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书研究的现状和思路是怎样的?

评书是我国优秀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之一,深受老百姓喜爱。然而,学术界对评书的研究却相当有限。相对于诗歌、小说、戏曲的研究,评书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正统的学术界和艺术界都没有给它应有的地位,学者偶尔会涉及,在研究小说、戏曲、曲艺时也顺便提及。比如倪中之的《中国曲艺史》、蔡元礼、吴的《中国曲艺史》、的《中国曲艺通史》、《中国曲艺概论》,他们在梳理曲艺的起源、发展、演变、分类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曲艺的评价问题。

早在20世纪30年代,连阔如就发表了《说书的起源》一文,引发了一场学术争论。8月9日,1934,新北平报文学版发表署名金灿宇的《与阔如先生谈评书起源》一文,一个月连载五次,连阔如也以《答禅宇先生谈评书起源》为题进行了回应。他们的争论深化了对评书艺术起源的研究,“这是70年前评书理论第一次在媒体上公开讨论和辩论。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次对评书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⑤然而,这个良好的开端并没有导致评书研究的热潮。之后,学术界对评书的理论研究一直保持冷淡和沉默。

笔者搜集了各种与评书相关的研究,发现只有几本专著:

对孙凯迪的《中国短篇白话小说论》(1953)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收录论文5篇。其中,《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与艺术特征》系统地论述和分析了从唐代的“转型”、宋代的“说话”到明代的“短篇小说”的演变轨迹和艺术特征。《宋代说话人的数量》论述了宋代说话人的四大类。《话考》和《词考》论述了宋代话和元明词的起源、演变和传承,指出元明词是宋代话,论述了词的体系和词的三种解释。《唐代通俗说话规范及其原始体裁》主要论述了唐代的许多问题,如诵经、诵经词、唱释之人、誓约篇和开题、忏悔等。该书对后人研究中国古代说唱文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郑振铎在《论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第一版的序言中称赞该书:“许多观点非常精辟,许多材料是第一手的,足以供研究者作为依据。”⑦

叶德军《宋元明说唱文学》出版于1957。宋元明说唱文学在曲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继承了唐代的俗语,开创了现代说唱艺术的先河..该书对宋元明歌唱文学的系统阐述,受到了后世曲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歌唱文学概况、歌唱文学的音乐部和歌唱文学的诗赞部。《歌唱文学概况》阐释了音乐系和诗赞系歌唱文学的特点,并论述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乐部说唱文学》论述了乐部说唱文学的发展演变,介绍了宋元以来的小说、叙事鼓词、重复收益以及各种宫调、于硕、说唱小贩的情况,还分析了当时陶珍、叙事音乐道情、叙事荷花飘落的特殊情况。本文论述了诗赞文学的发展演变,介绍了宋代的雅词和陶珍,论述了词的体裁特点,以及词到弹词、鼓词的发展过程。指出明代咏诗文学主要是南方流行的词和,嘉靖年间改名为弹词,明清时期北方的词和华并称为鼓词。

早在1936年,陈汝恒就用文言文写了评书故事⑨,在1958年现代汉语评书故事⑩的基础上,这本书与评书故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和提高。陈汝衡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说书艺术的历史轨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略述了从先秦到隋的历史轨迹。但他对唐代、北宋、南宋、元明、清代的评书都有详细的描述,脉络清晰,论证严谨,很多地方都有独到的见解。后世学者要阐述说唱艺术的历史和发展轨迹,但这里的评书,不仅包括现代意义上的只说不唱的评书,还包括弹词、鼓词、儿童书法、快写、河南坠子、道教情调、四川竹琴、广东龙舟、南音等。1979年,陈汝恒出版了《宋代讲故事史》B11,是根据讲故事史的几个阶段写成的。原计划是分别写《宋代讲故事史》、《元明讲故事史》、《清代讲故事史》,可惜只完成了。陈汝恒也很重视说书人,写了两本书,大说书人刘敬亭B12和说书人刘敬亭B13。作为一个致力于评书艺术几十年的理论家,陈汝恒的成就不言而喻。

1964年,程毅中出版了《宋元故事集》B14,介绍了说话的起源,宋元时期的说话,故事的编撰和流传。对“讲历史”的标题、体系、主题、题材、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小说”的主题、内容、体系、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讲经典”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本书还从剧本的历史意义、它在小说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它对其他文学作品的影响等方面强调了宋代。

1980出版的《话本小说概论》B15,追溯了语言的起源和演变,区分了“话”、“话”、“话本”的概念,阐释了话本小说、话本故事与白话故事、话本故事与词本故事的关系,以及唐传奇、通俗文学与话本故事的关系。书中还考察了宋代说话人的数量,指出了宋代剧本的政治倾向和艺术特点,还专设一章公案小说和历史讲座。这本书的作者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改了四稿,直到1980才出版,可谓是精心的总结。全书十八章,资料丰富,作者研究透彻,内容十分丰富。赵先生曾评价该书是“一部研究文字的百科全书”。

上面提到的学者们在评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就他们的研究对象而言,基本都是“古代评书”,并不是以广义说唱文学的标准来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评书。严格来说,现代意义上的专著只有以下三部:

一、谭·《中国评书研究》(评书)B16。

谭达是著名的民间文学专家。从1953开始研究中国民间文学,从1982出版《中国评书(评话)研究》。他一生出版专著40余部,《中国评书研究》一书是其代表作之一。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评书的特点、作用、产生发展、类型、传统艺术形式:无韵评书、新兴艺术形式:无韵评书、情节结构、人物描写和评书描写。下篇收录中国现代传统评书作品选登:《宋武闹石家庄》(山西有韵评书)、《李太白赶考》(四川有韵评书)、《古城相会》(苏州有三国故事)、《黄盖》(扬州有三国故事)、《天伯府会》(苏州有故事)本书还收录八城评书(评书)活动选登:1914、 1920年代北平评书唱和,1920年代江苏无锡书店,1920年代苏州书店与名家,1930年代上海评书,1930年代福州评书,1930年代山西太原评书,30。 这些资料虽然是片段,但却勾勒出了当时书店评书的大致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南北评书和南方评书的表现。作者还介绍了扬州评话的流派,广州粤语评话的“十忌”、“十要”、“八法”、“七情”。作者很努力,收集了很多资料,很有价值。但是,把评书分为押韵评书和押韵评书是不合适的。比如狄莱珍是著名的竹板演员,他的《宋武闹石家庄》是竹板作品,而竹板和评书是两种不同的曲艺,不宜混淆。

二、1997 B17王京寿、王爵、曾会杰出版的《中国评书艺术》。

该书以北方评书为主,不讨论南方评书和评书。全书共十二章: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审美意蕴、艺术特色、龙蛇笔法、结构手段、表现手段、名著欣赏、书目综述、名家点评、新人观点、展望。该书最重要的部分是对梁紫、辫子、钮扣、开脸、福赞、贴上最后一块、留出口、设置场和结尾的结构手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对“说”、“演”、“评”、“结尾”的详细论述。该书还探讨了讲故事的美学意蕴,并总结了讲故事的艺术特征,即精巧、逼真、生动和幽默。还有对《岳飞传》、《三国演义》、《邢唐传》、《三侠五义》、《聊斋》等著名书目的综合分析评价。这本书是迄今为止评书研究中的一部有分量的著作。

三是2008年张小涛出版的《说书——中国国粹艺术读本》。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溯源——评书溯源、失传龙印——形成与发展、江山代来人才——繁荣昌盛、改革创新、新一代评书——晨光、评书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历久弥新的篇章。以故事讲述者为中心,介绍了莫后光、刘敬亭、双厚平、史玉坤、潘、连括如、王绍棠、王杰魁、、、品正三、顾、陈寅恪、马、、单、、刘兰芳、田连元、连丽如、何作欢。《中国国粹艺术读本》旨在“向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传播我们的传统民族艺术,也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精髓”B18。因此,该书具有介绍性、描述性和通俗化的特点,学术性不够。

过了十年甚至二十年才出一本专著,可见评书研究之稀疏。这种情况与诗歌、戏剧、小说的研究相比,不能不令人感叹。

近年来,很少有关于评书的著作探讨评书的本质特征、文本文学、表演技巧等内在规律。研究者侧重于评书艺人的关注,结果多为传记。例如,龚的《讲故事的故事》B19,李伟的《的故事-中国说唱艺术系列》B20,萨仁图亚的《九州的故事》B21,的《口中的生活:讲故事的艺术家》B22,以及单田芳的《口头报告》。《单田芳传》B26、《说书人单田芳的传奇人生》B27等。

这样,关于评书的单篇论文也侧重于评书艺人的生平介绍或艺术评价。如王满仓、牛双喜B28的《叛逆——访著名评书家的故事》、郝B29的《连父女的故事命运》、B30的《讲故事的人生》、B31的《江湖上的讲故事男孩》、崔金生的《江湖上的讲故事男孩》。苏的《刘兰芳:曲艺幽兰成名》,B34,马奇的石——评书艺术家陈荣奇B35,程的《献身评书——艺术60周年研讨会综述》,王赤良的《南北评书使者——我的老师刘兰芳》B37等。当然,我们应该关注评书演员本身,对他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是如何成长为著名的评书艺术家的。他们的出身、经历和正确对待生活磨难,对后人有重要启示;他们对讲故事的执着追求,对艺术的转化,对完美的追求,都值得后人学习。但是,缺乏对评书艺术本身的研究是不对的。

对评书作品本身、评书内容、评书风格的研究很少,仅涉及以下论文:杨的《单田芳评书艺术风格》B38从节奏干净快捷、知识合理、跌宕起伏、语言通俗凝练四个方面高度赞扬了的艺术才华。方振平、詹秀华《单田芳评书的艺术风格——兼论评书的特点》B39从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声情并茂的现场表演、借今叙昔的时代色彩三个方面细致分析了单田芳高超的艺术造诣。潘一川的《民本思想与民族意识是传统评书产生的背景——与专家戴先生的一次谈话》B40论述了评书的起源、评书主题的变化、如何看待传统评书的“无面性”、如何表达普通民众的政治理想与道德追求、评书中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意识以及评书对构建民族价值体系的影响等。虽然涉及到很多问题,但这是一种对话形式。吴著《评书的节奏美及其当下意义》B41从多方面分析了激昂豪迈的声韵特点,认为这一特点对目前声韵美还不够重视的曲艺舞台是一种启发,可以增加更多女性评书人从事评书表演的信心。

2000年以后,讨论评书传播的文章逐渐增多。石燕芳的《B42》以辽沈大型电视评书战役为例,说明“三讲一评”与声画的结合,使电视与评书实现了双赢,是拓展电视评书表演功能的新探索和尝试。蔡的《杨家将故事传播概述》B43系统地收集整理了从历史上的杨家将到正史野史中的杨家将,从通俗小说中的杨家将到戏曲评书中的杨家将,再到电视、电影甚至网络中的杨家将故事的传播资料。认为目前故事传播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不再重视传统的杨故事传承思想。李春雨的《单田芳“三卖”评书与商业模式》B44从经济管理的立场谈商业模式,但对评书如何与市场经济挂钩,评书如何适应现代传媒手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评书流行的背后,濒危的评书艺术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他们将评书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提上了日程。当评书成为过去时,王的《B45》描述了评书危机的现状。现在的评书演员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评书,有的甚至转行冲进了影视行业。评书的断层不仅坏了一代人,艺术精益求精的执着态度也不多见。王的另一篇文章《说故事永远不会死》,B46有点乐观。田连元认为,讲故事主要是由一个人从多个角度讲述,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所以说,评书是不可替代的,它有自己固定的受众。只要人类存在,讲故事就会存在,因为人要听故事。吴的《中国曲艺——当前困境与发展对策》B47认为,包括评书在内的曲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具有经典品格的新节目,缺乏高素质的创作人才,艺术传承的传统机制被破坏,对曲艺传统的误解和专业知识的缺乏,曲艺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不够,曲艺理论和批评的薄弱。并提出国家政策支持,各级各类曲艺学校的建立,正确舆论的营造。吴的《按文化事件规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曲艺曲种保护为例》B48、卿穗增的《学习学习曲艺业务——曲艺走向市场之我见》B49、冯光宇的《曲艺学科建设与曲艺音乐研究——评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成立20周年》B50、 蒋慧明《传播与传承——浅谈如何有效利用现代媒体促进传统曲艺的保护与发展》B51讲的都是曲艺的保护与发展,但这多是讲整个曲艺,而不是讲故事。

至于评书和姊妹艺术的关系,很少有人关注。翁欧鸿的B52《谈老北京》一书载有《评书与戏曲》一文,认为评书“最忠实的观众”应该是戏曲演员。他们听书的爱好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吸收营养,解惑求知。”B53他还用大量事实证明:“评书和戏曲可以说是有血缘关系的姊妹艺术。戏曲演员可以从评书中吸取营养,评书艺人也可以从戏剧中吸取营养。“B54目前这是我看到的唯一一篇把戏曲和评书做比较的文章。作者本人是戏曲剧作家,提到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这篇文章很有价值。江《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与区别》B55认为:小说与评书同源,评书艺术在小说发展中孕育,明末清初评书从小说中分离出来;小说和说书是两个不同的艺术概念,在欣赏、故事讲述、人物刻画方法、环境描写、语言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他的论述是否准确值得称道,因为这样的文章很少。

总之,曲艺理论的研究非常薄弱。中国艺术研究院只有一个专门研究曲艺的机构,曲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长期只有蔡元里和吴,蔡元里已经退休了。唯曲艺是唯一一家专门做曲艺文章的刊物。大学校园里也很少有曲艺课。曲艺如此,评书更是如此。作为曲艺较大的类型之一,评书依然活跃,但面临诸多困难。除了评书演员传记之外,仅有三部专著,单篇论文不多,值得我们深思。但是,这种情况也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让后来的学者去研究。

只有对评书的研究现状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进一步认识到评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能增进社会史、文化史、曲艺史的知识和理解。

评书的诞生、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密不可分,对评书的研究自然有助于对社会史的了解。在人类文化历史的演进中,“雅”与“俗”从来都是拧在一起的,既对立又互渗。高雅文化往往接受庸俗文化的精致部分,庸俗文化总是转化为高雅文化。评书是通俗文学,小说是精炼的通俗文学,但一开始是拧在一起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多是文人在评书的基础上加工而成,这些小说形成后影响了评书艺术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关系。作为曲艺中的一个大范畴,评书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曲艺历史的发展变化。因此,对评书的研究有助于对社会史、文化史和民间艺术史的认识和理解。

(2)有助于推动评书艺术理论的建设。

目前评书萧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术界对评书艺术重视不够是重要原因之一。学术领域的缺席和失语,使得评书理论的自我建构不足。讲故事艺术的无意识发展与无意识理论不无关系。笔者希望自己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术界关注评书理论的建设。

(3)有助于继承和发扬评书的优秀传统。

评书长期以来吸引了大量观众,让人为之疯狂,这与评书本身的优秀艺术传统是分不开的。但是,目前讲故事遇到了一股寒流。通过对评书的研究,尽可能地找出评书艺术的优缺点,对评书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我们可以建立和加强讲故事艺术在未来社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信心。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的科学技术不断产生,新的艺术风格不断催生,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变化和提高。评书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客观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当前评书的低迷让人怀疑其生命力。评书能否长期存在,是否有必要,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评书要生存,必须认清时代特征和自身不足。如何充分表达评书的审美内涵,如何更好地跟上时代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口头文学是讲故事最本质的特征,它以讲故事为己任。通过对评书本质特征的挖掘,坚定评书能够继续存在的信心。讲故事是一种口语。只要人们用来交流和沟通的口语不消失,讲故事就不会消失。只要人们还想听故事,讲故事就是必要的。

(5)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项目。

全面了解评书和评书研究现状,可以拓宽研究视野,进一步深化研究。

一个时代的评书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比如清末民初的评书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评书研究,50年代的评书研究,80、90年代的评书研究等等,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探讨。代表性的评书作品本身也可以进行深入细致具体系统的论述,如《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我们可以比较评书和小说的关系,找到它们的异同,揭示评书和小说的内在特征和本质区别。《三侠五义》、《岳飞传》、《杨家将传》的评书,可以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探究其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还需要深化对评书演员以及戏曲与曲艺关系的研究。

注意事项:

①倪仲之《中国曲艺史》,冯春文艺出版社,1991版。

②蔡元礼、吴《中国曲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③姜昆和倪中之(合编。)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④和戴(合编。)中国曲艺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⑤李翁《引人注目的连阔如》,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⑥孙杰迪《通俗谈话、演讲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1956版。

⑦孙杰迪《通俗谈、演讲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1956版,第2页。

⑧叶德军《宋元明说唱文学》,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版。后收入叶德钧《中国戏曲小说集》,中华书局,1979版。

⑨陈汝恒《评书》,中华书局,1936版。

⑩陈汝恒《评书史》,作家出版社,1958版。

B11陈汝恒《宋代评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B12陈汝恒《说书高手刘敬亭》,上海四联书店,1954版。

B13陈汝恒《说书人》刘敬亭,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版。

B14程毅中《宋元故事集》,中华书局,1964版。

B15胡世英的《故事新编》,中华书局,1980版。

B16谭《中国评书研究》(评书),商务印书馆香港分社,1982。

B17《论中国的评书艺术》,王景寿、王爵、曾会杰,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B18白更生、张小涛主编,《中国国粹讲故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2页。

B19华山文艺出版社,1982版。

B20新华出版社,1993版。

B21冯春文艺出版社,1994版。

B22重庆出版社,1998版。

B23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B24中国文化出版社,2003年。

B25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

B2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B27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

B28当代电视,5号,1996。

B29中国儿童(海外版),第7期,1997。

B30今日湖北,9月1999。

B31红岩春秋,5号,2002。

B32北京档案馆,编号11,2005。

B33曲艺,2007年第11号。

B34党员干部之友,2007年第12期。

B35曲艺,2008年第2期。

B36曲艺,2008年第2期。

B37曲艺,2009年第2期。

B38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第3期,1995。

B39读写,2号,1997。

B40曲艺,2008年第3期。

B41曲艺,2009年第3期。

B42中国电视,2000年第8期。

B43民俗学研究,2005年第2期。

B44《中外管理》,2005年第8期。

B45《新闻周刊》,2002,165438+10月4日。

B46《新闻周刊》,2002年,165438+10月4日。

B47北京观察,2004年第3期。

B48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B49曲艺,2007年第1号。

B50曲艺,2007年第2期。

B51曲艺,2008年第4期。

B52翁欧鸿,《谈老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B53翁欧鸿,《在北京谈老》,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B54翁欧鸿,《谈老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B55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1999。

作者:李小虹来源:“艺术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