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遭受的百年耻辱指的是什么

香港遭受的百年耻辱指的是英国在香港156年的殖民统治。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永久割让了香港岛。

1856年,英国蓄意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于1860年10月24日迫使清政府缔结中英《北京条约》,将位于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领土,永久割让给英国。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倒计时归零。在全世界亿万目光的瞩目下,五星红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迎风飘展;而在维多利亚港湾,不列颠尼亚号游轮载着昔日的殖民者默默离去,黯然神伤。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也随着香港回归开始了新的篇章。

扩展资料:

邓小平与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紧紧联系在一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处理香港回归的历史重任又落到了邓小平身上。他以伟人的智慧,提出了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主权问题进行了艰难谈判,坚持香港驻军,主持完成《中华人民***和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他说:“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能破坏他们那个制度。”

邓小平正是以“这样的气度”缜密地思考香港回归的问题。4月6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他们之间的对话已经勾勒出“香港回归”的基本路径。

邓小平在会见国庆35周年港澳同胞观礼团时说:“港人治港不会变。由香港人推选出来管理香港的人,由中央政府委任,而不是由北京派出。”

香港回归所要直接面对的就是英国政府,邓小平为此多次会见英国政要。最早是1979年3月29日,他会见香港总督麦理浩,后来又陆续会见了英国前首相希思、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而和撒切尔夫人的会见更是香港回归谈判中的“浓墨重彩”。

这位在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闻名的政治人物,虽然是位女性,由于其坚定地反对***产主义,被前苏联媒体称为“铁娘子”。她在外交上更是力主强势外交,故而“铁娘子”的称谓可是名实相符。

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有理有利有节,对方这时才领略了邓小平“柔中寓钢,绵里藏针”的风采,再也提不出反对的理由,撒切尔夫人同意了邓小平建议。

会谈结束后,“铁娘子”十分落寞,怀揣一肚子的丧气,脸色凝重地从福建厅走出。噔噔作响的高跟鞋在与石阶接触时,不幸被绊了一下,以致身体失去平衡,栽倒在石阶下,皮鞋和手袋也被摔在一边。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签字仪式后,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并进行了会谈。他告诉撒切尔夫人:“中国是信守自己的诺言的。我们讲‘五十年’,不是随随便便,感情冲动而讲的,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如果说本世纪内我们需要实行开放政策,那么在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内中国要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不能离开这个政策。”

百度百科—《南京条约》

百度百科—《北京条约》

人民网—邓小平大智慧处理香港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