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那篇文章里评价诸葛亮“太妖”?

鲁迅在《中国小说简史》中批评罗贯中写诸葛亮“睿智近妖”,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超人智慧是情节和人物发展的动机,就像第三者的插入是某些爱情小说人物和情节发展的动机一样。诸葛亮的每一次智谋和过人智慧,都让“小人”曹操更加多疑,让“正面人物”周瑜更加嫉妒。这使得无声的心理三角战和有声的军事三角战变得更加复杂,以至于这部小说经过历史的考验,成为中国战争文学的最高经典。

批评诸葛亮“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自有道理。谁不知道诸葛亮借东风的准确度超过了今天的天气预报?但是,文学作品毕竟不同于科学。《借东风》的文学价值在于,诸葛亮的智慧激起了周瑜的嫉妒,激化了两个盟友的心理矛盾,同时也激起了曹操的偏执,使得战争的胜败不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甚至不完全取决于智力,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才能的情感反应。在《三国演义》之前的三国志评论中,虽然已经写了风险之类的,但是并没有抓住他们之间内在的心理隐秘冲突。《三国志评点》的作者在外部动作上经常使用这种笔法。比如把诸葛亮写得和张飞一样鲁莽,当着周瑜的面杀了曹操的使者,显然是失败的。《赤壁之战》之所以成为伟大的作家,并不是他展现了当年英雄的斗智斗勇,因为斗智毕竟属于理性,并不是文学审美价值取向的核心。让读者内心激动的,主要是斗智斗勇引发的斗气,以及斗气引发的变态心理,导致战争结局的逆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