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天不回家,一院子的栀子花就会散发出芳香。

"如果你整天不回家,一院子的栀子花就会散发出芳香."闻着熟悉的香味,突然发现院子里的栀子花又开了,洁白如玉,芳香四溢。

在细雨和阳光下,她笑得很灿烂。无论是在院子里的路边,还是在农村的山里,她从来没有因为没有人欣赏她而感到羞耻,她穿着素装怒放。她既不像茉莉那样小巧美丽,也不像桂花那样优雅,更不像兰芝那样空灵,从古至今都不是文人笔下的名人。她是红尘中最普通最俗气的花,自顾开放。栀子花特别顽强,不需要精心培育,只需要阳光雨露就能茁壮成长。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可以食用,是餐桌上的美味。可以享受美食,美景和中国到处都是烟火,这种花在凡人中最受欢迎。

每当栀子花开的时候,我就想起英娥阿姨,我从小住在乡下爷爷家,直到六岁才回到城里。那时候每年农历五月,天空中总会下着小雨,迷雾山脉中的植被正在盛开,漫山遍野都是野生的栀子花。我经常提着一个竹篮,跟着邻居的英娥阿姨去山里摘栀子花。我姑姑只比我大八九岁。她身材高挑,清秀苗条,总是面带微笑,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她只上了小学就不读书了。她在家帮助她的父母。我爷爷奶奶有事就把我放在她家。她对我很好,一有空就带我去玩,总是给我好吃的。我也很依恋她,整天跟着她进进出出,像她的小尾巴一样。

记得小时候她总问我最喜欢谁。我总说我最喜欢她,因为她最美,最爱我,所以她笑得很甜。英娥阿姨最喜欢栀子花,所以栀子花成了我的最爱。她总是带我上山去摘栀子花。我们钻进灌木丛,布鲁姆长得越来越粗,很快就装满了大篮子。她总是挑出两朵最新鲜、最漂亮的花。一个别在她乌黑的头发上,露出了她的红唇和白牙。我只想快点长大,长大了就和她一样漂亮。她又在我的辫子上插了一朵花,我总是歪着头问她:“我变得和阿姨一样漂亮了吗?”她笑着弯下了眼睛:“我家娟儿最漂亮,比我姨好一百倍。”我就傻傻的笑了。

英娥阿姨总是羡慕地对我说:“你以后住在城里多好啊。这座城市真的很漂亮,城市里的女孩都很时尚……”我说比城市好多了。有你,有爷爷奶奶,有我一年四季都喜欢的山,还有很多小伙伴。另外,城里的姑娘怎么可能比大妈好看?我不想去镇上!“你真甜!”她宠坏了我的小鼻子。她每天在家帮忙做家务,有空就带我去玩。直到有一天回父母家上小学,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爷爷奶奶和她。一放学就恨不得马上回老家,和她还是那么亲近。

几年后,我暑假回去也没再见到她。听说她结婚了,她如愿嫁到了城里。我叔叔是个渔夫,她总是跟着我在船上。我只有寒暑假回家的时间比较长,偶尔她回娘家我也能见到她。她明显比以前更黑更瘦了。她说湖边风大,容易天黑。我深情地摸了摸她的脸。曾经洁白如盛开的栀子花,如今却染上了岁月的痕迹。然而,她还不到二十岁。她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我也给她讲在学校发生的趣事,总有说不完的话。后来每次见到她,我手里总拿着一个,随身拖着几个。她生了三个孩子,总是匆匆赶回娘家。我俯身想和她说话,没说几句就被孩子的哭声打断了。虽然她满脸疲惫,但笑容从未改变。她跟我说好好学习,以后好好工作,不要跟她那么辛苦。我点点头,看着她手忙脚乱。我很难过。她笑着安慰说:“这几年我带孩子稍微辛苦一点,等孩子大一点就好了。”看着她熟悉的笑脸和深深的酒窝,我想,乐观的她以后一定会过得更好。

后来爷爷奶奶相继去世,老家的房子也荒废了。我已经十多年没见过她了。前年端午节前夕,正是栀子花飘香的季节。村里的已婚妇女聚在一起,我又见到了她。她已经成为祖母了。她一看到我,就大声叫道:“胡安,这边!”“英娥阿姨!”我兴奋的跑过去,她拉着我的手,就这样。她仔细看着我,感叹时间过得真快,那个年轻的女孩现在已经快30岁了。她笑着说:“你还这么年轻真好,可是我老了。”我看着她,皱纹已经爬上了她的脸,因为瘦而显得苍老,但眉眼间依稀可见美丽的容颜。

她告诉我,孩子渐渐大了,都懂事了,家境越来越好,船早就卖了,舅舅也转行做生意了。这些年她发展的很好,对她很体贴。她满足的笑容,像一朵经历过风雨的栀子花。虽然不再盛开,花瓣微黄,略显憔悴,但香气依旧。我真心为她高兴。看着路边随处可见的栀子花,我问她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采花戴花的场景吗?她微笑着点点头,脸上出现了两个酒窝。“那时候,你只有一点点年纪,但你也很漂亮。你一直想让我帮你梳头戴花!”我们相视一笑,往事历历在目。

恍惚间,我们回到了30年前,那时候漫山遍野的栀子花都是白的,香的。我们提着篮子,拂去身边的绿枝,摘下一个又一个。英娥大婶甜甜一笑,两个酒窝若隐若现,我们在醉人的花香中带着全负荷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