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走

许的《向北走》跨越了运河的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探讨了人与人、普通人与中华民族、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论述了大运河对中国经济、文化、地理和人们精神变迁的影响。运河和几代人的命运一直在延续。“缘分”指的是一种联系,是故事中几代人的相互联系,是运河与河上人的联系,是传统与现代的联系,是民族与世界的联系。运河是所有故事的源头。逆流而上,探寻运河的历史和故事,那群人,那个时代,那个民族。运河有很强的粘性和张力。它通过穿越时代,重叠视角,将几代人与几个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这个个体和故事拼接成了这个完整的卷。

大水汤水北流,大运河是连接中国南北地理的大动脉,也是中国的一面镜子。《北上》是作家徐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没有准确的主角。如果有类似的主角,那也只是大运河。从古至今,从西到东,人类的生活与河流的开发和运行息息相关。然而,在文学作品中,河流很少是主要的叙事对象。在《向北》中,河流不仅仅指一个地方和一个空间,更是一种视角。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前因后果,看到过去与未来的联系,看到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转折,也看到一个民族。

第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小说在传统中体现了现代性,体现了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北上》的故事不是线性时间写的,而是叙事时间来回摇摆。从1901到2014,故事迂回曲折,一代又一代大运河的故事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从表面上看,这部小说向我们展示了运河的兴衰历史。实际上也导致了中国现阶段的各种重大事件和变化,如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其中也有人们对运河的态度和观念的变化。这些转折点不再是人的变化,也不是时间的变化,而是历史和人生的变化。

波罗一行沿着运河逆流而上,寻找凯尔波罗眼中的世界,见证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谢望和等后人用文物和家族传承,穿越时间追溯祖先的思想和记忆。他们都在延续某种传承,都在寻找某种方式把这种传承带到更远的未来。运河关系到很多人的命运。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运河始终紧紧联系着这群人。

(一)这种转折体现在人物命运的转折和精神的延续上。

北上的人命运转折也显示了一些进步。谢平遥有很强的求知和上进意识。他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到漕运总督署,随后随萧波罗踏上北上之旅。他关心时政,主张革新,在北上途中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小波洛和他的弟弟保罗?迪马克还具有强烈的求知精神、理性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他们带着求知的精神来到异国他乡,探寻异国风情和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在爱人受到伤害的时候,波罗毅然选择了勇敢抗争,他的抗争精神也激励了当时身边的很多人。谢平遥那一代人的精神在他们的后代中延续。他们因为运河和小波罗送的礼物而相识,都为运河的修复和延续做出了努力。

(B)这一转折点也反映在运河的变化和中国的发展中。

大运河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地理和人们的精神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大水作汤,逆流而动,碧水青岸,吴鹏港船,江南风情”,这是大运河以前的样子,而现在的运河却是“南北阻隔,河流污染,机械船只,城市繁华”。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运河吃了不少苦头。它被阻止、破坏、修复和保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河上的人们走上了陆地,运河的记忆也逐渐被人们遗忘和拾起。运河是通向现代化和未来的通道,船只是工具。北上之路见证了运河的变迁,也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第二,视角的重叠

《北上》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它通过多个视角的对比,包括角色、空间、时间的叠加,突出了文章的发展和故事的转折。透过这些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京杭大运河与20世纪中国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中国人命运的转折。另一方面,这种视角重叠的方法也拓宽了小说的境界和格局,使小说的主题不再狭隘、局限和生硬。

(一)角色视角

从角色的角度来看,小波罗北上的故事本来就是以谢平遥的第三人称叙事的角度来写的。通过谢平遥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萧波罗及其同辈人的性格特点,可以看到他北上途中所经历的人和事、景和事。在后来的故事中,我们以马球弟弟法德尔·迪马克的视角再次看到了小罗,通过第一人称再次了解了马球的故事。后来我们在谢平遥的《后代谢的希望》和邵长来祖先的后代邵的《讨论与记忆》中看到了萧波罗的北上经历。受阐述对象、生活环境、时代落差的影响,小波罗北上的故事会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人身上得到不同的阐述。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和重叠,小说中出现了关于运河和中国的两个视角。一个是波洛和弟弟费尔德·迪马克的意大利视角,一个是谢平遥和邵的中国视角。我们从这些角度看运河和中国,也更了解运河和中国的历史。

《北上》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和个性。在个人性格的对比中,小波罗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他愿意让中国人看到他的与众不同,接受周围人的误解。虽然是意大利人,但他有很浓的“中国”味。他对中国怀有热情而真挚的感情。他喜欢中国的食物,会考虑让邵在北上的路上为自己做地道的中国菜。他还会和队长一起抽正宗的老中华烟。他还有一个喜欢中国的女孩。他有强烈的理想精神。他说他想看看运河上的中国,就像他的偶像凯尔·波罗看到的那样。他还说扬州的风景和人都好看,但他也会想着自己的家乡,把运河上的风景比作威尼斯。他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为了心爱的姑娘,他会和日本人拼命。中国人是谢平遥,熟悉外语,渴望变革,有强烈的进步意识和叛逆精神。与小波罗不同的是,他是一个关心时事的中国人。他和小波罗在一起不洒脱,也不置身事外。他关心中国的生活,想为自己的宏伟理想采取实际行动。

(B)时间视角

从时间上看,北行在叙事时间上是平行的,一个是1901的故事,一个是2014的故事。两代人的故事同时进行,重叠,重叠,更像是一种电影手法。几条主线交织在一起,运河是纽带,两代人的命运与之相关。在这部小说中,虽然故事的介绍很复杂,重叠,但也不难理解。在传统和现代的描写中,小说在语言、环境、人物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作者很好地把握了语言的重要性,不同的故事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两代人的故事是两条主线,一个是1901的故事,一个是2014的故事,1901的运河干净清澈,人民生活简朴,民族面临危机和变革;2014运河脏乱差,人民生活富足,其乐融融。时间在流动,运河在流动,人们心中的血液也在流动,几代人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故事中的人物用行动证明了时间不会抹去他们对运河的感情。

(3)空间视角

在太空中,有两种视角:镜头和现实。镜头下的故事往往更生动,《北上》中有很多涉及摄影和镜头的故事。小波罗在去北方的路上拍了许多照片。他用镜头记录下了那个时代运河的样子。这是凯尔·波罗走过的世界,也是他眼中的中国运河。他用镜头记录了一切新奇的事物,有沿途的风景和人情,也记录了运河的发展和中国的改革进步。这些照片不仅反映了京杭大运河的文化和历史,也反映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并最终成为后人。在哪个时代,小Polo的相机都是高级和前卫的象征。他用他的相机把运河和运河里的人定格在照片里。但现实是,运河在不断发展,经历了关停、恢复、破坏、保护。运河上的人也在不断变化。时过境迁,人经历了死亡和重生。谢平遥这一代人成了后人的祖先,运河的风光随之而来,而的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虽然时代在变,但这种用镜头记录运河的方式还在继续。年轻的波罗拿起相机记录自己的生活,追寻运河的记忆。孙过程得到了少年波罗的相机,他的后代孙拿起了相机。无论是孙拍摄的照片,还是谢望和拍摄的纪录片,孙的相机都被赋予了个人理想和时代意义。运河的故事和他们镜头下的中国历史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他们记录了运河的发展,记录了渔民对运河的真挚感情,记录了运河上的人从船只到陆地的过程。孙拍摄的照片让谢望和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谢望和还用镜头为运河拍摄了纪录片《大河滩》。小波罗的照片是记录,孙和谢望和的照片是发掘和发现。运河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运河上的人走走停停,镜头一直对着河面。照片里定格的,是运河里折射出的现实。虽然说的不够全面,但确实如此。相机也让更多人了解运河,了解它所面临的现实。

运河和几代人的故事一直在延续,他们在各自的命运中演化出与河流结缘、行走生活、关注河流的故事。因为运河的存在,不同的命运被捆绑在同一个旅程中。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口耳相传的故事和回忆,也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礼物。在这些联系的基础上,继续追根溯源,挖掘出一个完整的关于运河的故事,让运河逐渐从故事的背景变成了故事的主角。

运河被写进小说,运河的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小说中的运河与现实中的运河重叠。故事中的人物也许不存在了,但运河依然流淌在神州大地,流淌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