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百何代表作《失恋三十三天》:从失恋到新生要经历多少磨难?

介绍

相恋7年的男朋友爱上了别人,黄小仙的世界瞬间崩塌。在短暂的不相信之后,黄小仙决定抛弃自尊,与前男友和解,因为他没有勇气独自面对未来的生活。

然而,同事王小贱打断了黄小仙的自卑和寻求和平,并让她知道真相,帮助她逐渐走出失恋的阴霾。因为婚礼策划师的工作,黄小仙有机会认识各种各样的恋人,见证了不同形式的爱情,对感情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终于,她以全新的姿态拥抱生活,遇到了合适的爱情。

这是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影《失恋三十三天》中的情节。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成为当年票房市场最大的黑马。因为女主角的失恋经历很接地气,让很多正在或已经沉迷于失恋情绪的失意者从影片中看到了自己过去失恋低迷的真实缩影。

回顾黄小仙走出失恋情绪的心路历程,你会发现她的经历其实与《分手后做更好的自己》这本书里的理论不谋而合。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电影《失恋三十三天》和《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将着重谈一谈分手后如何避免以后再次陷入失败的恋情的一些思考。

01.什么是心理重建?分手后为什么要“心理重建”?

《分手后的更好的自己》作为亚马逊的畅销书,畅销30多年,销量过百万,帮助无数人走出失恋和离婚的阴霾,重塑更健康快乐的人格。

这本书由教育学博士布鲁斯·费舍尔和心理学家罗伯特·艾伯特合著。其中,布鲁斯·费舍尔首创了“离婚后心理重建模式”,是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的临床成员;罗伯特·艾伯特是婚姻和家庭治疗师,也是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成员。

两位作者都善于帮助他人处理和解决离婚后的情感恢复问题,关注离婚人士的心理成长,引导他们成长为更坚强、更独立的人。这本书不仅适合离婚的人和已经分手的人,也适合任何遭受感情挫折的人,帮助他们走出感情低谷,重建生活。

该书提出了“心理重建”的概念,详细解释了走出失败关系的19个步骤,分别是否认、恐惧、适应、孤独、友谊、内疚/放弃、悲伤、愤怒、放下、自我价值感、过渡、坦诚、爱、信任、沟通、性欲、单身、目标和自由,并提供了

其创始人布鲁斯认为,亲密关系破裂后走出困境的人,至少需要经历19种特定的感情和态度,这些不同的感情和态度被称为“重建广场”。把“重建盒”堆成金字塔形状,就是我们需要攀登的情感高峰。(如下图所示)

走出情感低谷就像攀登一座高峰,需要面对无数的挑战和关卡。“心理重建”的过程,就是把不同阶段的不同情绪当做关卡,把精神修复的旅程当做攀登情绪的高山。

然而,攀登高峰是一个痛苦而富有挑战性的旅程,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获胜并摆脱它。

有些人在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就贸然进入其他关系,可能会再次重蹈覆辙;还有一些人,承受不了痛苦情绪的阶段,选择永远陷入悲伤。这些都是反面例子。

那么,我们如何从他人的另一半“心理重建”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自己呢?

02、第一阶段“心理重建”,适应阶段:坦然面对失恋后的负面情绪。

首先,我们结合黄小仙的经历来分析“心理重建”的第一阶段——适应阶段。

经历过失恋的人,一定能想象刚分手时那种满地鸡毛,心碎的生活。这期间,人们在悲伤、痛苦、绝望等负面情绪中挣扎,破碎的心藏在孤独的夜里。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面对失恋后的各种负面情绪,逐渐适应失恋的事实。

以黄小仙的经历为例,她在失恋初期很快就度过了第一次情感转变:

否认:当黄小仙揭穿了她男朋友和她最好的朋友之间的秘密恋情时,她的第一反应是难以接受,这是她否认现实的一个迹象。恐惧:当分手已成定局时,黄小仙陷入了对未来的恐惧。她不能失去陪伴自己多年的爱人,所以她选择了失去尊严,去追前男友。改编:被王小贱打断后,黄小仙开始接受失恋的现实,也重拾心情,重返职场。这是因为她在适应现实。孤独:失去男友的陪伴后,黄小仙只能独自在家空荡荡的客厅里面对友情:失恋后,她开始关注身边的其他事情,与同事王小贱的感情也逐渐升温。内疚/抛弃:在这个阶段,主动提出分手的人会受到内心的谴责,感到内疚;被甩的人会有很深的失落感,容易陷入自我怀疑。黄小仙正处于被抛弃的痛苦之中。在我看来,“重建盒子”里的情绪和态度是因人而异的。它们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以相反的顺序出现,但模式是相似的。虽然黄小仙前期很痛苦,但在情绪状态逐渐调整后,她也逐渐适应了失恋后的新生活,回到了生活的正轨。

失恋初期,我们需要经历一段抑郁期,被负面情绪笼罩,可能会让你感到痛苦和绝望。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坏的迹象。相反,这意味着你的身体和大脑正在调整,试图愈合。当你走过这段艰辛的旅程,完成“心理重建”的过程,攀上高峰,你就能获得新生,拥抱新生活。

03、“心理重建”第二阶段,接受现实:通过一段失败的感情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在失恋初期,黄小仙经历了从否认到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心理重建”的基础。爬完山的第一层,我们开始进入“心理重建”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接受现实,通过这段失败的感情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经历五种情绪和态度:悲伤、愤怒、放下、自我价值和过渡。这些情绪和态度其实是为了帮助我们审视过去这段失败的感情,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以黄小仙为例。她在前期短暂的悲伤和愤怒中,回忆了这段恋情的细节,也因此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她意识到自己虽然很珍惜这段感情,但是在和前男友相处的过程中却很刻薄,没有给她足够的体贴和关心。

于是,她去了“放下”的重建箱。她开始给自己煮面,回想起前男友,内心不再惊涛骇浪。她还在工作中找到了自我价值感。通过和各种各样的新人打交道,她看到了爱的不同表达,也坦然面对了自己过去失败的恋情。

在我看来,“悲伤”和“愤怒”都是自我修复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选择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正视你的悲伤和愤怒的来源,你才能找到你抑郁的根源。在梳理自己情绪的过程中,也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过去这段失败的感情。当你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回顾这段感情,你会更了解自己。

当你已经正视了这段失败的感情,你就会获得继续爬山的勇气。在这期间,你也会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找到自己的优势,走向下一个层次的心理重建。

04.“心理重建”第三阶段,重建生活:对影片和书籍进行总结,谈谈我对今后如何避免再次陷入失败恋情的思考和建议。

当你适应并接受了亲密关系的破裂,你就到了“心理重建”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重建你的生活”。此时此刻,你已经从过去失败的感情中恢复过来,对自己和自己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那么,如何才能重建生活,以更成熟的态度拥抱感情,避免以后再次陷入失败的感情呢?通过看电影《失恋三十三天》,看《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我把自己的想法总结如下。

(1)放下不必要的防备,坦然面对爱情,重建信任和沟通。

由于在之前的关系中自卑,黄小仙故意用刺耳的话来表现自己的独特性,以为这样可以得到男友的爱。没想到,她的前男友因为受不了黄小仙的刻薄而离开了。

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经常陷入对黄小仙的误解,以为戴上别人喜欢的面具就能获得更多的爱。他们没想到的是,“戴上面具,你在情感上与他人疏远,你们无法建立亲密关系。”

坦然面对爱情,胜过戴着面具谦卑地去爱。放下防备,学会信任他人,勇敢沟通,才能收获一份真挚的情感。

经典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中的李湘就是率真阳光的化身。在思想禁锢的年代,她不受外界影响,而是选择了大胆示爱,敢爱敢恨,全身心投入到爱情中。

她虽然没有永远得到男方的爱,但也没有陷入亲密关系破裂的痛苦。相反,她在永远离开那个男人后,依然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得很出色。相比之下,男方一直胆小怕事,不敢表白自己的真实感情,最后只能感到深深的惋惜,舍不得离开李湘。

②重新开启新的人生章程。

随着分手的时间线逐渐拉长,黄小仙对过去越来越淡定。她也同意了同事王小贱合租的要求,从一个人住变成了两个人打架,也走出了自己孤独封闭的心理状态。

在我看来,当黄小仙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他真的正视了自己的“单身”现状。在此之前,她一直在克服失恋的痛苦,沉浸在失恋的情境中。这一刻,失恋对她的伤害很小,她的心已经逐渐愈合,伤口已经修复。她有勇气开启单身新篇章。

香港著名情感作家亦舒在她的《星星的碎片》一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无论如何,一个人倒在借口之下,总是不可原谅的。越是不被爱,越应该爱自己。”

失恋虽然让人难过,但不仅对失恋的事实没用,对以后生活的新章程也没意义。如果你想从失恋中吸取教训,最好的办法就是收拾心情,重新感受生活,开始人生新的篇章。

在我看来,这段时间可以拓宽自己的交际圈,以独立单身的方式交朋友。在向往爱情的同时,也要为未来设定目标。每天以饱满的激情投入生活,是治愈失恋的好方法。

③收获自由,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为婚礼策划见证了一场又一场婚礼后,黄小仙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些爱情只和利益有关;有的爱情靠修修补补维持到最后;其他的爱情都以一次又一次的误会告终。......

影片最后,她在王小贱的表白中接受了他的爱,结束了她“心理重建”的巅峰攀岩。

在我看来,黄小仙已经到达了“心理重建”高峰的最后一个“重建箱”,那就是“自由”。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因为我们对过去失败的感情有了新的认识,对未来的新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把握。

标签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周曾说:“不失恋就不懂爱。”再比如17世纪的法国古典作家莫里哀,他说:“爱情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它教会我们改过自新。”一段破碎的亲密关系,其实是我们提升自己最好的催化剂。

如何走出失恋的阴霾,从他人的另一半走向独立完整的自己,是我们每个人这一生的必修课。通过阅读《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借鉴电影《失恋三十三天》中黄小仙的经历,你会发现走出失恋,重获新生并不难。

希望每一个在失恋痛苦中挣扎的失意者,都能用“心理重建模型”,通过分析自己与过往爱情的心路历程,拥抱新的生活,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