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场书评
索尔仁尼琴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相当于拥有另一个政府。”在前苏联,索尔仁尼琴是另一个政府。在美国呢?最配得上这个称号的人是阿普顿。辛克莱。从他的文学声望来看,他远不如斯托夫人、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这些为世人所熟知的大作家。但作为“另一个政府”,没有人像辛克莱那样直接干预和改变社会。
在艺术风格上,辛克莱总体上是左拉式的自然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各种欧洲语言。他是当时欧洲大陆最受欢迎的美国作家,今天,他在欧洲的读者仍然比其他著名的美国小说家多。辛克莱和左拉一样,并不把小说视为纯粹的艺术品,而是想让小说在社会科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主要兴趣是政治、经济、工业、商业和社会问题。他重视调查,积累资料,进行科学观察和客观分析。他总是以简洁、清新、活泼的风格表达自己的观点,文笔犀利、直白、不含糊、不神秘。他的语言通俗易懂,有时富有戏剧性,很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接受。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涉及广泛,从个人医疗保健和社会问题的散文到兰尼·巴德的一系列报纸小说。他对社会问题特别感兴趣,一度成为“揭丑”运动的积极分子。他在文章中大胆揭露了大商业公司的背信弃义和垄断财团的勾结。他的小说被称为社会抗议小说,深受读者喜爱。因为他敢于接触社会热点问题,所以往往能吸引普通人的关注和支持。
毫无疑问,《屠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种“可怕的真实”使其具有极佳的艺术感染力。但属于新闻报道文学性质,在人物描写,尤其是人物心理变化描写上有所欠缺,政治观点上略显激进和幼稚。然而,不足之处并不能掩盖余的不足,《屠场》在美国文学史上仍占有较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