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危物种的介绍

极危物种指其在保护现状中被列为极危的生物,它们的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的机率非常高。实际的列表除物种外,也包含亚种、植物品种、生物群或次族群。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是国际上最广被接受,而且最知名而客观的评级机构,当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红色名录)中所使用的分类也是就物种保护上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当中包括生存受到威胁或相信是在公元1500年以后绝灭的物种。

IUCN在未进行大规模及锋对性的研究及调查前,不会公布该物种为灭绝物种。因此有不少已久久未有被发现或被多数人认为已灭绝的物种仍在极危这个分类下,如白鳍豚等。国际鸟盟,其中一个协助IUCN红色名录进行有关鸟类调查的机构建议新增一个“可能绝灭”的分类层解决这个问题。

云南天坑接连发现百年极危物种

今年6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连续在红河州蒙自市周边天坑开展种质资源调查和采集,不仅发现了大花石蝴蝶、竹生羊奶子等极度濒危物种。

此次天坑调查采集的成果颇丰,采集队在天坑内的崖壁上发现了“百年相遇”的大花石蝴蝶的一个新居群。该种是1895年由英国植物学家根据W. Hancock采自云南蒙自地区的标本描述的一个新物种,模式标本现存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标本馆,但此后再也没有露过真容。而在天坑周边地区,采集队还获得了另一种“百年相遇”植物竹生羊奶子的成熟种子。

竹生羊奶子的模式标本由奥地利植物学家韩马迪于1915年3月8日在云南蒙自到蛮耗途中采集到,现存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标本馆,在此之后再无该物种的标本记录,至今已“消失”106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极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