桃、石榴、绣球花和无花果一个个都给我浇了。这项工作原本是我父亲做的,就像朱的座右铭一样,‘天一亮就起来扫院子’。现在我接过了父亲的工作,继承了家训。”

金河补充道,“那一年,风平浪静的时候,连续四十天阴天。我和梅从西房里拿出一根棍子,倒立在院中的榕树石上,砍了一个‘清洁娘’,说‘天高气爽,地高气爽,扫把到了就扫黑云;龙王龙王赶紧服从,拿回了童谣《雨中放晴》。奇怪的是,几天后天就放晴了。史明叔叔说这是一场干旱,当水落下的时候是晴天。梅妈妈也乐得和七奶奶一起把屋里保存的古籍捧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史明看起来不高兴,说书不应该暴露在阳光下,这样可以赶走蛀虫,书籍不会被破坏。我们仔细翻阅了这些书。有些古籍很可能是宋版,我们稍不留神就能翻过残页。梅评价父亲是‘读五本书,拜一石’,视书为宝。评论梅爸爸读书很有意思。读到“春日一瞬值千金”这句话时,他摇了摇头,嘴里仿佛在吃着甘甜的果汁和珍贵的美酒。他还很强势地说出了“一千块钱”这个词,评论梅也跳起来说“花明月阴。”阳台的声音细细的,晚上秋千黑黑的。父女逐句读完,我也记住了很多名句。"

“美萍从小就跟着父亲写信,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我跟美萍一起给爸爸学黑墨。她的家伙,学了几天,弄得我们手腕发麻发酸。史明坐在椅子上,我们慢慢地把红色的那双拉下来。他蘸墨写了许多副。《东墙书》《西园草堂》《紫气东来》《香花坐席》我们都记得很多。梅几乎所有的文学技巧都是在很小的时候从父亲那里学来的,尤其是五万字的游记《朦胧的夕照》,写得感情感人,内涵深刻,富有诗情画意,都是由于一种强烈的读书兴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