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有哪些作品(4)
在中国现代众多作家中,冰心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她的作品,无论是她的问题小说、哲理散文,还是清新的诗歌,都以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哲理、明快优雅的语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半个多世纪前,冰心的《致一个小小的读者》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这块新开垦的处女地里开了花。这部在文坛上享有盛誉的杰作,奠定了冰心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先驱地位。在她的文学生涯中,她的问题小说因为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了写问题小说的写作风气;她的散文因蕴含着人情美、自然美、童心美、情感美而受到读者的喜爱。她的短诗让“星空体”和“泉水体”风靡一时,形成了“短诗时代”。在冰心的所有这些成就和风格中,最突出的无疑是她在内容上的“爱的哲学”,而在形式上,是一种清新、优美、典雅、细腻的语言风格,被称为“冰心体”。所谓爱的哲学是一种博爱,一种深刻的爱。冰心及其作品中体现的爱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世界,爱人类,爱自然,爱亲人,爱家乡,爱师生,爱朋友,爱孩子。它来源于东方哲学诗人泰戈尔的诗歌和西方宗教信徒信奉的《圣经》。早在1919年,冰心就被泰戈尔清新精彩的文字和《圣经》中不朽的爱情所感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于是,1920年8月至9月,她连续写了三篇有思想的或探索性的随笔,分别是《给印度哲学家泰戈尔的电话》、《无限生命的边界》和《画-诗》,并在第二年又写了一篇同样性质的随笔。当时思想解放,国外各种新思潮蜂拥而至。因为泰戈尔的影响,冰心选择了“爱的哲学”。她以母爱为核心,以孩童般的自然美为丝线,编织了一幅爱的织锦。在冰心所有的作品中,从来没有什么庸俗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高雅的,美好的。这就是她所倡导的“爱的哲学”,主要表现在她解放后的儿童文学作品和散文中。冰心自从送给少年读者以来,已经为儿童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精神食粮,如陶琪的《夏日日记》和《再送给少年读者》。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了对儿童的爱和希望。她从孩子的特点出发,推崇兴趣教育和情感教育。她从来没有以一个孩子的教育者的身份出现,不是含糊不清的说教或者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孩子,而是以一种和孩子推心置腹的方式,用一种亲切委婉的语气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和内心感受,描述得如此有趣而优美,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年轻的读者,并从中得到教益。但在冰心的爱情哲学里,也有深深的悲哀,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爱情理想很难实现。她在《往事二序》中这样描述自己和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她是一只翩翩起舞的燕子,飘零在海上,月明风紧,她不敢停留——她在频繁的飞行中总是带着乡愁!冰心的人生探索之路上,没有片刻安宁,像一盏摇曳的灯,在风雨中飘荡;像一只孤独的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颠簸,怎能没有悲伤?但是冰心的忧郁和虚无,默默无闻,并没有改变她的气质。她有慈母的爱作为她生活的支柱。她说:“当我开始写作时,我的眼前总是有她皱眉或微笑的脸。她的爱让我想从生活中死去——去承受别人的痛苦;使我从死亡中幸存下来——忘掉我自己的痛苦。”解放后,冰心面对辉煌的现实和英雄的人民,充满了激情和思想,她的作品不再是讴歌超越阶级的“母爱”,而是讴歌* * *生产党的智慧和伟大,讴歌祖国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不是用小资产阶级的情怀去描写自然,而是通过对美丽景色的描写来讴歌国家的主人,用辛勤的劳动来改造和装扮祖国美丽的人民——写出生机勃勃、生机勃勃的景色,表达我们对人民的热爱和感激。在她的许多新篇章中,她既保留了清新优美的艺术个性,又有所发展和进步;“微悲”的情调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语调铿锵的乐观精神;迷茫、虚幻、暗淡的色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阳光、开放、瑰丽的人生画卷。如“站起来,冯!”、“因为我们还年轻”等。,都深深地镌刻着我们伟大民族艰难而稳健的足迹,都凝聚着作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冰心的“爱的哲学”是有争议的。茅盾曾经这样评价冰心的作品:冰心女士看社会现象很单纯,她认为人事多元无非是两条线的交织;这两条线是“爱”和“恨”。她认为“爱”和“恨”之间必须有一个作为人生的指南。她的这个想法完全是“理想化”的。然而,产生她朴素社会观的不是“心”,而是“环境”。因为她在家庭生活的小范围里看到了“爱”,却在社会生活的大范围里看到了“恨”。然后就出现了她的社会现象的双重性。但我认为,“爱的哲学”让冰心的作品给读者一种审美的熏陶,让人们在现实文学作品贫乏的时代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文学作品,这无疑是一大贡献。这种“早期印象”会激励年轻读者终身。冰心作品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语言清新活泼,充满情感。她的散文,不雕琢,不堆砌,明丽轻盈,文采质朴,清新自然,流畅自然,以强烈的情感色彩取胜。冰心非常重视语言的加工和锤炼。20世纪20年代,她形成了自己清新、明快、典雅、细腻的语言风格,被称为“冰心体”。她早期的作品在优美、典雅、抒情的韵味中,充满了温柔和忧伤,因为她在五四时期所追求的“诗性精神”充满了温柔和忧伤。解放后,她保持了原有的语言个性,发展了她原有的优美隽永的风格,其中的悲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欢快活泼、蓬勃向上的乐观主义。她的《橘红小灯笼》、《尼罗河上的春天》、《木屐》、《雪窗思》、《花儿与雪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腊八粥》、《给青年读者的三封信》和近几十年创作的《青歌行》都是鲜活的、优美的、质朴的。尤其是1921在《改革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散文《笑》,集抒情与叙事于一身,充满了爱情与文学,成为现代散文史上第一篇引人注目的美文。“在窗前站了一会儿,我觉得有点冷。一转身,顿时眼花缭乱,房间里的其他一切都隐藏在轻云里;微弱的光芒,只沉浸在墙上画中的天使身上。——这个白衣天使,手捧鲜花,扬起翅膀,微微对我微笑。这个笑容好像在那里见过。“我什么时候……”我下意识地坐在窗下,静静地思考着。紧闭的心幕缓缓打开,倾泻出一个五年前的印象。一条漫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很滑。沟里的水汩汩作响。村子附近的绿树都被笼在潮湿的烟雾中。弓形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路边好像有个小孩,抱着一堆白色的东西。驴经过,无意回头。-他抱着花光着脚对我微笑。“这个笑容好像在哪里见过!”我还是想——默默的。又一个引力的帷幕出现了,它缓缓打开,倾泻出十年前的印象。——屋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在毛的衣服上。土台阶边上的水泡在转。门前的龙脉和葡萄架都是鲜亮漂亮的新黄色和浅绿色。——过了一会儿,终于放晴了,迅速走下坡路。我看到月亮从海面上迎面走来,突然想起忘了什么东西,停下来转过身。这间小屋里的老婆婆——倚着门,手捧鲜花,微微地对我笑。"这种同样微妙的表情,像游丝一样,飘动着,聚集在一起."这篇文章用美丽而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苦雨和孤灯之后的美丽自然画卷。作者给我们送来了三种地球上最美的笑容:墙上画中的天使,手捧鲜花,振翅而笑;泥泞的乡间小路上,一个赤脚孩子可爱的笑容;新雨过后的小屋里,一位老婆婆靠在门上,对着花儿温暖地微笑。最后,在“明静”的心境中,“出现在我面前的三笑,在一会儿融化的爱情的和谐中,看不清楚”。一篇几百字的短文,不加修饰,不加雕琢,只是随便一碰一染,勾勒出三幅画面,没有任何声音,三朵白花映衬出一个微笑,真诚,纯净,自然。这篇文章经历了时空的变迁和岁月的侵蚀,在人们的记忆中仍然有着散文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冰心的文笔不仅漂亮,而且有力,能举重若轻,就像她自言自语:“春有没有说过话?但她巨大的隐藏力量让世界变得如此柔软。”一个重大的地质问题,变化很大,别人不知道要浪费多少字来写。她只用了20多个字,就给人一个完整的概念,一个引人注目的印象!你站在哪里?无数山峰沉入海底。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的散文优美典雅,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作家。”可见冰心的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无论是早年还是晚年,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冰心的创作风格非常有特色,这使得她的作品经久不衰,受到不同时代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