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剧名全集

豫剧传统剧目1,000多个,传统服饰剧目647个。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许多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剧和新历史剧。1949以来,传统古装剧改编移植,现代剧创作改编为主。

1.典型的传统古装剧有《桃花源记》、《蝴蝶》、《天地会》、《谭梅案》、《龙凤令》、《玉虎坠落》、《十面埋伏》、《劈山救母》、《香麻袋的故事》,也就是俗称的轿子。

2.传统改编移植的古装剧有《媒婆》、《花木兰》、《宇宙前线》、《穆挂帅》、《破洪州》、《七种芝麻官》、《打金枝》、《三哭堂》、《大祭桩》等。

三是创作改编的话剧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吼马》、《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

部分剧目介绍:

1,香囊

《香囊记》是花旦中豫剧的“看家戏”,其艺术风格最具河南特色。一批不同年代的豫剧艺人,在“轿子”“轿子”的表演水平和风格上,几乎是突飞猛进地发展创新,直至逐渐取代或淹没了原来的称谓。

其他外号如“军民家变”,玩“包厢记”,直接用“华夏娇”写海报。他还多次在北京演出,并一同审判圣旨。

2.桃花寺?

桃花庵,又名牙印、张才佑安,是豫剧的传统剧目。民国二十四年(1935),陈素真把他经常演出的《卖衣服》和《接孩子》带进了裕盛剧场。范看后,对的剧本进行了整理改编,加重了苗山的戏份,提高了形象,并删除了其他情节,如撒瓜子、逛寺庙、生孩子等。

1937,王震南也给常香玉安排了这部戏。在1942中,扮演窦,扮演陈妙善。1952,王振南删除了争夺头奖。后来成为桑真君的代表作之一。

3.“穆·桂英在指挥”

原名“老郑东”或“杨夺印”。1954年由宋词改编,改名为穆,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剧本发表于1956,收录于《戏剧选辑》第三卷(1959);主要情节是:杨家将多次率兵击败辽军,拯救了大宋之地,天下太平。

佘太君离开朝鲜,带领家人回到河东,但忠心耿耿的佘太君担心国家安全,于是派和锦华进京打听。这时,王安造反了,王松修修补补。年轻力壮的文光和金花在小炉匠那里砍了王伦,赢得了漂亮的印章。宋王得知阳门之子,就封穆为都督。为了国家的安全,穆桂英老人穿上了他的旧盔甲,满怀豪情,敲响了战鼓。

4.《打金枝》

豫剧传统剧目。豫剧刘派创始人饰演唐王。该剧是豫剧老演员刘中和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优美的曲调和通俗易懂的歌词深受大家喜爱,是豫剧的代表剧目之一。?

刘中和是豫东八大红脸王之首。河南商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商丘豫剧团名誉团长,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5.朝阳沟

豫剧《朝阳沟》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独特品位和特殊地位是无可争议和不可替代的。该剧由河南豫剧学院第三团于5月1958在郑州首演,编剧杨兰春,导演杨兰春、徐鑫,音乐设计王季潇、蒋宏轩,舞台美术设计关鹏。魏云用一枚银戒指装饰,王善朴用一枚螺栓装饰。

同年6月,调到北京演出。在随后的演出中,魏云出演了《银环》,马林饰演了二姨,高捷饰演了宝宝娘。1963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话剧艺术片。

6.《小黑结婚了》

《小二黑结婚》是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的豫剧。豫剧团1953河南开封首演。田川和杨兰春改编了他们自己的同名歌剧。见赵树理的同名小说。抗日战争中的民兵英雄刘二黑与同村女孩秦晓相恋,遭到迷信的父母反对。

豫剧《小二黑的婚礼》在现代题材的戏剧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舞台动作在生活的基础上,借鉴中国传统戏曲节目,夸张,舞蹈。河南豫剧三团保留剧目。由刘兰芳扮演的秦晓非常受欢迎,豫剧的唱段如《庆铃玲玲水来》至今广为流传。

剧本分别于6月65438+10月65438、8月65438+8月0979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河南豫剧三团艺术档案中有各种版本和资料。

百度百科-豫剧

百度百科——小二黑的婚姻(赵树理小说改编的豫剧)

百度百科-朝阳沟(豫剧)

百度百科-弹金枝(豫剧剧目)

百度百科-香囊记

百度百科——桃花寺(豫剧传统剧目)

百度百科-穆桂英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