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娃川?一个报复风尘的女人,一个感人的情色传奇

唐传奇《李娃传》又称《蜀国夫人传》,是唐代著名小说,作者为白行健。

白行健,唐代文学家,山西渭南人,白居易三弟。贞元末,进士、元和授左世义,迁主客大夫。

白行健一生常与哥哥白居易相依为命,以哥哥为师,研究诗歌。文风颇变,擅长诗词赋,尤其是传奇。著有《白郎中记》二十卷。他的《李娃传》流传千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鲍莉二年(826)十二月,白行健的长兄白居易病逝,葬于下浜渭南易金里白祖英。白居易为他写了墓志铭。

蜀国的妻子李娃是长安的一位歌舞艺人,她以高尚的节操和孤傲的性格为人们所称道。于是御史白行健为她立了传记。

唐朝天宝年间,有个男荥阳人,常州刺史,名声很高,家奴很多。他50岁才生了个儿子。儿子长到二十岁,长得又帅又聪明,文章写得也不错,跟一般人大不一样。当时的人们对他赞赏有加。荥阳公很喜欢他,很器重他,说:“这是我们家的一匹小马!”"

这位公子是被郡县选去京城参加考试的。临走前让他在家里穿上非常考究的衣服,坐了很多车马。他父亲算了算他在北京日常生活的钱后,对他说:“我觉得你的才华,一下子就考上了。现在我为你准备了两年的费用,为了实现你的抱负,我必须全部供给你。“这位公子也很自信,把成名看得轻而易举。

儿子从打桩出发,到长安一个多月,住在布政。他曾经去过东市,回来后从平康东门进入,打算去拜访北京西南的朋友。到了明客渠,看到一个小门小院的房子,但房子又紧又深。只有一扇门关着,一个年轻姑娘站在那里,手搭在一个拿着两个圆面包的女仆肩上。她的体态和容貌都是那么美,当时几乎找不到第二个了。儿子看到女孩后,不自觉地停住了马,徘徊了很久。于是我假装鞭子掉在地上,等着跟来的人来了,好让他捡起来。斜眼看了女孩很多次,女孩转头盯着儿子,好像很爱他。最后儿子什么都没敢说就走了。

此后,儿子似乎精神上失去了什么,便偷偷打电话给熟悉长安的朋友打听。朋友说:“那是妓女李的住处。”儿子又问:“这个少女,我可以追求她吗?”回答说这个李比较有钱,去和她交往的大多是贵族和有钱人。她人脉很广,如果达不到百万美金,她是动心不了的。儿子说:“我只担心事情不会成功,哪怕是一百万美元,我又能承受什么呢?”

一天,儿子穿上干净的衣服,带着一大群随从去了。有人被派去敲门。很快,一个女仆出来开门。儿子说:“这是谁的房子?”丫鬟不答,跑回来叫道:“就是前几天鞭子掉在地上的那小子!””李娃又惊又喜,说,“你可以暂时留着他。出门前我得打扮一下,换身衣服。”公子听了这话,暗暗高兴。

侍女于是带着儿子来到影壁前,看到一位白发苍苍、驼背的老妇人。这是李娃的妈妈。秀才走上前,跪下说:“听说这里有间空房,我想租下来。是真的吗?”老婆婆说:“我怕房子简陋,又低又窄,不够委屈客人住,不敢提租约的事。”他把儿子引进客厅,客厅的房子富丽堂皇。老妇人和秀才坐下来说:“我有一个娇小的女儿,她的技能水平不高。我很高兴见到客人。我想让她出来见见你。”然后让李娃出去。

李娃的眼睛很亮,手腕很白,脚步很美。儿子吃惊地站起来,不敢抬头。参观结束后,我谈到了天气的冷暖,李娃的一举一动都让她感到迷人,这是她从未见过的。

儿子重新坐下后,李娃煮茶斟酒,所用器皿都干干净净。过了很久,天渐渐黑了,到处都在打鼓。老妇人问书生住的地方有多远。儿子骗她说:“我住在延平门外几里地。”公子是故意说路途遥远,希望一夜之间成为李娃。老妇人说:“战鼓已经敲响了。你该赶紧回去了,别违反夜禁。”儿子说:“今天很高兴见到你,但我不知道已经很晚了。”但是我的路程太远,城市里又没有亲戚。我该怎么办?"李娃说,"如果你不介意小而简单的房子,如果你只想在这里住一晚又有什么关系呢?"秀才用眼睛看了老婆婆好几遍,老婆婆说:"好,好。那秀才叫了小厮来,手里拿着两件帛,请他吃饭。"。李娃笑着制止道:“这有违主客之礼,怎么会花你的钱呢?".今晚我会付钱的。我想根据穷人家的情况给你提供一顿粗茶淡饭,其余的以后再说。”李娃坚决拒绝,最后没有接受公子的丝绸。

过一会儿请到西屋坐下。我看了窗帘和床帘,都很华丽。梳妆台、枕头和被子也非常豪华漂亮。所以我点了蜡烛,带了食物。菜肴的种类和味道都很棒。饭后,老婆婆站起来走开了,儿子和李娃的谈话也变得亲切、幽默、风趣,没有什么不涉及的。儿子说:“前段时间,我偶尔路过你家门口,看见你在门前影壁附近。从那以后,我经常想你,甚至在我睡觉和吃饭的时候。”李娃答道:“我的心也一样。”儿子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几天,而是为了实现我一生的心愿。”我只是不知道我的命运是什么?"

话还没说完,老太太走过来,问公子说这话的意思。儿子把自己所有的担心都告诉了老妇人。老妇人笑着说:“男人和女人愿意相爱是很自然的。感情相处的话,就算是父母的命令也阻止不了。“我是个丑姑娘,怎么给儿子当媳妇?”儿子走下台阶,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谢她,说:“如果你答应,即使你让我做你的仆人。”老太太于是把儿子当女婿,喝得很尽兴就完事了。

第二天早上,儿子把所有的行李和物品都搬了出来,住进了李娃家。从那以后,儿子就躲着亲戚朋友,每天和歌手、演员聚在一起,亲近,玩,访宴。很快,他花光了口袋里所有的钱,所以他不得不卖掉他的车马和他的年轻仆人。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所有的钱,仆人和马匹都没了。于是老妇人的态度渐渐变得有些疏忽,而李娃的情意更深了。

有一天,李娃对儿子说:“我和你在一起一年了,我没有怀孕。经常听说竹林神有求必应,非常灵验。”我要献上酒食祭品,向上帝祈祷,可以吗?“公子不知道这是个陷阱,所以他很高兴。

于是在当铺当了衣服,准备牛、猪、羊、甜酒等祭品。准备好祭品后,我和丽娃一起去了供奉上帝的神庙,向上帝祈祷。我住了一晚才回去,儿子骑着毛驴跟在后面。到了巷子北门,里娃对儿子说:“从这里往东拐,有一条小巷子,是我姑姑的住处。我打算在那里休息一会儿,去看望我的姨妈,好吗?”公子同意了。

走了不到一百步,就看到一个院门。往里面看,很宽敞。女佣在车后说:“我们到了。”儿子下了驴,正好有人出来问:“谁?”答道:“李娃。”所以他进去报告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出来,跟儿子打招呼说:“我侄女在吗?”李娃下车时,女子迎上来问:“怎么这么久不来?”相视而笑。

李娃领着儿子去见那个女人。我看了之后,一起进了西门的院子。庭院里有山有亭,有竹有树,池塘边的房子很安静。儿子对李娃说:“这是你姑姑的私宅吗?”李娃只是笑而不答,用其他语言支支吾吾。过了一会儿,茶和水果端上来了,很珍贵,很奇怪。席间,忽有一人骑着大湾名马跑来,满头大汗,说:“老太太忽然病重,几乎不认识人。请赶快回来。”

李娃对姨妈说:“我心里乱七八糟的。我先骑回去,然后让马回来。跟他一起来。”儿子打算和李娃一起去。李娃的姑姑和丫鬟低声说了一会儿话,挥手叫儿子在门外站住,说:“老太太要死了。你应该和我讨论葬礼来处理这个紧急事件。为什么要马上去?”儿子留下来,和姑姑算了一下办丧事的费用。

黄昏了,骑马的仆人没有来。阿姨说:“我还没收到回信。发生了什么事?快去看看她!我随后就到。”儿子随后离开。他赶到李娃原来的住处。他一看,门已经锁得紧紧的,还用泥封封着。他很震惊,问了那里的邻居。邻居说:“李娃原来是租在这里的,租约已经到期,房主已经把房子收回来了。老太太搬走了,已经走了两个晚上了。”问她搬到哪里,她说:“我不知道她的新住处。”

公子想跑到杨轩,问李娃的姑姑怎么回事。但已经晚了,计算完距离,我也到不了,就脱了衣服做抵押,弄了点吃的,租了张床睡了。儿子非常生气。从晚上到早上,他没有合眼。黎明时分,他骑着一只跛驴去了杨轩。到了之后,我一次又一次的敲门,敲了一顿饭都没人答应。公子大声喊了半天,一个官员慢慢走了出来。儿子急忙上前问他:“李娃的姑姑住在这里吗?”答案是:“没有。”儿子说:“昨天黄昏的时候,它还在这里。为什么要藏起来?”问他这是谁的房子,他回答说:“这是崔尚书的房子。昨天有一个人租了这个房子,说是用来等他的远房表亲的,但是黄昏前就走了。”

儿子被吓得不知所措,快要疯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回到了布政使原来的地方。主人给他食物,因为他同情他。因为怨恨和怨恨,儿子三天没吃饭,所以得了重病。十多天后,他的病情加重了。店主怕他生病不起,就搬到了殡葬店。可是公子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店里的人都为他伤心叹息,轮流喂他。

后来好一点了,拄着拐杖也能起来了。从此,殡葬店天天雇佣他,让他拉棺材账,拿点稿酬养活自己。过了几个月,儿子渐渐康复,每次在殡葬店里听到悼念死者的歌,他都自己叹气,觉得自己不如那些死去的人。于是我低声哭了起来,我控制不住自己。每次送灵回来都模仿哀歌。

公子是个聪明人,所以不一会儿就掌握了唱哀歌的所有技巧,即使在长安也无人能比。一开始是两家殡葬店租用殡葬用具,两家店主争夺胜负。东店的纸扎车马都很新奇华丽,除了葬礼上歌手的挽歌,几乎没人能与之相比。东店老板知道儿子唱挽歌唱得很好,就凑了两万块钱雇了他。儿子同伙的资深歌手偷偷教他新歌,陪他练了十多天。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两家殡葬店的店主互相说:“我看我们应该各自把租来的器皿陈列在天门街上,看谁优谁劣。赢不了就罚5万,这样就可以当酒饭的费用了。可以吗?”两个店主都同意了。于是我请人做了合同,写了担保人,然后把所有的器具都展示出来。

听到这个消息后,城里的男男女女都来看热闹,聚集了数万人。看到这种情况,负责街道的报告了负责治安的小偷曹,曹又报告了京都领事京。

今天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巷子里的居民都出来了。从早上到中午,两个商店展示了葬礼和其他祭祀器皿,并依次推出了纸筏,汽车,纸礼仪仪式等东西。西方商店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们的店主很丢脸。然后西浦在东南角搭起高榻。一个长胡子的男人拿着铃铛走上台,几个人围着他。他捋了捋胡须,扬了扬眉毛,摇了摇手腕,点了点头,登上高榻,唱起了一首名为《白马》的挽歌。靠着平时的名气,他边唱边旁若无人地东张西望。唱完之后,观众们齐声称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的唱功高超,无人能及。这时,我看到东铺的老板也在北角放置了几个相连的高榻。一个披着黑色丧巾的男孩手里拿着棺材上的装饰品,被五六个人围着。他是儿子。只见他淡定地整了整衣服,淡定地抬起头。第一,他的声音在唱歌,表情似乎因为悲伤而唱不出来。公子名为《秋露》的挽歌越来越响,歌声震动了树林。歌曲还没唱完,看客们就被深深感动,纷纷叹息,有的甚至掩面而泣。大家都嘲笑西浦唱功不好,西浦的主人更觉得不好意思。把丢的钱放在前面偷偷逃了。周围座位上的人都惊呆了,没有人预料到这个结果。

在此之前,皇帝颁布的圣旨是让北京以外的郡县长官每年来北京一次,称为“点算”。当时正好在北京遇到儿子的父亲,和他的同事换上便装,偷偷去那里看了一下。有一个老仆人,是儿子奶妈的丈夫。当他看到挽歌歌手时,他的态度和语气与失去的儿子非常相似。他想认出他却又害怕,于是忍不住哭了。儿子的父亲惊讶地问他,他说:“唱歌的人看起来和行为都很像你死去的儿子。”儿子的父亲说:“我的儿子因为他的财富被强盗杀死了。他是怎么到这里来的?”说完,也哭了起来。

回来后,老仆人找了个机会跑到殡葬店,问这群歌手:“前段时间唱歌的那个人是谁?他唱得太好了!”都说是某姓的儿子。又问他名字,说改了。老仆人非常惊讶。他慢慢走过去,仔细看了看。这时,儿子看到老仆人,脸色顿时变了。他立刻转过身,想藏在人群中。老仆人接着抓住他的袖子说:“你不是儿子吗?”牵着手,我开始哭,我开车送他回去。到了房间里,他父亲骂他说:“你的野心和行为已经落到这个地步,玷污了我们家。怎么能再见面呢?”于是让公子走出来,到了曲江西兴园的东边,扒了公子的衣服,用鞭子抽了几百鞭子。公子忍不住疼痛,昏了过去。他父亲离开了他。

公子的主人从一开始就派人偷偷跟着他们,然后回去告诉他的同伙,于是他们都伤心地叹了口气,然后让两个人拿着芦苇垫准备把他埋了。到了那里,我摸着书生的心,觉得有点温暖,就把他扶了起来。过了很久,我渐渐有了一点气息,于是大家一起把他抬了回去。大家用芦管给他灌水,用勺子喂水,过了一夜才起死回生。

过了一个多月,男孩的手脚还是不能动,被鞭打过的地方都感染了脓液,脏得厉害。那些和他在一起的人很讨厌他,一天晚上把他扔在路边。路人看到这种情况都会感到难过,经常会扔给他一些吃剩的食物,使他能够填饱肚子。

过了十天,儿子才能拄着拐杖站起来。他穿着布衣,补丁打得像和尚的东拼西凑,破破烂烂,优雅得像秃尾鹌鹑。他拿着一个破小盆,在居民家里挨家挨户乞讨。从秋天到冬天,他晚上呆在一个肮脏的山洞里,白天在闹市区四处游荡。

一天早上雪下得很大,儿子被饥寒交迫,只好顶着雪出去乞讨。乞讨的声音很悲伤,每个听到看到的人都觉得很难过。当时下着大雪,大部分住户的门都没开。儿子到了安邑东门,沿着巷子里的墙走,向北拐了七八间房子。一户人家只开着门。这是李娃的住处。

可是儿子不知道,一遍又一遍的大声喊。由于饥寒交迫,哭声凄凉悲凉,不堪入耳。丽娃在阁楼上听到了,对女仆说:“这一定是儿子。我听出了他的声音。”她快步走了出去,看到书生又干又瘦,满身疥疮,几乎不像人类。丽娃很感动,就对他说:“这不是郎先生吗?”公子一听,悲愤交加,晕倒在地,说不出话来,只微微点了点头。

李娃走过去抱住他的脖子,给他裹上一件绣花大衣,带他到了西厢。她忍不住大声哭道:“你落到这种地步,都是我的错!”我哭了很久才醒过来。老婆婆大惊失色,跑过来说:“怎么回事?”李娃说:“是老公。”老婆婆马上说:“我们应该把他赶走。你为什么把他叫到这里来?”李娃脸一沉,转过身来,斜着眼睛看着老婆婆说:“你不能这样。他原本是一个无辜家庭的儿子。他带着昂贵的行李坐着一辆高大的马车来到我们家。他不到一年就用光了,还密谋施展诡计抛弃他。这不是人应该做的。他失去了抱负,被人们所不齿。原本是人性的亲情纽带的父子亲情,让他们断绝了血缘关系,他的父亲甚至杀了他,抛弃了他。现在公子处境如此恶劣,天下人都知道是因为我。儿子有很多亲戚在朝廷做官。一旦当权的亲戚仔细查清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灾难就会降临。再说了,骗了神,辜负了人,鬼神也不会保佑你,你就别给自己找麻烦了。我做你的孩子到现在二十年了,花了一千多块钱。现在你已经60多岁了,我愿意把这20年来花在吃穿上的钱算出来,还给你来赎我自己。我要和这个人另找地方住。不远,早晚可以来尽孝,我的心愿就满足了。”老婆婆估计自己的志向改不了,就答应了。

李娃把钱给了老婆婆后,还剩下一百金。我向北过了四五间房子,在那里租了一间空房。于是我给儿子洗了澡,换了脏衣服,做了热粥让他喝,让他的胃平稳,然后让他吃奶酪滋润内脏。过了十多天,我让他吃了些好吃的。公子穿的头巾,鞋袜,都是珍贵的新款式。不到几个月,儿子的肌肉和皮肤逐渐丰满,到了年底,完全恢复了,和当初一样。

有一天,李娃对儿子说:“你的身体好了,你的志向也要恢复。仔细想想,默默回忆自己以前的学习。还能捡吗?”儿子想了想,说:“十分只剩两三分了。”李娃请人搭便车出去。公子骑着马跟着。到了旗亭南边的侧门,书店里卖四书五经,让公子从里面买一些。计算成本* * *需要一百金。买好之后,我把所有的书都装上车,运回去了。于是我告诉儿子,要排除各种杂念,专心学习,让他把夜晚当成白天,好好学习。

丽娃经常陪她坐着,直到半夜才睡觉。当他累了,请他写诗。短短两年时间,公子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读过中国所有的文章和书籍。儿子对李娃说:“现在我可以报名考试了。”李娃说:“在时机到来之前,知识必须精良,精通,才能百战百胜。”

又过了一年,李娃说:“你现在可以走了。”于是儿子一上考场就考上了甲等,连礼部的考官都很震惊。就连学长看了他的文章,都表示钦佩和羡慕,也愿意和他交朋友,只是找不到机会。李娃说:“你现在不行。一旦通过考试,才华出众的人就认为可以在朝鲜获得一个荣耀的位置,在世界上占据好名声。而你过去的行为是有污点的,你的品德并不优越,所以你比不上其他的读书人。你要继续磨砺你的利器,才能赢得第二次胜利。那时候你可以结交很多文人,获得团体第一。”

公子从此更加勤奋,名声越来越高。那一年是三年一次的国考,皇帝发函广招天下英才,儿子选择尝试“言出必行”。考试“对策”名列第一,被授予成都督府参军之职。三公以下的官员都成了他的朋友。

在她即将上任的时候,李娃对儿子说:“既然你恢复了原来的身份,我就没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了。我愿意用我的余生回去赡养我的老母亲。你应该娶一个高贵的女人来主持冬秋祭祀。像你这样在朝鲜当官的人,嫁给我会玷污你的身份。希望你好好珍惜自己,我从此离开你。”

儿子哭着说:“你要是离开我,我就自杀。”李娃坚决拒绝,不肯答应公子的请求。公子再三请求,态度更加诚恳。李娃说:“现在我送你过长江。到了四川剑门,你得让我回来。”公子同意了。过了一个多月,我到了剑门。在我们出发之前,调动官职的文件到了。公子的父亲也是奉皇帝之命从常州派往四川,被封为成都知府,还担任过剑南的面试官。十二天后,儿子的父亲也到了剑门。

儿子随后送了一张名片,去邮局见了提督。父亲不敢承认。当他看到名片上祖父和父亲的正式名字时,他震惊了。他叫孙子走上台阶,抚着他的背哭了半天,说:“你跟我的父子关系跟以前一样。”于是他询问儿子的经历,儿子描述了自己的全部经历。公子的父亲觉得很奇怪,问李娃在哪里。儿子说:“她送我来,又送她回去。”父亲说:“从来没有。”

第二天,他下令准备车辆。父子俩先去了成都,把李娃留在剑门,盖了个房子叫李娃住。第二天让媒人去说亲,按照结婚的所有礼仪去剑门结婚,然后正式结婚。李娃结婚后,逢年过节,一个媳妇该做的事都想得很周到。家务管理严格有条理,很受公婆的青睐和称赞。

几年后,儿子父母双亡,他们极为孝顺。不久,灵芝草长在了居丧的草堂里,一只耳朵上开了三朵花,建南路大官人就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皇帝。他们住的楼楼顶上有几十个白燕的窝。天子对此感到惊讶,特别给予了赏赐和奖励。服丧期过后,儿子多次被提升到显赫而高贵的职位。十年间,她在几个郡县做官,李娃被封为郡主夫人。他们有四个儿子,都做了大官,官职最低的也做过太原府知府。兄弟公婆都是名门望族,自己的家庭亲戚都是繁荣发达,无人能比。

唉!一个放荡的妓女,节操能达到这种程度,就算是古代的殉道者,也无法超越。她怎么能不同情她呢?我的叔公以前是锦州的牧民,后来转到户籍部门,做过水陆交通大使。他们三个都和那个公子做过工作交接,所以对这些事情比较熟悉。

贞元年间,我与陇西李公佐谈女子节操,于是描写了国夫人的故事。李公佐听了之后,一直拍手称快,还让我给李娃立传。于是我拿起笔蘸了墨水,详细写了出来保存。时间是在秋天和八月。太原的白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