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荣宝斋》
这本书的名字是荣宝斋。如题,这本书描述了百年老店荣宝斋从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通州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兴衰,以及荣宝斋祖孙三代人的生意兴衰。作者窦良以其军旅小说如《刀剑》、《热血传奇》、《北平的狼烟》等轰动一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几乎可以算是他的转型之作(我不在乎他是否认同这种说法)。
如果以水果为例,我愿意把它形容为一串紫色的葡萄:在小说的开头,我们设定了一个宏伟的基调,让你不用称重就能知道那串葡萄的重量;布局了一个庞大而有条理的情节,像那些汁液饱满、排列紧密的葡萄粒一样茂盛;结尾文风一路走低,终于迎来了一个光明的方向,像葡萄渐收却不失一轮丰收。
小说的结构也像一颗葡萄:两幅传世名画的主线引出几个大枝和几个小枝,把那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的故事通过零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一家老店,两幅名画,它在家族中运行,文房四宝,五行八功,九转成功学...你不仅可以了解一家有着300多年悠久历史的老店经历了什么,还可以品味老北京的吃喝玩乐、养笼养鸟的文化,了解关于文房四宝的令人大开眼界的奇闻轶事。还可以看到很多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名人的精彩故事,比如汪精卫、张大千、溥心畲、山彦、王国维、辜鸿铭、罗振宇等等.......他们的明星程度并不逊色。
正如葡萄有着极其诱人的视觉感受一样,这本书也有着强烈的镜头感。比如少东家张林友的出场:“张扬善救郑元培,三十四年过去了。张扬山的孙子张林友匆匆跑出了家门。他没注意脚下,跨过门槛时差点摔倒。张今年十六岁。”祖孙之间的时空转换,就在这一瞬间巧妙完成,就像姜文在晴天里的妙笔。
语言遵循了窦良一贯的特点,重而不重,通俗而不俗。经典的语言虽然不多,但通篇读来都是愉悦的,仿佛每一枝都结着一样的甜葡萄,既解渴,又滋养,既不会酸牙,也不会上火。
对于那些善于编故事的人,我心里总是充满敬意,但作为一个挑剔的读者,我还是忍不住要发表一些刻薄的评论——就像吃葡萄一样,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怎么可能不把皮吐出来?怎么能没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呢?虽然故事引人入胜,但一些人物形象的弱化仍然是这部小说的一个明显缺陷。
主人公张年轻时是个花花公子。他跟着叔叔吃喝玩乐,但为人正直善良,敢于担当侠义。尤其是遇到霍震霆之后,性格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但进入中年后,整个人的形象不冷不热,后半段几乎成了跑龙套的。这种安排有些令人遗憾。
他的母亲张丽诗,懂事懂事,临危受命,做一个心胸宽广的女人。但她的出场有片段,但几乎每一个场景都饱含泪水,让人很难把她的形象和她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统一起来。母子俩与《大宅门》中的和白夫人在性格和人生轨迹上如出一辙,但在人物刻画的笔法和技巧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他的哥哥张吉林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年轻时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成年后的他,面目模糊,毫无光彩和特色。甚至英年早逝,死得稀里糊涂,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有些配角的形象,如霍震霆、左烨、宋怀仁等人,却栩栩如生。尤其是张的叔叔张,即使是在八国联军的枪林弹雨中,依然临危不惧,提着鸟笼,悠闲地穿越城市。那个最后誓要吃喝玩乐的流氓形象,让人既恨得痒痒,又忍不住惊叹。
品尝了葡萄果肉的甘甜之后,再来说说两点看这本书的感受。现在,葡萄籽是一种稀有的东西。据说不仅抗衰老抗氧化,还能软化血管,防止过敏!
第一,比金钱更珍贵的是人的性格。
宋徽宗·赵霁的《六谷图》和怀素和尚的《西陵圣母院》的曲折和最终归宿在这本书里起了作用。这两部杰作也像一块试金石,检测出了许多虚伪面孔背后丑陋的灵魂,但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更多的是人性中的真善美。我们看到了张扬山的至尊本性,秋月的至尊情怀,张丽诗在一个承诺的媳妇和一个普通母亲之间的挣扎和选择。.....
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张为了营救汪精卫,把《西陵圣母院》送给了苏姗王子。张的公关策略是正确的。山彦是一个爱字如命的人,但最终山彦还是郑重地归还了婴儿。他说:君子不夺他人之爱。我做了一辈子官,没没收过什么不义之财。你不能让我陷入不公正的境地。.....
这散发着灵魂芬芳的一幕,让我感动了很久。《左传》中的子涵曾说:“我以贪为宝,以玉为宝。如果你把它给我,你会失去你的宝藏。人若有其宝。”
是的,人是有境界的,是自成一体的。
第二,比学习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智。
的主人,从祖上痴迷篆刻的张扬山,到孙辈思想自由的张,都不熟悉的经营方式,但能历经百年风雨传承下来,却是一个奇迹。
从表面上看,是荣宝斋的店主创造了这个奇迹。因为他们都是专业的、敬业的,无论是林、庄虎臣还是王仁山,他们都以繁荣为己任,兢兢业业。但从更深层次来看,是张家人的胸怀、信任、对人的忠诚撑起了这家老店。
店主任人唯贤,廉洁奉公,给了店主最大限度施展才华的空间;待人宽厚,视如己出,免除掌柜的后顾之忧;用人无疑,信任第一,几个店主都会为他卖命,张喜儿最后也会舍命护店。.....
有一个好主人,是店主的幸运;荣宝斋很幸运有一个好店主。这就是改变人心的结果。
而更多的时候,我们不也经常陷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以为知识可以承载一切,而忽略了其他的东西吗?就像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总是试图给他们灌输知识是多么强大,似乎大到可以撼动整个地球,却忘了它需要什么样的支点。.....
突然发现这两种感觉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而这也正是作者最终想要表达的主题——
待人宽厚,处事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