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的主题是什么,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

首先,关于这部电影的背景

(一)、原始背景

《飞越疯人院》最初是由美国作家肯?柯西1962出版的小说中,作者用疯人院比喻美国的社会制度,全文充满了强烈的反制度和个人自由。20世纪60年代,小说出版时,美国社会一片混乱。二战后,东西方冷战,麦卡锡主义,马丁·路德·金倡导的黑人民权运动,肯尼迪总统遇刺,美国卷入越南战争,越来越多的作家、诗人、歌手聚集在相应的艺术领域,用文字和音乐表达他们对60年代美国体制的失望和不满。荒诞时代成就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批杰作:《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五号屠宰场(库尔特。冯内古特)..

(2)、电影背景

米洛斯导演?福尔曼在12年(1974)后根据这部小说拍了一部电影,因为米洛斯?福尔曼个人复杂的思想背景,让这部同名电影似乎有了更加深刻独特的意义。也许只有了解导演的个人背景,才能更好的诠释米洛斯?福尔曼在美国70年代拍这样一部反建制电影的动机是什么?(美国50年代有艾伦。以金斯堡、克鲁贾、塞林格的《好姑娘》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20世纪60年代呼吁“爱、自由、和平”的嬉皮士和以卖花女为首的“迷惘的一代”,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青年被历史学家称为“享乐主义一代”。

米洛斯?福尔曼来自捷克共和国。他的犹太父亲和清教徒母亲在二战中死于纳粹集中营。他在布拉格的亲戚家长大,毕业于布拉格戏剧和音乐学院。(这里也诞生了优秀的捷克导演施瓦兹拉和他的儿子“晶晶校树”),他早期在捷克的电影作品就显示了他们的犀利,如《黑彼得》(1964)、《金发的爱》(1965)、《公平人的球》(196)。60年代捷克日益增长的艺术创作自由度使得米洛斯?福尔曼打算一直在布拉格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但在1968年,随着苏联坦克呼啸着开进布拉格,米洛斯?福尔曼被迫逃往法国。这就是现代史上著名的布拉格之春。

也许米洛斯能在布拉格之春找到?弗曼赋予了这部电影另一层深刻的含义——不仅是个人对制度的反叛(个人与社会的对抗),还有捷克对苏联控制的社会主义联盟的反叛!(弱国与强国的对抗)

(3)布拉格之春

1968是近代史上的捷克斯洛伐克年。这个中欧小国以布拉格之春闻名,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明星。

1968年8月20日晚,11点,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帕夫洛夫斯基将军指挥下的华约部队24个师(16苏联师、3个波兰师、2个东德师、2个匈牙利师和1个保加利亚师)。)瞬间以闪电战的形式占领了捷克首都布拉格,占领军冲进捷克党中央大楼,扣留了国家最高领导人——捷克第一书记?国民议会主席杜布切克·斯姆尔科夫斯基;政府总理切尔尼克也在政府所在地被捕。正是因为捷克的布拉格之春事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大怒,攻打布拉格。

1953斯大林之死标志着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联盟政治恐怖和权力控制的结束。1956年2月25日,苏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苏联第20次代表大会上指责斯大林独裁和血腥暴行。赫鲁晓夫一边指责斯大林的罪行,一边出兵镇压东德、波兰、匈牙利这些社会主义联盟内部的小兄弟,他们试图反抗,摆脱苏联的摆布。

捷克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声音,一些作家充当了呼吁自由的先锋。1967 6月27日捷克斯洛伐克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党员作家(也是后来写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生活在别处》的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提出的“自由与专制,人性与非人性”的话题,瓦丘里卡提出的“政治恐怖与专制”的话题,将会议推向了高潮。反专制,民主;反斯大林主义和人道主义;反审查和呼吁文化和新闻自由已成为这次会议的主题。

时任捷克共和国第一书记的诺沃特尼是斯大林的真正崇拜者。他到处模仿斯大林:他给自己设计了一套斯大林式的元帅制服;还有,同样的尊严,我闭上嘴,拿着斯大林式的大烟斗。他在作家大会上大发雷霆,对“散布有害于社会主义、与* * *产党不合拍的意见和思想”展开全面反击。随后,几名作家被开除党籍,作协文学报社划归信息部和文化部直接领导。19编辑全部被辞退,并被限制在报纸上谈论改革,一些所谓的“改革者”被禁止公开发言。

此时,捷克主席团成员杜布切克开始反对诺沃特尼的文化专制和镇压浪潮。主张改革,包括党政分开和经济改革。经过几次激烈的政治交锋,杜布切克这位不掌握党政军大权的政治家,终于在1968年4月成为新的国家领导人,因为他获得了国内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他提出了争取民主和自由的行动纲领。

与此同时,作家瓦·丘里卡(Wa Ciulica)还写下了《布拉格之春》中最耀眼的2000字宣言——“统治者的主要罪恶和最大骗局是,他们把自己的飞扬跋扈说成是工人阶级的意志。”“削弱* * *产党权威的不是人民的批评和反对,而是制度本身”...

宣言引起了苏联的极大愤怒,在苏联的主持下,华约五国领导人联名写信给杜布切克,称“反动势力利用捷克领导层的软弱,滥用‘民主化’的口号迷惑人民,发动了反对捷克斯洛伐克* * *生产党及其忠诚可靠的干部的运动,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取消该党的领导权。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反社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势力把黑手伸向了报纸、广播和电视,把它们变成了攻击* * *产党的平台...这正是为什么反动派可以用“两千字宣言”向全国发出号召,公开他们的政治纲领。这份声明直言不讳地呼吁反对* * *生产党和合法政府,煽动罢工和骚乱。因此,我们认为,坚决击退反* *势力的进攻,保卫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仅是你们的任务。这也是我们的任务。”

杜布切克在回信中断然否认了这些指控。随后双方开始了漫长的谈判和争执。经过几轮会议,没有达成协议。8月,出现了上述场景。在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位作家多次谈到布拉格之春和苏联入侵。

苏联入侵后不久,布拉格的作家、电影制作人、知识分子和其他文化人士逃离苏联军队驻扎的布拉格,前往法国。包括电影导演米洛斯?男工头

二,疯人院的寓言理论

理解电影最享受也最重要的是破解电影丰富的隐喻和微观符号。这部分因为引用了一些权威人士对电影象征意义的解读,所以被称为寓言论。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在其著作《疯狂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精神疾病史》中提出“现代精神病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权威。”福柯笔下的疯人院预示着一个关于现代文明社会的经典寓言。我们知道,无论什么样的机构,从大国到小精神病院,都有自己的一套结构特征。电影中所展示的疯人院的建筑是资产阶级社会及其价值观的象征性缩影。家庭和孩子的关系以父亲的威严为中心,违法和惩罚的关系以直接正义为中心,疯癫和神经错乱的关系以社会和道德秩序为中心。“不难看出,疯癫和疯人院就在于福柯,这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寓言。在福柯看来,疯人院和监狱不仅是文明社会的典范,也是西方文化的典范。这部电影因其独特的选材和在美国电影界的轰动效应,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并引起了人们对寓言式解读的兴趣。国内一些理论家在一篇颇有见地的文章中,详细讨论了电影作为一种语言对美国现有体制的意义。这位评论者认为,这部电影包含了护士长拉查尔德指称的“深化秩序”和印第安酋长与麦克墨菲指称的“反叛神话”。这位评论员指出,是迈克·墨菲占据了秩序与反叛之间的条目。”他像疯人院一样被关在现有的体制中,他的欲望核心是从这个异化的牢笼中逃离和反叛。作为这种制度本身的产物,逃避和反抗的结局只能被视为自我宣告的权力,以惩罚和被剥夺意志和行为的能力。“是疯人院里的疯子们占据了无序/不反叛的项目。他们“构成了一种奇怪而普遍的语义-社会关系”,“他们不服从和信任现有体系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但他们没有能力完全打破和逃离其中一种异化的秩序。“作为秩序/非反叛项,是护士长拉查德。”作为现存制度的守护神和管理者,其职责和作用是非反叛性的,即遏制一切具有反叛意图的人对秩序本身的亵渎、破坏和逃避。“她是常规秩序的代名词。从表面上看,她把疯子当作治疗者来管理和对待。本质上,她是对患者追求自由的一种压抑和灭绝。“她是一个压抑和改写疯狂的人的叛逆者。”作为一个叛逆者/不检点者,也就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叛逆者,是印度酋长才是影片中“唯一的逃脱者”。“他的逃离表明他不是这个现存体系的产物:本质上,在电影的情节体系中,他代表了一种非美国文化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问候。他总是装聋作哑,保持沉默,只是在语义层面,象征着他与自己深陷其中的文化秩序格格不入,所以实际上他并不接受拉沙尔的话语权管理和改写。正因为他根本不是这个体系创造出来的个体,所以他成为了所有众生中唯一的逃脱者。

同名小说用疯人院指代美国式的社会制度,具有强烈的反制度意味。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是米洛斯,一个60年代末从捷克斯洛伐克逃到美国的移民导演?由福尔曼改编,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为影片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泽,似乎有了更多可以猜测的空间尺度。好莱坞对他的处境大做文章,仿佛飞越疯人院是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射。然而,这部电影中的疯人院是美国病态和萧条的工业化社会的缩影的说法却受到主流影评人的高度赞扬。事实上,这部电影揭露了美国自己的“家丑”。影片中描绘的精神病院是美国病态和抑郁社会的一个缩影。正如一些评论家指出的那样:“影片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弊病——用令人震惊的画面压抑人性,束缚自由。现代管理社会太恐怖了,对欧美观众影响很大。”

然而,这部电影既然被定义为一部睿智而有启发性的反体制电影,为什么会“被体制赏识”?既然他是一部与好莱坞传统电影语言背道而驰的反神话电影,为何一举拿下五项奥斯卡大奖?接下来我们就从这部电影的结构来做一个深入系统的分析。

三、《飞越疯人院》的电影结构

(一)、人物分析和人物结构

1,迈克·墨菲

墨菲是一个没有患精神病却意外闯入精神病院的热血青年。他热爱自由不喜欢约束的天性导致了他的各种叛逆行为,导致他把一个看似平静安详的精神病院搞得天翻地覆。在电影里的疯人院里,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被掩盖的压抑。看似气氛和谐,光线柔和,实则空间束缚重重,演变成了精神枷锁,束缚了个人自由的条条框框。麦克默菲轻而易举地击中了安静世界里看似完美的疯人院的脆弱。一进疯人院,当看守解开他的手铐时,他就开始欢呼,激动地亲吻警卫连。很明显这有装傻的嫌疑,但却是发自内心的为自由欢呼。他从一开始就要求音乐静音,而不是像别人一样在音乐下吞下无名药丸。墨菲是第一个单枪匹马要求看世界杯棒球转播的人。他是第一个试图抬起看似坚不可摧的地下水位并说“但我努力了,不是吗?”";是他带领大家打牌打篮球,给死气沉沉的疯人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是第一个爬出来偷车带着所有疯狂的人去海边玩的人。海上捕鱼无疑是这部电影中最美的部分。瞬间动摇了很多固有的偏执想法,土崩瓦解,赢得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笑声。自由和快乐潜移默化地治愈了疲惫的心灵,疯子们表现出来的生命气息和运动节奏几乎模糊了观众对他们的偏见和定义。

麦克墨菲打破的是一种仪式。他到了之后,吃药、开会心理治疗的程序都被质疑。虽然他看起来有点没文化,有一个流氓无产者的所有罪恶,但有两件事是不容争议的:倡导自由和同情弱者。虽然麦克默菲的要求每次都被拉希德拒绝,但麦克默菲的行动无疑触动了那些不停机械地、机械地重复这些节目的疯子。以便他们在面对这种非暴力的压制时能有新的反应。墨菲似乎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冲动。他尽力让病人觉得自由是可以获得的,欲望是应该释放的。基于这种信念,弗兰克·墨菲甚至把自己的女朋友暂时借给了比利。“亲爱的,就一次,就当他是我。”他的两次越狱都是为了比利而耽误的,最后他被残忍的进行了大脑蛋白质切割手术,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白痴。

2.护士长拉查德

护士长拉查德是绝对权威的象征。她管理和维持医院的秩序。从她在片中表现出来的表情来看,大部分时间都是一种安静端庄的表情。她很好地把握了整个局势,她在这个标准化的世界里调度病人,她熟悉他们的弱点,尽管她从未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她从未对病人发出发自内心的关心和体贴。病人一旦对其规章制度产生怀疑,总会狡猾地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当墨菲要求把音乐音量关小,以免影响人们的正常交谈时,拉查尔德会善意地微笑,对规章制度不能随便这一事实搪塞过去。当墨菲等人要求观看世界杯的电视直播时,她打着民主的幌子要求投票。所有的病人在她的傲慢下都不敢举手,直到主任在墨菲的游说下举手凑够了票,她以时间到了为借口拒绝打开电视。

她总是掌握着决定权,每周举行小组治疗研讨会,讨论无意义的问题。

她两次露出真面目,一次是在墨菲假装解释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游戏,一次是看到比利和伊迪赤身裸体躺在床上。在对待比利的问题上,她也代表了一个恶毒母亲的形象。她一脸凶狠地骂着比利,并用她妈妈威胁他。甚至在比利在她的威胁下自杀后,她还平静地关上门说:“安静,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回到日常生活。”

3.印第安酋长

作为走出原始森林的少数民族,酋长反抗着美国的主流话语权。作为一个没有精神疾病的精神病人,他也反抗过正常人组成的管理层。于是他装聋作哑,拒绝与任何人交流,处于“物欲”状态。其实酋长的内心是很孤独的,他的内心充满了憧憬。我们可以注意影片中的几个细节。墨菲第一次来找他谈话时,他冰冷的脸无动于衷。墨菲在准备搬水台的时候,投来好奇的一瞥(也许他以前从未见过这样有活力有反抗欲望的人);当墨菲鼓励大家举手为棒球赛投票时,他犹豫地举起了手;当墨菲站在他身上,翻出院墙上幸福的笑容;墨菲被警卫制服的时候,勇敢的救了他;打篮球一开始僵硬,变得积极快乐;当他第一次对墨菲说“谢谢”的时候,那简单的一句话似乎包含了很多,包括对墨菲的信任、感激和敬佩。

最后,当酋长说“我不能就这样离开你,我们走吧”时,他闷死了已经变成白痴的墨菲,眼里含着泪水。他通过释放身体的枷锁让麦克墨菲的灵魂和他一起回到丛林,举起了麦克墨菲临死前威胁要举起的水压台,但是他没有力气举起来,并且用它打碎了枷锁和打碎了玻璃,在病人们莫名其妙的欢呼声中飞过了麦克墨菲。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印第安人的灭绝是美国光荣与梦想历史的起点,也是不可磨灭的一笔。《Fly》中,酋长作为美国社会的天敌,无疑是对影片形象认知体系的成功误导,是主流话语实现的谎言效应。

3.棍棒

病人比利是一个有意义的脚注人物。这一形象以他孩童般柔弱瘦弱的身材,一双充满恐惧的清澈大眼睛和难以忍受的口吃,激起了观众的无限同情和认同。从影片中的许多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比利不完整的语言能力是他作为未成年人的心理指标,是他占有欲极强的恶魔母亲的创造。他有一个喜欢的女孩,但是因为害怕妈妈,不敢表白。他是一个逃避现实,拒绝真相,消极对待生活的人物。他口中母亲的不出现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事实上,治愈比利的方法非常简单。给他一个不需要添油加醋太多爱的女人,可以让他告别胆小的童年,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狂欢夜过后,当护士长发现怀里还抱着一个美女睡觉的比利时,当她不再掩饰自己凶狠的面孔时,前景中的比利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流利而勇敢地说:“我可以解释一切。”然而,阴险的拉查尔德又一次把比利的母亲拉了出来,并威胁他:“我担心你母亲会怎么想。”已经成为男人,恢复了语言能力的比利,再次变得张口结舌,最后跪倒在拉查尔德面前苦苦哀求。在绝望和恐惧中,他自杀了。事实上,比利这个角色对墨菲的影响很大——迈克·墨菲的逃跑,这个看似轻松容易的动作因为比利而被推迟了两次,因为比利被永远推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麦克墨菲为劣势牺牲了自己。比利作为一个弱者,体现了强制政体制度下人性的不自由。

4.其他病人

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麻木的一群人的缩影。整天固定时间吃药睡觉,直到墨菲的到来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不一定要一成不变,他们也可以享受阳光、运动和激情。带着强烈的疏离感,加上墨菲的启蒙,他们开始对医院产生不满,萌发了对自由的自觉追求。戏剧性的一幕是,当墨菲逐一介绍船上管理人员时:这些都是国家精神病学研究所的医生,他们的行为更像医生而不是医生。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我不禁想起一个笑话。警察在机场到处搜查精神病人。忙碌了一天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三个人。曾经调查过,结果出乎意料:都是精神科医生。当墨菲对着一台关着的电视机虚张声势时,病人们疯狂地欢呼起来;当他们驾着渔船带着全负荷回来时,他们疯狂地欢呼;当墨菲带着两个女人和酒来欢送会时,她们疯狂欢呼;然而,当墨菲的白质被去除,变成白痴后,他们又恢复了平静,只有几句猜测说墨菲逃走了;当酋长打碎玻璃逃出疯人院时,他们又疯狂地欢呼起来...

关于这部电影的主题

(一),讽刺社会制度的主题

现实社会或者说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就像一个疯人院,管理者就像电影里的护士长,以绝对的权威和统治力压榨病人的自尊和激情。如果你不是他们定义的“疯子”——比如没文化的迈克·墨菲,那么他们最终会把你变成一个毫无反抗意识的“疯子”——通过去除白质来去除你的反抗和反抗,以符合他们的秩序和规律。

(2)自由与反叛的主题

墨菲似乎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冲动。他尽力让病人觉得自由是可以获得的,欲望是应该释放的。但麻木太久的患者重新认识到,有些权利要自己去捍卫,有些需求要自己去争取。

(三)逃离现代社会,回归原始自然的主题。

从片尾看,帮助墨菲获得自由的酋长砸碎了窗户,奔向了无边晨光的地平线。我们可以欣赏一个逃离现代社会,回归原始自然的主题。

(3)类比相关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这两部电影有许多相似之处。

第一,两部电影的男主都失去了自由,被囚禁。一个进了监狱,另一个进了疯人院。两地并没有太多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在影片的表现上。在监狱里,他其实是无辜的,而在疯人院里,他其实是个正常人。两部电影的主角在这个限制自由的地方都有一个知心朋友。安迪的好朋友是瑞特,墨菲的好朋友是魁梧的印第安酋长。这两个好朋友对剧中主角的帮助非常重要...

其次,两部电影都揭示了当时美国式的教条社会制度,这也是两部电影最重要的精神相似之处。

监狱和疯人院被几堵高墙围着,人在里面失去了自由。其实在这些高墙之外,还有更高更大的隐形墙。电影的表达方式把监狱和疯人院比作当时社会的缩影。当时的社会制度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自由,目的无疑是让所有人服从当时的统治阶级。有些思想虽然正确生动,但是违反了统治阶级制定的条条框框,但是就是不行。两个地方看似都在改造人,但真正成功“改造”的是什么样的人?没有自己思想和主见的人,像傻逼和行尸走肉,可能才是他们需要的。

两部电影中都有这样一个统治阶级的代表。在衣着光鲜的监狱长肖身上,在表面上永远威严、永远受人尊重的护士长费身上,间接导致了上一位刚刚完成“成人礼”的病人自杀。当墨菲像疯了一样冲向她,用他那只青筋毕露的大手掐住她的脖子时,观众们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难以形容的喜悦。

第三,电影的结局都很完美或接近完美。《萧》中的安迪和瑞德都是自由的。安迪花了19年时间挖隧道,然后爬了5个足球场那么长的下水道。没想到又重获自由的瑞德终于被假释,他们在美丽的墨西哥海岸开始了新的生活。

电影《飞天》里的墨菲最后变成了傻逼。酋长泪流满面地用枕头盖着他,然后带着他的遗志,用强壮的身体举起了他死前无法举起的水台,砸碎了象征教条主义的监狱窗户,奔向太阳第一次升起的地方。

这样的大团圆结局来之不易,是主角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拿回的自由。这也是电影所象征的希望。

——来自豆瓣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