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评
由Carpenter Tubingen出版于:2008年4月-18 12: 38。
偷走了我的心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迈克·尼科尔斯
主演:朱莉娅·罗伯茨朱莉娅·罗伯茨裘德?罗裘德洛
娜塔莉。波特曼娜塔莉波特曼克里夫?欧文·克里夫·欧文
年份:2004年
国家:美国
类型:爱情/伦理
读讣告,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说实话,死在这个时代是最好的。
——《讣告后上天堂》
小资圣经
看了一本小资的书——《讣告后上天堂》,看了一部小资的电影《偷心》,感觉有点小资——“小资”在这里纯粹是情感的形容词。从经济立场来说,我是真正的无产阶级。
原来是这样的小资——这是这个词进入我视野以来最精辟的表述。我似乎已经开始捕捉到所谓小资的一些本质内涵:衣食无忧,生活无趣,灵魂麻木...小资开始玩弄一切他们认为可以玩弄的东西,然后试图从中得到一些乐趣:文中打出了“讣告后上天堂”。
通过讣告作者的角色,电影与书籍曲折相连。四个主角之一的丹是一个失意的小说家,只能靠给人写讣告谋生——影片在《先上天堂》一书中有所提及——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一个叫爱丽丝的女孩爱上了丹,丹却被爱丽丝缠住了。安娜误嫁给了皮肤科医生拉里,但婚后却频频传出绯闻。爱丽丝为了博丹的好感,成了脱衣舞娘;当拉里得知真相后,他成功地摧毁了丹对安娜的期望...最后,他们四个都无家可归,漂泊在这个世界上。
一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四角恋,一场男女排列组合的过家家游戏,而这部由同名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在全世界的年轻人中似乎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不久前,这部电影被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的本土演员重新搬上舞台。据说女演员穿内裤的场景很受欢迎。
这就是这部诞生仅三四年的电影能被放在回忆经典一栏的原因——“小资电影”是影迷口中流传的新电影类型,《偷心》绝对是里程碑式的作品。
其实小资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身份,也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指称。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信息传递快捷、专业分工的社会,人们已经被挤成了麻木的纸人。大部分人都不用为温饱发愁,也做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别跟我说他们安于平凡,说葡萄酸只是一种拙劣的伎俩。一个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活动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平凡”。他怎么做才能做到“知足常乐”?
只是麻醉而已。你不需要毒品。你只是用停滞不前的生活一点点麻醉自己,然后找几个同病相怜的朋友互相安慰。在赞美和自我赞美中,你以为自己达到了境界,你在乞求帮助去“享受”一种无味的生活。
这样的人就是看偷心的人。这样的人也是玩“偷心”的人。
情欲系列
这年头,偷花贼满大街都是,但是要摘到像丹一样迷人的花,还是需要一点小技巧的——当然先天条件很重要,你不能长成朱迪那样吗?亏那样子,估计你再多心眼也没用。
情欲是避免不了的。首先,我们不对这四个家伙和女孩做一个道家的判断——至少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欲。当爱丽丝在街上被丹吸引时,我们很难分辨出这种化学反应的确切成分。一见钟情是有可能的,但是要记住一见钟情只是“感觉”的问题,还是和“爱”分开的
爱丽丝是一个有点悲剧色彩的人物。当她第一次遇见丹时,她就下定决心要爱对方。而丹也没有拒绝,但丹无法抹去对安娜的关心。这个阶段,应该说丹的心里只有安娜——爱丽丝只是一个挡箭牌,或者说一个倾诉孤独的出口。于是,我们看到,单纯的爱丽丝误以为丹喜欢水性杨花、风骚的女人,于是去当舞女谋生,穿着奇装异服游街——刚出道时,相貌平平的爱丽丝走在街上没有人注意,只有丹看着她;当性感火辣的爱丽丝吸引了满大街男人的目光时,她却对所有人视而不见——包括曾经让她魂牵梦绕的丹。
然而,爱丽丝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女性苦难形象。在最后一刻,丹得知了她的真名——她叫简,“爱丽丝”只是她从墓碑上随便看到的一个名字。
我不相信一个真心相爱的女人会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名字是象征性的符号。还记得《千与千寻》的情节吗?
简变成了爱丽丝,因为她带着面具面对丹。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能如此肆无忌惮,百变不离其宗。
丹没有失去爱丽丝的爱,他失去了简。
爱丽丝在酒吧卖身的时候,不就是靠色欲吗?
是拉里用钱买下了爱丽丝的身体,然后在安娜即将投入丹的怀抱时成功诱骗她发生了关系——这彻底击溃了丹的心理防线。
拉里显然比丹更有技巧,不显山不露水,却在衣服和脚之间彻底瓦解了丹原本美好的幻想。
这不全是拉里的错。他总是戴着丹定制的绿色帽子。世界上有哪个男人能受得了?
但奇怪的是,爱丽丝和拉里做爱时用了简这个名字。
或许,在彼此激情相对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自己?
爱情的讣告
墓碑上的爱丽丝其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象征——这个敢爱敢恨的女人,是一个已经消失的女人。爱丽丝-简的真爱早已埋葬在这块墓碑下。
丹总能脱口而出“我爱你”这几个字。当然,他说多了是因为不真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许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丹频繁用语言表达爱,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爱”。在丹的世界里,爱情是一种幻觉,他根本抓不住。
不懂爱的人,是无法用爱欺骗别人的。所以,丹是讣告作者——《偷心》的故事是围绕着丹展开的,丹的身份已经很明确的告诉大家,这个故事是为爱情而讣告。
欧美人的讣告和我们不一样。在中国,人们注重繁文缛节,但欧美人总是用讣告来表达他们的写作风格和幽默感。
或许,导演尼科尔斯也想借此片对爱情有一个深深的沉默。
但这种幽默既黑又苦。
在整个《偷心》里,我们看不清楚什么是爱情——你来我往,她上床,一边刚脱完衣服,另一边已经接吻上床...性解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艾滋病的流行一直提醒着我们自己的身体。然而,人们在充实而温暖之后,似乎忘记了什么是爱。爱情成了人们玩弄的玩物——真正的爱情只存在于文学艺术中,而在生活中是完全不存在的。
当爱情死去,丹的写作是对死者的讣告,但丹的一生是对爱情的讣告。
正如本文开头引用的那句话所说:在这个“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死亡是最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死去的爱情才是最好的爱情,才是我们可以玩弄的爱情。
只有会玩的爱,才是小资愿意尝试的爱。
因为玩意味着不用触及灵魂,随时可以全身而退,房子车子比爱情本身更重要。
孔老师说,大多数情侣之间没有爱情,而是互相帮助的互助小组关系。
上周一个刚失恋的女生跟我说,爱情在这个社会是奢侈品。
如果你还相信没有杂质的纯洁爱情,那么偷心就是毒草。
如果你想知道现代人的真实生活,那就去读《偷心》和《讣告》。
2008年4月发表于世界之窗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