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医患矛盾
矛盾一:吃瓜群众认为看病是消费,其实不是。吃瓜的人会以上帝,不,玉皇大帝的态度对待医生,把医疗行业当成服务行业,把行医者当成服务员。如果我花钱了,你要微笑着尽力而为。如果我生气了,你要忍着,打你两巴掌也没什么。其实看病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消费,否则很少有人买得起。尤其在中国,医疗行业的性质相当复杂,是一种带有很强的普惠性质的国家行为,医疗从业者不是服务员。
矛盾二:吃瓜群众认为医生是道德楷模,杏林大师。这个观点已经转化为需求。对于医生,吃瓜群众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巧手回春、医生父母心、白衣天使、药除疾病等。但医生不是道德模范,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支撑着家庭。吃瓜群众把医生捧得跟神一样。如果医生的行为和普通人一样,吃瓜群众会觉得不舒服,认为我把你当神了。为什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这无形中形成了道德绑架。这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吃瓜群众接受不了手术失败,生病死亡,这在医疗上是正常的,医生不是神仙。不管这些,吃瓜的人认为自己应该摆脱疾病,所以喜欢说“求求你,医生,我的命在你手里”,意思是如果你救不了活人,你就是杀人犯。医生感觉如何?当然,大部分患者都是讲道理的,即使具备以上知识,也不会走极端,但即使是少部分也会把水搅浑。极少数的医疗从业者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矛盾三:医疗资源极度不平衡。这个问题似乎没有解决的办法。好医院、好医生、好医疗设备都集中在大城市,教育、基础设施、文化也是如此,这些都与中国多层次的行政管理体制密切相关。教育、基础设施、文化、医疗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结果各种资源与城市的规模和行政级别成正比。
矛盾四:医疗资源与需求匹配不足。中国人口太多,自然医疗需求大,老龄化加剧。但由于复杂的原因,医疗资源,包括医院、医疗设备、床位、医生都无法全部提供。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增加国家投入的问题,还牵扯到太多的东西,包括缺钱、管理、宣传、患者的认知,而医疗资源的极度不平衡更是加剧了这一矛盾。数据是最直观的。北京协和医院一年226万患者,员工4000人。美国梅奥诊所一年1160000 \员工61100人,相当于协和医院以1/12的人员完成了梅奥诊所两倍的会诊量,协和人员人均负荷是梅奥诊所的24倍。梅奥诊所收费500美元左右,协和挂号费一般50元左右。
矛盾五:医务工作者成为了漩涡的中心。这么多矛盾交织在一起,谁最受伤?医务工作者,这种伤害不仅仅是压力大的问题,还要直接面对患者的情绪发泄。患者看不到领导,也不可能了解的这么深。他们只能把不满发泄在医务工作者身上。主管部门只能把各种矛盾放在医院身上,其实是放在医务工作者身上。最终矛盾只能在大面积接触的两个群体之间爆发。医务工作者VS患者(及其家属)医务工作者最受伤。
每个行业都不容易,每个社会角色都有它的难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应该尽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