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自己耳光能醒吗?
有人说坚持一件事21天会成为一种习惯,但对我来说,这个规律似乎没什么用,因为15年,我加入了跑步群,坚持跑了100天,但100天后,我还是我,那个不愿意动,喜欢窝在沙发上看书玩耍的我。我也看不懂。看一些脑残小说,得过且过,但时不时得警惕自己。它真的愿意这样结束吗?!
我有了想法,付诸行动,于是花钱报了班,上了各种微课,但上课期间,我给自己打了一场血战。之后我立刻脱胎换骨,在工作忙身体不太好的时候,我成了安慰剂,日复一日的麻醉自己,但是我真的很纠结,很怨恨,恨自己的自律,恨自己的无望。这种情绪总是要发泄的,发泄的方式大多在孩子身上。当他看到自己作业没做好,玩手机,考试考的很差,就怒不可遏。但是他生气之后,就后悔了。我知道,生孩子气的背后,是他对自己的不满。我不够上进,不够优秀,不够自律,凭什么要求孩子?
一个朋友,2月27日开始跑步,几乎每天都坚持。据她说,她瘦了20多斤,大家都精神了。我也默默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虽然我不胖,但是我没有精力,全身都笼罩在一种懵懂的气势中。
看着镜中颓废的自己,我真的恨不打自己一巴掌。人生只有这一次。你愿意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吗?!
王健林说,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我觉得已经是春暖花开了,就让自己先跑吧,因为这样最直观,不容易出轨。
其实每次出去跑步,心里都会纠结,每次让自己登上跑鞋,果断走向运动场,我就知道自己赢了一点。
跑步中,最受不了的就是前三公里。各种原因,各种不适,想让身体放弃。三公里后,我心中的小恶魔开始默默放弃。五公里后,我告诉自己,不要纠结几公里,坚持每一公里就好。
所以,我们是唯一能放弃自己的人。我们可能没有野心,没有为自己的才华而骄傲,或者没有能力为父母而奋斗。但是,我们有自己,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人,一出生第一件事就是哭,说明这个世界要来了。可见人天生就是苦难的,你所有的艰辛和努力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
在“如何成为大师”的讲座中,罗胖提到,想要成为大师,就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继续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扎克伯格每年都会挑战一项新技能,比如学习中文、练习写作,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
所以,走出你的舒适区,试着释放你的新技能,让你有限的生活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