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的“三寸丁谷树皮”与钱文忠教授的臆解

《金瓶梅》中的武大郎,是个懦弱丑陋的男人,书中出场时这样写道“人见他为人懦弱,模样猥衰,起了他个浑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俗语言其身上粗糙,头脸窄狭故也。”

“三寸丁,谷树皮”这个浑名究竟如何理解?这也几乎成了金学研究的一个专题。钱文忠教授更是别出心裁,利用他精通吐火罗文的特长,在《三寸丁谷树皮臆解》一文中,提出个石破天惊的说法。他断句为“三寸丁谷树,皮”,“丁谷”是“洞窟”的意思,说他到新疆考察得到启发,在吐火罗文中也找到印证,因此解释为:以武大郎短矮丑陋,复无见识,犹如洞窟中之树,为阳光雨露所不及,不得发舒,无由参天,只及“三寸”。“皮”者云云,复言武大郎之丑、之弱。

并且进一步考究提出“丁谷”一词,至晚于唐初已混入汉语,并指责水浒传作者“实不解此,将丁谷腰斩”。

施公耐庵若地下有知,真正要跳起来了。武大郎的浑名是源出于《水浒传》,金瓶梅作者笑笑生从这里掐了一枝,以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为主角,演绎了一部旖旎的巨著。以笑笑生的性情,听到这样的解释绝对是要抚掌大笑了。

武大郎的角色来自于水浒,但金瓶梅搬过去是有所改变的,换句话说笑笑生是读懂了“三寸丁谷树皮”的真实含义,为了更为象像地刻划出武大郎的外貌特征,他在其后加了一句“俗语言其身上粗糙,头脸窄狭故也”。

《水浒传》是这样表述的“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貌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浑名,三寸丁谷树皮”。

我们不难看出这段文字和金瓶梅的大同和小异,金瓶梅先写武大的气质“懦弱偎衰”,再描绘其象形“三寸丁谷树皮”,继而用“身上粗糙,头脸窄狭”对为什么用这个俗语来比喻做了更为具体地解释。也就是说“三寸丁”对应的是“头脸窄狭”,“谷树皮”对应的是“身上粗糙”。

三寸丁一一头脸窄狭;谷树皮一一身上粗糙。

我们先说“三寸丁"。

三寸是说长度,“丁”有人解为书面语中“人丁”“男丁”。三寸丁就是比喻身材不高。这种解释有两个问题,一是三寸丁是个浑名,清河县民间所送,金瓶梅中明确说是“俗语”,绰号很少用文绉绉的“丁”字;二是没有能体现出“头脸窄狭”的特征。

这里的“丁”应该同“钉”,就是过去铁匠手工打造的”旱钉”,不是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机器压制出来上下一致规规正正的“洋钉”,它头尖盖大,愣角突兀,符合头脸窄狭的形象。

我们再看“谷树皮”。

谷树就是谷树,“谷”简化为谷。这是一种古代多用做造麻纸的树木,树皮厚、硬、实,富含粗纤维,老树表皮粗糙有斑块,果实青涩时布满瘤头,使人很容易联想到癞蛤蟆的脊背,有时也叫构树或者“构蛋树”,常多分布在地埂或田洼地带。

谷树民间多见,唐朝费冠卿“余田一片净,谷树万株浓”,是写宣纸产地安徽;崔涂“谷树云埋老,僧窗瀑影寒”,是写庐山风景江西。

可见谷树由来以早,分布广阔。用谷树皮比方“身上粗糙”民间约定俗成,它也是最贴切恰当的形象写照。

钱文忠教授毕竟是教授,因此取书名为《三寸丁谷树皮臆解》。有人说只所以“剑走偏方”是因为没有看到繁体字的版本,吾不为然;有人说是因为研究土火罗文犯了结核病医生满眼是结核病,吾亦不为然。据说在一次佛学高研班开学典礼上,钱教授面对每年1.6万元学弗的学员,不仅重温了他的这一成果,并且还发表了“白居易他爸娶了他姑妈”,白居易诗中好多都用的“伊朗语”又一“独到见解”。联想到时下之风,有人说现在好多文化名人为了“钱”,故意猎奇,标新立异,为文不忠,强奸国学,吾终于深深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