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她的园林散文
但我固执地相信奶奶还活着,满头银发,笑容灿烂,在离我几百里外的老家经营着她的小菜园。
它不仅仅是一个菜园。菜畦旁还有几棵果树,一簇簇鲜花,在这些红色果味的鲜花映衬下,我的家乡成了这个国家最美的风景:春天,粉杏花、桃花轮番绽放,芳香十里,耀眼了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空气,照亮了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国家的眼睛;夏天,园子里的各种蔬菜竞相展示着它们茂盛的生命。豆子、柿子、黄瓜和辣椒——它们都开了几朵小花,然后奔向它们结出果实的使命。这些蔬菜的内敛之美,让一日三餐变得丰富而新鲜。秋高气爽的日子,孕育了地球上水果蔬菜的芬芳。这个时候,菜园会慷慨地给人们送上甜杏、桃子和枣,还有羞答答、全地下生长的土豆、红薯和萝卜。在收获的同时,人们更加感激菜园。你太累了,该休息了。农村的冬天虽然无聊寂寞,但菜园子里有孩子们堆的雪人,等待沉睡的菜园子就像守护着一个美丽的童话,而寂静的菜园子此时却心胸开阔,晒着农家的玉米和柴火,为主人做着最后的贡献。
菜园的历史就是奶奶的历史。
奶奶的父亲是个小贩。在别人都靠种几亩荒地或给地主家打工为生的年代,他已经学会了适应农村市场的需要,及时换货,从而早早攒了点钱买房娶媳妇——家乡的宅基地和菜园就是这么来的。奶奶的妈妈生了三个孩子就去世了,奶奶的爸爸怕继母对孩子不好,所以一直没有复婚。然而,上帝并没有怜悯这个丧偶的小贩:他的大儿子,奶奶的弟弟,在他六七岁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个小铁勺子放进了他的喉咙,活活闷死了;他最小的女儿,奶奶的妹妹,才两岁。奶奶的爸爸在园子里锄土豆的时候,把她放在地上玩。结果孩子感冒了,拉肚子死了。除了悲痛,奶奶的父亲也越来越爱她唯一的女儿。当别的孩子吃不上穿不上的时候,奶奶经常会穿着新的碎花连衣裙,嘴里叼着棒棒糖。
那时候的菜园只是奶奶小时候玩耍的地方,没有更多的内涵。
时光飞逝,转眼间,奶奶已经长到十六岁了。她婀娜的身材和如花的脸庞引起了村里所有人的赞叹:“哦,多漂亮的姑娘啊!”那时候,帅气的奶奶经常在自家的花园里种菜浇水,而那甩出去的长辫子不知怎么就偷走了很多有意无意路过她家矮墙的男青年的灵魂。然而,傲慢的奶奶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除了一个人,就是村里一个高姓小伙子。说起高家,他不仅是个帅哥,温柔儒雅,还在镇上的一家工厂上班,也是当时村里很多姑娘倾慕的对象。每次他路过奶奶的菜园,奶奶都会停下手中的活,静静地看着他。这一瞥自然饱含深情和羞涩,高家的小伙子常常红着脸冲她傻笑。那时,她的心就像菜园里桃树上盛开的嫣红,粉轻如云,与春风纠缠在一起。一天,高家派媒人来提亲,说高家小伙子和他奶奶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是世代相传的好姻缘。然而,不管媒人的伶牙俐齿,奶奶的父亲一脸阴沉。原因就是他是这样的女儿。如果他和高家的年轻人结婚,他将不得不进城和他一起生活。谁会为他老人家去死?这种观点在现在看来很迂腐,但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是把养老作为传宗接代后的头等大事。没有人赡养老人是一种耻辱,即使在死后也是如此。而奶奶又怎么能反抗含辛茹苦养大她的爸爸呢?她只能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静静地来到菜园,在满园缤纷的绿色映衬下,流下她豆蔻年华里朦胧的泪水。
从此,年轻的高一家再也没有经过他奶奶的菜园,直到几十年后,他和妻子才回家探亲。那时的我懂事,自然也听到一些人说起他和他奶奶的往事——看着这位气质高的差点成了我爷爷的老人,我心底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但这种亲切感也让我的目光穿越了岁月的尘埃,看到了奶奶的担忧落空后失去生机的菜园,却变成了春泥,颜色依旧青绿,却又干枯多病。那段不堪回首的青春回忆,在两位老人相遇时化作了脸上忧伤的笑容,但云淡风轻。
后来奶奶的父亲选了一个姓白的家伙,也就是我的爷爷,他原本是外地人,父亲家境殷实,却被一群赌徒鼓动进了赌场,一夜之间输光了所有家当。第二天回到家,一头栽进炕里,死于心脏病。爷爷的母亲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当晚上吊自杀,只留下年幼的爷爷。后来我爷爷被我姑姑收留,来到了我奶奶的村子。从懂事开始,爷爷就一直为姑姑家砍柴、放羊、割草、锄地。他吃不饱暖还得时不时看人脸色——而奶奶的爸爸正是看中了爷爷怕累,怕苦,怕活,所以把他招为上门女婿,死了自己养老。爷爷无论如何都不帅:眼睛小,嘴巴大,身材矮——这样一个不好看甚至有点丑的男人在当时绝对不会入奶奶的眼,但父亲的命令很难违抗,奶奶最终还是嫁给了爷爷。不然怎么会有今天的我?我想,在他们结婚的那一天,奶奶眼里一定有泪水,悲伤的泪水。
婚后奶奶对爷爷的态度总是不咸不淡,但爷爷对现有的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爱。
那时候奶奶根本没心思打理菜园。她要么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发呆,要么去几个女伴家串门。而爷爷却毫无怨言地经营着小菜园:种菜、养花、浇水、施肥——看起来他的工作并不重,但他都是在地里干完活,累了回家后才干的。有好几次,给菜地浇水的时候,爷爷居然坐在地上睡着了。
奶奶的父亲当时年纪大了,得了一种怪病:不仅双腿瘫痪,全身也长满了溃疡。奶奶从小娇生惯养。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关心和照顾病人。她做什么都笨手笨脚的。爷爷对照顾公公责无旁贷——每天爷爷都坚持为奶奶的爸爸熬药、换药、擦溃疡的脓、清洗脏被褥。爷爷的鼻子整天被那些臭烘烘的溃疡熏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失去了嗅觉,再也闻不到任何东西,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看到爷爷对父亲如此照顾,奶奶渐渐心生感激,但这种感激与爱情无关。
后来奶奶的父亲去世了,爷爷因为家境好被镇上的工厂招了进来,当了一名采金工。奶奶还被选为村支部书记,带领一群妇女整天读书、制作、抓创意、推新款式。那时候爸爸出生了,奶奶却把孩子留给了她的一个姑姑照顾,继续“做生意”——爷爷纵容她,疼爱她,他不忍心责怪她,只要她喜欢做点什么,他几乎无条件同意。爷爷到镇上工作后,考虑到奶奶和孩子晚上没人照看(当时家里穷,买不起自行车),下班后总是匆匆忙忙地走回家。从镇上到村里,大概有三十多里路,所以爷爷经常晚上回戴岳,早上走。听说有一次,爷爷遇到了“鬼撞墙”,一夜没走回家。早上乌鸦啼叫的时候才发现爷爷绕着一个坟走了一个晚上,竟然踩在了坟边的一条小路上!奶奶知道这件事后,要求爷爷等工厂放假回来,不要贪晚——此时奶奶还是很担心爷爷的安全。
奶奶开始找人陪她,往往是村里的一些小女生,因为这些女生大多都很懂事,很爱干净,奶奶爱干净在全村都是出了名的。后来,奶奶和爷爷商量后,利用家里空闲的房子,招了一套房子。所谓的房子,就是不交房租,只是和房主作伴而已——偏偏招的那家是县里派来的干部,他家。据说这位干部英俊而浪漫。因为工作关系和住房关系,他和那位年轻貌美的奶奶关系密切。我想当时奶奶可能是情绪激动了。毕竟这位干部和高家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帅气的外表,优雅的谈吐,细致的内心。后来小道消息渐渐传出,爷爷自然也听说了。爷爷一开始不信,后来实在受不了流言蜚语的骚扰,就给奶奶打下了底牌:“你想怎么样?”奶奶无言以对,于是爷爷愤然离家,头也不回。
那个干部也知道自己的位置。他察觉到爷爷奶奶的婚姻危机后,悄悄淡出奶奶的生活,回到县城。于是,偌大的院子里,只剩下奶奶和爸爸。那些日子,奶奶一直沉默。我想她一定是在想自己的感情世界和以后的生活,爷爷是不是那个值得她用一生去爱和挽留的人。直到有一天,奶奶发现家里的菜园荒废了很久,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她才意识到,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已经半年没有回来了。
在奶奶去找爷爷之前,镇上的金矿传来噩耗:爷爷下井时被掉落的矿石砸伤头部,生命垂危!没有太多时间去想,奶奶把父亲托付给邻居照顾,带着小小的负担匆匆进城——那个她一直不愿意正视和爱的人,现在可能真的在她生命中消失了。为什么她没有一点放松和解脱的感觉?她记得他从不让她在地里干活,即使是在花园里。她记得他毫无怨言地侍候他的父亲,直到老人微笑着死去;她记得他靠着戴岳走了三十多里路,就是怕她晚上害怕。她记得他们三个经常在夏天的晚上坐在菜园里乘凉。她不想和他说话,他看着调皮的儿子,对她的沉默报以微笑。她还记得他会织毛衣,会缝袜子,会包饺子,会洗衣服。她也记住了他的善良、热情、隐忍、包容、勤奋、单纯——一路走来,奶奶记住了很多,一点一滴,都归功于爷爷的善良。30多里路,奶奶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流泪。
奶奶见到爷爷的时候,爷爷还在深度昏迷,医生说我恐怕要等奇迹了。而奶奶,一个精神非常高昂的女人,已经变成了一个贤惠谦逊的小媳妇,静静的站在爷爷的床前,细心的服侍着他。她每天都对昏迷中的爷爷说很多话,语气轻柔,深情款款——至于她说了什么,我不知道,那是她和爷爷在后来的岁月里呵护的秘密。或许,是上天对命运多舛的爷爷的怜悯,又或许是奶奶的真情告白起到了神奇的作用。总之,在昏迷了几个月后,爷爷奇迹般的醒了。
爷爷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孩子还好吗?菜园该不该管?”
奶奶喜极而泣。她知道眼前这个人绝对不会说什么想你的话。他的爱一直深埋在她心里,不肯轻易表露,却在她的生活中流露出来,无时无刻不温暖着你的心。那一刻,奶奶发现自己爱上了爷爷很久了。
后来,爷爷奶奶过上了甜蜜恩爱的生活,而那些不愉快则被岁月作为历史记忆尘封。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沉淀成了爷爷奶奶爱情成长的坚实土壤。
后来爷爷退休去世了。爷爷走后的日子里,有些迷茫的奶奶一直相信爷爷还活着——吃饭的时候,她会多拿一副碗筷,放在爷爷曾经坐过的位置;睡觉时,她总是在睡觉前为爷爷整理床铺。奶奶在房间里不锁门,因为她怕爷爷晚上回来晚了不开门。而且她也不希望别人来打理家里的小菜园。在给菜浇水施肥的时候,她会说:“老人家,你怎么不回来帮我?”
爷爷去世三年后,奶奶也因病去世。临死前,她笑着,一脸幸福,就像她牵着爷爷的手,站在自家的菜园里,看着翠绿的颜色溢出眼眶。
原来我们普通人的爱情就像那个小菜园:可以有几朵盛开的鲜花,承载你浪漫的青春梦想;可以有几棵挺拔的树,抚慰你遥不可及的仰慕;但是,那些并不华丽高大的蔬菜,才是你生命中的主角,他们会用自己的现实为你的一日三餐演绎一段传奇,万古长青。
就像我爷爷一样,他用一生所有的真诚和爱,默默为奶奶建造了一座爱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