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有哪些种类?
蒲松龄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倾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聊斋志异》顾名思义,就是蒲松龄书房的名字,而《聊斋志异》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还记得《仙狐与鬼的故事》吗?“鬼神童话”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二是人与人或非人(如狐狸、野兽、鬼怪等)之间的友谊故事。);三是反抗黑暗社会现实的故事;四是讽刺不良行为的道德劝诫故事。需要补充的是,有一些故事,一个故事本身就可能包含上述类型。
《促织》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向朝廷进贡而引发的大喜大悲的故事。国家博物馆。
第一类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这样的故事在《聊斋志异》中是最多的,也是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比如英宁、冯晴、连锁、连城、鲁宫女。这类故事多是关于才子或公子在打发孤独读书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由鬼狐转化而来的美女。一见钟情后,因各种原因暂时分开,历经磨难,终成眷属。有学者指出,联系到蒲松龄的个人生活,有理由认为这是他自己孤独寂寞的经历所催生的幻想。蒲松龄一生大部分时间远离妻儿,独自在士绅之家教书。在他漫长孤独的单身生活中,他产生了寻求婚外情的幻想。但是,他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用鬼狐的故事来安慰自己。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故事虽然情节相似,但人物性格却不一样。英宁天真无邪,冯晴温柔腼腆,连琐碎的才能都很出众...他们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般都是鬼狐,但不是邪灵,而是“比较有人情味,和蔼可亲。”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作者对理想女性和理想爱情的向往。她们都是才貌双全,温柔善良,忠贞痴情,有着良好的女性品行。他们选择爱人,不是看家庭背景,而是看才华和美德。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做出自我牺牲,突破现实的藩篱,最终与爱人团聚。
第二类是人与人之间或非人之间的友谊故事。友谊故事也是蒲松龄价值的一部分,如叶盛、田七郎、焦娜和蛇人。第二种故事在风格和内容上是不同的。在许多学者看来,《叶盛》是一部讲述作者生活经历的作品。同时,这个故事也讲述了叶盛感谢遇见他的故事。田七郎报告的不是知己的好意,而是朋友的帮助。虽然焦娜的故事里也有爱情故事,但友情故事也是一条主线。这是一种男女之间的友谊,不同于同性之间的友谊,也不同于夫妻之间的爱情。《蛇人》是人与蛇、蛇与蛇的友谊,以人与蛇、蛇与蛇的深厚情谊来体现人情冷暖。
第三类故事是反抗黑暗社会现实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大多是关于鬼和狐狸的,但它们实际上是用来反映广泛的社会内容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批判朝廷的腐败黑暗,专制暴虐,民怨极深,无法延伸。最后只能采取极端的手段,或者使用鬼狐的魔法或者牺牲复仇者的性命,让善恶有报,比如Xi方平,梦狼,红玉,尚三娘。《Xi·方平》写道,Xi的父亲得罪了有钱的羊,羊在他死后买通了冥界的官员,把Xi的父亲扫到了冥界。Xi·方平去冥界为父亲报仇,甚至起诉过三等兵,都以失败告终。原来黑社会的官员早就被收买了,他们贪污腐败,狼狈为奸,打了并没有冤枉的Xi·方平。虽然讲的是冥界的故事,但是现世的寓意还是挺明显的。《梦狼》深刻揭示了当时官员的残暴与残忍。红玉讲述了一个名叫红玉的狐狸精帮助她的情人惩罚恶人的故事。至于尚三娘,就更悲剧了。这是一个弱女子为复仇而牺牲生命的故事。二是揭露科举的弊端和科举场上的腐败,也表达科举的无奈和不公,如司文郎、贾、、续斗等。这样的故事经常以讽刺的方式表达。《司文郎》和《贾》都以戏谑的方式讽刺了考官的无能。然而,王子安、黄亮等的延续。揭示久经考验的文人,即使在梦里也是苦不堪言,也许只能像罗刹那样“海市蜃楼炫富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