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家

《家》描述了五四运动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族的覆灭故事。故事聚焦于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揭露了封建专制的罪恶,撕开了温情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揭露了所谓“诗礼”封建家庭的放荡无耻,描写了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年轻人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家庭。觉新;臣服于封建专制,毫无反抗意识。觉民;嫁给秦,敢于反抗封建专制。喜欢觉新的梅,屈服于封建专制,最后悲痛而死。渴望爱却又不敢表达的鸣凤,是无可奈何的。

小说开头写大宅像暴风雪中的“黑洞”,结尾写觉慧像小鸟一样离开家,登上了去上海的船,望着秋水去了一条河。他写道:

“这水,这被祝福的水,将把他从生活了十八年的家,带到不知名的城市,不知名的人群。”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都颇具艺术性,让人看完整本书后,无法立刻离开书中的世界。

虽然《家》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推敲,但它不愧为30年代的小说代表作,足以与其他名家相媲美。

《家》的主要缺点是自始至终缺乏艺术的锤炼。我手头的《家》这本书是1951年修订的。已经改成了“用词不当”,“删除了一些累赘的话”,但有些章节还是难以下咽。综上所述,这部小说在描写和叙述上鱼龙混杂,“难以下咽”多在叙述部分。很多对话,太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失去了口语的活力和魅力,读起来像听演讲。

这些不足与巴金当时的文学观有关。他无数次表白:“文学是什么?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没读过文学方面的书。”我不是来写小说当作家的,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了笔。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文学的粗鲁和蔑视。这当然是一种无知的错觉。不管你写小说的动机是什么,只要你把它作为文学作品发表,扔进文坛,就会被艺术的尺度来衡量。

正是因为写《家》(当时他28岁)的时候,巴金对文学如此无知,居然写出了这样一部不朽的作品,可见他的才华之高。这部小说的魅力在于以下几点:

(1)作者抓住了那个变革时代的焦点,抓住了变革过程中的新旧人物,用一系列典型的冲突事件表达了汹涌澎湃的变革浪潮。家是激流时代的一首长歌。换句话说,《家》的角色、情节和主题都很平衡和谐。因为整体结构的整体性,所以重要的是要把一些文字做得粗糙粗糙。

(2)新文学诞生以来,十部小说中有九部在写作时都有文学以外的目标,巴金也未能免俗,但《家》是为了纪念大哥而写的,必须放下“目的”,尽量贴近真实。所以成为了一部最纯粹的人情,最浓的生活气息的小说。

③1951年,巴金在《家的后记》的最后一行写道:

我一直记得,青春是美好的,它一直是我灵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