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杀了陈友谅之子,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呢?

朱元璋为何不杀了陈友谅之子,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成王败寇

大家都知道,历史往往是残酷的,成王败寇,谁也不会同情失败者,因为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赢家还经常为了守住自己的胜利果实,而“砍掉”了失败者的后代,或者流放边疆,使其永垂不朽。

元末,枭雄一族同属平民出身,除了朱元璋之外,其实还有陈友谅渔民。不过,在陈友谅中箭身死后,关于他的记载几乎也戛然而止,这不禁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他的后代去了哪里?实际上,他的儿子最后被送往朝鲜,同时也被封王,现在有许多陈氏后裔在韩国。

陈友谅这个人做事不修边幅,也没有朱元璋的正道。又因急功近利,结果朱元璋釜底抽薪,将其杀在鄱阳湖之上。

陈友谅

湖北沔阳人,自幼生活贫苦,靠打鱼为生,勉强维持生计。成长之后,他开始跟“天后”徐寿辉混在一起,地位和生活水准也逐渐提高。陈友谅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计谋,成立了自己的班底,干掉徐寿辉,在武汉建立了大汉政权。力量最强的时候,陈友谅拥兵百万,相比之下,朱元璋的人马少得可怜,压根就无法与之抗衡。在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军,准备一举歼灭朱元璋时,甚至朱元璋的部下也主张逃亡或投降。

谁知道鄱阳湖一战之后,陈友谅的主力全部被消灭,陈友谅本人在突围时也被射中了箭。此时,陈友谅之子陈理才12岁,所以他的旧部苏定等人将陈理护送回武汉,举行登基大典。但朱元璋没有给大汉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次年又派军队进攻武昌。得悉将军张必先被俘,陈理便丧失斗志,主动开城投降。

为了博得民心,朱元璋最终没有杀了陈理,而是下诏封他为侯,继续留在南京居住。不过陈理毕竟做了皇帝,在湖广一带有很大的影响,还和未死的大夏国皇帝有过交情,说起来毕竟是个祸患。这一切都让明太祖朱元璋如鲠在喉,欲将他除掉,但若杀了陈理,又会引发人心的恐慌。

陈理放逐朝鲜

所以朱元璋想了一个法子,他下诏把陈理放逐到藩属很远的朝鲜,朝鲜离中原很远,在朝鲜被放逐之后,陈理就再也不能回到中原了。另外,朱元璋还特别嘱托朝鲜国王要好好对陈理“好”。果然,陈理一到朝鲜,就得到了各种各样的“优待”。

虽然此时他被封为陈王,但在到达朝鲜之后,他只得到一些薄田,一个婢女和一些米豆。直到一年之后,朝鲜国王才送来四石米和十瓶葡萄酒。4年后,陈理死于饥饿和疾病的双重折磨。

陈理死后,他的爵位也被大明剥夺,但是陈理的后代在朝鲜生根发芽,繁衍生息,现在已经是正宗的韩国人了。在韩国,作为大姓之一的“陈姓”,其后裔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陈友谅。自从上个世纪末以来,每年都有不少陈姓韩国人到湖北寻根溯源,专门到陈友谅的陵墓祭拜,以求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