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苦”在哪里?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最苦的应该是那篇《道士塔》。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我觉得荒唐,第二次再读我感到可笑,但无论如何我也笑不出来,读第三遍的时候读出了一种苦,那是一种黄连泡胆汁的苦。这时候我明白了余秋雨为什么为这本书取名《文化苦旅》,因为他以一个文人的文化良知感到了文明被践踏的苦。
《道士塔》苦在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毁在一个无知无畏的道士手里。当他是莫高窟的当家人的时候,他在洞窟里转悠,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他就找来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后来他又突发奇想,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
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读到这里我们胸中奔涌的是愤怒,我们能把愤怒的洪水向这个无知到可怜的道士倾泻吗?最大的倾泻也只能是对牛弹琴。他的无知,愚昧,渺小注定了他背负不动这笔文化重债。
如果事情紧紧到此结束还不算是很苦,因为这个无知的道士毁掉的还只是极少数塑像,我们的莫高窟里还存放着大量的文书经卷以及珍贵的织锦和绘画,但可怕的是这不是结束仅仅是个开始。当这个道士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的时候,当他把洞里的文物拿给县长看的时候,当金石专家建议把这些珍贵文物送到省城保管时,因为拿不起运费而让这些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当我们没有运费的时候国外的学者,考古学家,汉学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来了。他们愿意卖掉自己的全部家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的运费。就这样我们祖先留下的文明就这样被一车车一箱箱运到了世界各地。我们的王道士从中得到的是几枚银元。这些文物到了国外引起了轰动,而我们的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却要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里买取敦煌文献的缩微胶卷,在放大镜前一边叹息,一边研究。这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能让人笑到流泪。
苦,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苦,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苦,苦到让我们的余秋雨想狠心的说:这些经卷与其让它们被中国的官员糟践还不如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被完好的保存。这句话虽然看起来似乎不应该说出口,但是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这些经卷一直在中国,在官场上送来送去,飞来飞去,如果再遇上像王道士那样的再给它来个改头换面,那它们的下场就不敢设想了。它们被保存在外国的博物馆里现在我们就像去看望一个被别人领养的孩子一样还能看到这些文物。这也算是一丝安慰吧。虽然看似荒唐,但实属无奈。
一个无知的道士加上一群无为的官员毁了一座千古文明的宝库能不苦吗?
除了这篇最苦的《道士塔》,书中还有一些苦。如《阳关雪》中,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提到的阳关,作为历史遗迹它已被今人所遗忘。一座古城,坍塌成了一座土堆,坍塌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柳侯祠》,一代大文豪柳宗元不断地被排挤,被流放。灾难给了他一份宁静让他有时间和自然相晤,于是我们读到了《永州八记》。当他被贬到柳州时,他利用一个小小的贬谪官职,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他的这些政绩是那些受宠的官员都无法做到的。现在旅游事业蒸蒸日上,各处景点都人满为患,可是柳侯祠前却一片宁静,我和作者都坚信,会有一些青年或者少年在柳侯祠前驻足,来读那些碑文,一定会的。《牌坊》中那些坚贞的女教师把牌坊树在了学生和当地村民心中而不是路边。《贵池傩》中,当一个道士正在为客死异乡的乡人招魂,一个小学校长带领一批学生砸了场子,令余秋雨到现在还是满心疑问。傩戏傩式得以保存得比较完好还得益于另一位小学校长。这样的结局让人喜忧参半。
当然书中也会有一些喜悦,比如《沙原隐泉》,前面极力铺排了沙原隐泉的圣洁,豪壮,婉约,飘逸。到了文章最后才告诉我们: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这两句话给我的惊喜让我嘴巴张大了半天,原来这就是鸣沙山与月牙泉。更喜欢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当作者在荒漠中见到了一湾清泉,他把这种感觉比作,一位年迈的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多么绝妙的比喻呀,太贴切了。
总之看《文化苦旅》感受到的是一个文人对文化的热爱,当文化被践踏作者心里就会涌动着一种苦楚。我感受到了一个文化人的文化良知以及文化素养,不禁对这位当代文化大师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