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大师明海作品

演讲集《禅心三无》三联书店2010-7-1 ISBN:9787108034

一个僧侣的宗教经历

明海

那天坐的是石家庄佛教协会的车。回到寺里,因为其他事情不能坐车送行,只好出示给华夏长途汽车站。

这里有许多汽车。车虽然多,但都是老旧简单的。车内座椅干瘪,像骑在瘦驴背上。两年前,我家主人经常挤这样的车。他曾开玩笑说,这些车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

这种车有很多乘客。不可能不多。为什么?主人似乎没有时间概念。他总是等人家吃饱了,再往缺口里塞几个,才舍得走。

我光头古装的形象一出现在停车场,就频频吸引人们的目光。一个车主拦住我,用一种捉摸不透的语气说:“我们去柏林神庙吧!快点,上这辆车!”

我看了看他指的那辆车,车上隐约坐满了人,犹豫了一下问他:“有座位吗?”他肯定地说:“是的!是啊!”

我走近车门。门口有一个女人,大约是售票员。为了证实那个人刚才说的话,我又问她:“车上有座位吗?”“是的!是啊!”她的语气同样积极。

当我上公共汽车时,我发现自己的处境很尴尬。车里没地方了。但是店主没有骗我,因为有一排三人座,只有两个人坐,所以有一个空位。但实际上,这两个人的身体已经占满了三个位置。

那是两个男人,一个在外面抽烟。不用说,车里几乎所有的眼睛都在关注我,除了这两位“赵岩英雄”。当他们看到我走近时,他们转过头看着他。

我俯身亲切地说:“请挤进来。”无奈,坐在外面的那个稍微往里挪了挪,露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空间。

阿弥陀佛!在这个“老牛车”的一小时颠簸中,这个小地方也是非常珍贵的!

我小心翼翼地背对着他们坐下,身体主要安顿在中间过道。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看车里的人。有男人,女人和孩子。他们看起来都像乡下人。有人在肆无忌惮的抽烟,有人在聊天,还有人不耐烦的催促车主开车。

我的到来并没有像我有时经历的那样,吸引人们观看和提问。这非常适合我。喜欢默默无闻,侧身。

我的同路人没有什么特别的。他们都是普通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有着普通人所拥有的喜怒哀乐;有时候他们也会表现出一些“低级趣味”、“低素质”的迹象,但并不过分。他们的脸上似乎蒙上了一层灰尘,表情轻松而茫然,没有什么目的性。他们有一种气息,真的可以称之为“生命气息”,这种气息来源于生活。

一切都是自然真实的。人生如此,世界如此。我在心里由衷地赞美这一切。

时间就这样流逝。一路上什么都没发生。汽车碰巧经过寺庙大门。我下车后,它又摇摇晃晃地往前走。

高大的山门迎接了我。就在这时,我感受到一种出家以来从未有过的感觉。我知道我现在说这种感觉很傻。这完全是一件“没有胜算”的事情,因为别人可能不理解。但是我想试一试。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比如我以前只是飘在空中,现在双脚触地,稳稳地站在上面。地球是如此的善良和温暖。我决定永远不离开它!

这个地球是刚刚和我一起骑行的普通人,是我朝夕相处的世界。我第一次发现他们!

你要问:怎么回事?你不是经常坐这样的车吗?你以前没发现他们吗?

是的,确实如此。我以前看,听,都是在一个可以称之为“自我”的小房间里完成的,和周围的世界隔了几十万里。只是到了今天,佛经中提到的众生,才在我面前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

世界存在,一切都好。这听起来像废话。

我对自己的决定,对佛教,对自己以后的修行和生活,都有了信心和感悟。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我从心底里惊叹三宝,惊叹这个世界,惊叹我的选择!

这大致就是我想称之为“宗教体验”的东西。想说清楚,千言万语都不够;不说了,其实什么都没发生,一句话都没必要说。

宗教体验,那不一定是你看到什么图像,听到什么声音,感受到什么样的超凡感受。不一定。可能只是你心里一闪而过的想法和心态。像天空中的闪电。这一刻是如此真实!说明你之前的生活只是一场梦。与这一刻相比,你每天沉浸其中的人,你的几十年甚至你的人生经历都是微不足道的。此时此刻,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呼唤,来自你的自我,安静,世界依旧,但你的生活在这里重新开始。你找到了自己的路,你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感激,你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你知道: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你了!

这就是我的“宗教体验”。

一个冬天的下午,阳光温暖。当时我是学生,和几个同伴第一次去寺庙。

在师父的允许下,我们可以在大殿上和僧侣们一起参加夜校。

大家都到了。外面和里面所有的噪音都停止了。夕阳透过门窗照进来。外套在响。“南——没什么——”,老师(当时不知道怎么称呼)提高了声音。这个声音对我来说是惊喜,是天籁之音,是期待已久的呼唤!如此平静安宁,没有一丝泥土的烟火气。

这一刻,我如梦初醒!

就在这里!就是这样!没错!

我终于找到了!所有对生活的疑惑和怀疑都烟消云散了。一条路出现在我眼前。

这是我的另一个“宗教体验”。因为这段经历,我后来出家了,要不止一次回答别人的问题:你为什么信佛?你为什么要出家?

原载于1995《禅学杂志》第一期。

(2)想起颜回...

明海

让我想起了孔子最后一个弟子颜回。

“贤哉,回也!一勺吃的,一勺喝的,在贱巷里,让人不忍烦恼,不回去也不会换个乐子。贤哉,你回来!”

孔子这样称赞他心爱的弟子。

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是在十几年前,当时我十几岁,一个人在外面读书,一个人。颜回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让我在孤独的时候感到庄严和自负。

翻阅《论语》,关于颜回的句子并不多。其中孔子对他的称赞,我仔细统计了一下。除了“品德高尚”的段落之外,还有以下段落:

第一,大师说颜回一直听他的教诲,“不违为愚”,下去一查,原来是“不蠢而归”。

其次,孔子问另一个弟子子贡:“你和颜回谁强?”子贡连忙答道:“我怎么能和颜回比呢?颜回闻一物知十,而我闻一物只能知二”,于是孔子叹道:“佛若如你,我必如你!”

第三,鲁哀公问孔子的弟子中哪个好学,孔子说:“有颜回的人好学,不把气拿出来就会不幸死去。今天我就要死了,也没听说过好学者。”

第四,孔子称赞颜回“三月不反人道”,但师兄弟只能偶尔到达(“其余不过是日月”)

第五,孔子举颜回为同志。他对颜回说:“你能发挥你的才能,你就发挥吧。如果你玩不过他们,你可以退役,自己养活自己。只有你和我能做到这一点。”(“只有我有老公!”)

第六,孔子一听到老师的教导,就称赞颜回能够付诸实践。(“说话不偷懒的人会回来的!”)

第七,孔子称赞颜回心胸开阔。(“回也,其平凡也!反复空。”)

在另一个地方,孔子似乎对颜回有些不满,说颜回帮不了他,因为颜回对他的教导“不高兴”。这是缺点还是优点?在我看来,很难说清楚。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一个是颜回对大师的敬仰和感激(“杨之高,钻之强,深谋远虑,突后发,...”).先是孔子向颜回解释克己,颜回说:“虽然回复不敏感,但请用英语说!”

这就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可惜每天都是假期,32岁就去世了。颜回死后,孔子“痛哭流涕”,连连叹息:“天没了,天没了!”

颜回在《论语》中的记载大致就是这些。其中,颜回的人格气质最能被“贤哉”这一段传达出来。这些话足以引起我们对一个圣人的想象:软弱、沉默;在偏僻的巷子里,你吃喝,你坐一天;孤独,但快乐。

但你不能说这是一种孤独和逃避,因为这种冷漠的生活场景清晰地透露出活泼而坚定的信息,而对道负责的勇气和不屈的力量,会让人追问:颜回,他看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让他如此快乐和自在?

这不是我个人的想象。

颜回在后来的历史中确实感动了很多人。最典型的例子是,宋代以后,在禅宗的影响下,儒生放弃了训诂学,转而探究孔子的心性。他们关注的第一个话题就是所谓的“孔子的幸福”。颜回生活在一个卑鄙的胡同里,却不改其乐融融。子曰:“食之以食之以水,屈之以臂枕之,乐之以乐。”(见《论语》。)那么,他们幸福在哪里呢?宋代理学第一大儒周敦颐,教弟子程颐、程颢“寻一处尊孔颜之地,有什么享受”,分明是禅宗的功夫。周敦颐曾跟随佛印禅师一起参禅。有一天,我看到窗外的草,我意识到,“它就像我自己的意思。“他写了一首诗,并把它送给了禅师佛印。最后两句说:“窗外草深,人看一天也不腻。”“我怎么也看不够。“那是他的爱好。想必,周敦颐意识到了“孔子与楚”。

至于程程的《孔乐颜楚》的启示,就不得而知了。但从程颢后来写的一首诗来看,他似乎已经到了“孔子之乐”的地步。这首诗说:

闲时无事闲,睡时无事红。

安静的时候一切都是自得的,任何时候和人在一起都是快乐的。

道通过物质世界,思考进入异常情况。

富贵不淫,贫贱不乐,男人以此为荣。

相对于颜回的湮没,这里有一些矫情和矫情,但要做到“事事自得”并不容易。

颜回之乐,你乐什么?这对我们今天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颜回自然不开心,我们也不能说他是穷人。颜回不是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关键是他能享受苦难。他的快乐是自足的,自发的,独立于外界环境,是绝对的。就像一股取之不尽的泉水,源源不绝,无穷无尽。朝是这样,夕是这样;穷是这样,富是这样;连生都是这样,死也是这样。

为我们现代人感到羞耻!

我们整天忙于对尘埃的渴望。有多少人能体会到我们自身天性中的平和与快乐?有多少人可以在没有外界刺激的帮助下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有多少人能在灯下自己读圣贤书?

非常少。非常少。

所以,我们迷茫沮丧,我们没有主心骨,我们会看着一个溺水的人挣扎而无动于衷,我们会无视街头混混的暴行而狂奔而去;预言:“末日”的八卦会让我们感到不安,巫神韩的神奇表演能让我们欣喜若狂,天翻地覆。

有的人静下心来,找到了佛法。但我衷心祝愿他们不要带着急功近利和炒股的商业心理学佛,那样会忘记他们一生所拥有的财富,永远得不到幸福。

佛教是一种快乐的方法,要求我们学习他人,享受他人。这个法律在哪里?这是我们的天性,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能回头看,买得起,我们就开心了,没时间跟别人说什么了。

这才是颜回喜悦的真谛。

圣人颜回以其静止的身影展现了生命的自然风光。我又想起了他。

原载于1995《禅学杂志》第四期。

(3)赵州茶叶(代序)

明海

赵州不产茶,但唐代住在赵州锡的赵州老人的“茶”,意为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因为是盲禅。“茶”离不开赵州老人的这杯茶。

正是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赵州老人住在观音寺(今河北赵县柏林禅寺),这是一个荒芜破败的院落,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来此参禅。一天,两个刚到寺里的和尚迫不及待地找到赵州老人,向他请教修行开悟的方法。赵州的老人问其中一个和尚他以前是否来过这里,他回答说他从来没有来过。禅师说:“喝茶!”当被问及以前是否有另一个和尚来过这里时,他回答说有,禅师说:“喝茶吧!”"这时,寺庙的住持起了疑心,问道:"大师,如果他没来过这里,请他喝茶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来过这里,为什么要请他喝茶?“禅师突然喊了监狱的名字,监狱答应了。禅师说:“喝茶吧!" "

到了的,没到的,监狱里的三个人,赵州的老人,都为他们捧了一杯茶。这杯茶是赵州老人的利益,是他的禅心。他拿出来毫不犹豫的和我们分享。这杯茶,在禅林中被称为“赵州茶”,千百年来哺育了无数禅者。另外,如果你想从赵周那里得到什么启示和指导,你真的很蠢,辜负了赵周的茶。

喝茶!

这是绝对必要的,我们不能想它,分离它,消除所有的疑惑、担忧和妄想。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才是真实而简单的。监狱的问题是痛苦的汪洋大海和心灵的堕落。赵州老人用一杯茶救了他。这是赵州老人吸引文人的别出心裁,在闪电和问答的瞬间唤醒失落的心。他曾说:“根仪接人,三下十二分教,老僧只在此接人。”所谓“本分”,就是要入正处,当下的心,不需要从经书中寻找。它是持续和活跃的。也可以叫“永远不治疗的心”、“各种规律的现实”等名字。在佛教理论体系中,有一系列达到它的修行顺序,方便苦修。只不过是赵州老人的一杯茶——生命与信仰,形而上与形而下,最超然的精神境界,最物化的日常生活,就这样水乳交融在一起。

这是禅茶的真谛,是茶道的精神源泉,是东方智慧奉献给人类文化的最珍贵、最灿烂的瑰宝。歇去一切妄想与差异,以一颗自然而专属的心活在当下,净土就在脚下,佛与我们同行,人生不过是一个大大的解脱场。如此说来,何尝不只是吃茶是道,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道,一切都是真。禅心就像一盏灯,照亮生活,赋予事物新的意义。

可见,茶和茶道不仅是禅,更是通往禅的道路和门户,将指引我们进入人生之道。

日本民族对此心知肚明。他们从中国的创始人那里学到了禅宗的精髓,但他们并不满足于“一棍一饮”的表述,似乎还不够,于是他们将禅宗广泛应用于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插花、饮茶、射箭、相扑。其中,茶道最贴近生活,也最有深意,因此成为提升心性、体验禅意的便捷方式。

日本茶道,起源之时,其生命在于禅。“茶道源于禅,专为僧。珍珠和邵鸥都是这样的。”早期的茶祖都有和和尚参禅的经历。他们是自由的禅修者和生活的艺术家。他们在茶事上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具有“我为法王,我为法家”的精神。他们在茶事上的作品,不过是自我表露,免于虚假的侥幸心理。对其他人来说,他们充满了禅宗观察和艺术审美等奇妙的气氛,所以他们采取了后世的方法。

日本茶道,在后来的发展中(Sen no Rikyū,宗丹之后),分流派,枝叶蔓延。茶人把祖先从法国带过来,却渐渐失去了那种吞下一切,处处做主人的主人精神。茶道的内涵似乎偏离了“纯禅”,有太多复杂的礼仪和规矩。虽然也能软化身心,锤炼心智,更容易传播,但这显然不是茶道的第一意义。天津的陈云俊先生从日本回到柏林禅寺,对笔者说:“日本茶室里的茶道有太多复杂的仪式。不如在赵州塔旁的亭子里来一杯清茶,茶香慢慢啜。”

这是一种遗憾,一种似乎不可避免又出现的遗憾。

茶道是一种心法。你可以遵循古老的规则,先向祖先学习,但总有一天你们所有人都放下包袱,重新承受。对于以前是老师,现在是学生,学习茶道的中国人来说,这是值得注意的。

赵州老人临死前,托人把他平时的笔画拿给赵王看,说:“这是老和尚这辈子用不完的。”又问赵州茶怎么样?

我不能喝它。

2003年6月4日,在柏林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