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
1948年11月,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东北野战军很快进入了休整期,并时刻准备着入关作战。可以说,此时解放战争的局势已经明朗,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结束之后,成为了我军一支实力强大的战略机动部队,只要东北野战军大军入关,那么全国解放战争的局势必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军将占据压倒性优势,国民党军队败局已定。这也是很多人认为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的原因所在。
话说回来,在部队进行休整的时候,东北野战军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十二个纵队按照规定的数字序列改编为十二个军,二是原先的每个纵队为三个师的建制,而改编后的每个军,则有四个师的建制。那么,在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十二个纵队改编为十二个军的时候,为何每个军都多了一个师呢?增加的这些师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在辽沈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的战斗序列和建制。大家都知道,在辽沈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一***有十二个步兵纵队和一个炮兵纵队、一个铁道兵纵队。不过,很多人或许忽略了当时东北野战军还有十五个独立师,这些独立师从隶属关系上讲,是东北军区各个军分区建制,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在辽沈战役中,这十五个独立师往往协同配合各个纵队作战,或者在战场边缘承担单独作战的军事任务。
就拿辽沈战役中著名的塔山阻击战来讲,当时参加塔山阻击战的,除了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和第十一纵队之外,还有两个独立师,分别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4师、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6师。再比如说,在东北野战军围歼廖耀湘西进兵团的时候,被廖耀湘错误判断为主力部队的南满军区独立第2师。可以说,这十五个独立师,为后来东北野战军纵队改编为军,每个军增加一个师,提供了兵力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东北野战军纵队改编为军之后,每个军增加师,就是此前的独立师。
例如:前面说的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4师,在1948年11月改编为第158师,隶属于由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5军建制;而冀热察辽军区独立第6师,在1948年11月改编为第161师,隶属于由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8军建制;南满军区独立第2师,在1948年11月改编为第154师,隶属于由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1军建制,等等。
其次,有人或许不解,为什么把这些独立师编入已有军(由纵队改编成的军)的建制,而不是合编为新的军呢?这是因为,在东北野战军十二个纵队改编为十二个军的时候,新制定的作战番号已经固定,十二个纵队对应十二个军,暂时没有多余的作战番号来分配。既然军的番号暂时不能增加,那么就只好增加师的作战番号,形成了一个军下辖四个师的部队建制。这样一来,东北野战军由纵队改编成的十二军,每个军都下辖四个师,每个军的总兵力达到五万人左右,兵力规模较之前有了大幅度扩充。
这里要多说的是,后来随着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以及改编为第四野战军渡江南下作战,又先后组建了一些新的军。比如,由在长春发动起义的国民党第六十军改编而成的第50军;由在武汉附近发动起义的国民党军第十九兵团改编而成的第51军;由在长沙发动起义的国民党第一兵团改编而成的第52军和第53军,等等。这些由起义部队改编成的军,与当初改编成的十二军,在部队建制上不可同日而语,有的是两个师的建制,有的是三个师的建制,都没有达到四个师的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