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平凡的世界》的人物评价和介绍?
孙少平——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
路遥的小说通常有两个主题:一是苦难体验,二是道德善良。正是由于对苦难和道德的探讨,路遥的小说显示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内在价值,《平凡的世界》也是如此。因此,主人公孙少平肩负着实现这两个主题的重任。
田晓霞——男性精神导师
田晓霞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富裕的家庭使她不必像主人公孙少平那样为温饱所困。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的熏陶下,她的思想境界和内在品质远超同龄人。
如果仔细研究孙甜初次见面的镜头,我们会得到这样的印象:此时的田晓霞自信、热情、活跃,而孙少平在这样一个“帅气、花枝招展的女同学”面前却变得像个农民一样笨拙。此时孙少平的智力和眼光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是田晓霞让这块璞玉熠熠生辉。
田晓霞在高中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普遍看法不一样,甚至相反。”此时的孙少平“每次和她说话都能为他的心灵打开一扇窗”孙少平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接受田晓霞的建议,而田晓霞对孙少平与众不同的“气质”很有眼光,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孙少安——一个负重跋涉的人
在这本书里,孙少安是负担最重的人。他6岁开始干农活,65岁辍学,438+03帮父亲撑起摇摇欲坠的家。18岁的他,凭着“聪明、坚韧、可怕的吃苦耐劳精神”被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正是在他的保护下,弟弟妹妹才得以完成学业,妹妹一家才得以入不敷出。弟弟孙少平之所以敢到外面“闯世界”,是因为有哥哥在,他的“后方”很安全。
孙少安不仅要和他出生时的贫困作斗争,还要提防村书记田的算计。出于对的才能和声望的嫉妒以及对其女儿田润叶的不满,田多次利用“阶级斗争”给带来麻烦。正是在这种来自家庭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孙少安顽强拼搏,负重前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除了不向命运屈服,孙少安的“仁”和“恕”也是书中的重点。无论家境多差,他从不表现出对家庭的厌恶和反感。他对全家老少的责任感使人们尊敬他。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把对家庭的爱延伸到对村里村民的爱,这已经超出了农民狭隘的观念。这一点从当一个队的队长到招募村民到自己的砖厂工作,到慷慨解囊资助学生都可以看出来。然而,他对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村民的“背叛”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胸怀,甚至在第二次创业成功后还帮助他们。孙少安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典型的“仁者”。
尽管孙少安只有高中学历,但他凭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聪明才智,对社会有着超越普通农民的独特理解。比如,他在第一次见到田福军时,就发表了“农民要放弃自己想做的事,不要老是指手画脚”的言论,其实质就是解放农村生产力;还有他在文革结束时成立的“生产承包责任制”,内容和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几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