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类型

戏曲

中国的六大戏剧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和秦剧。

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约有360种传统戏曲和数万种传统剧目。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传统剧目被改编,表现现代生活主题的新历史剧和现代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比较流行和著名的剧种有: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剧、鲁剧、古画剧、徽剧和沪剧。

中国传统戏曲的特点

京剧

老京剧姑娘是中国的剧种之一,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首都北京,在清朝宫廷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它的口音主要是西皮和黄儿,伴有胡琴和锣鼓,被视为中国的国粹。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州班相继入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三清,主要唱黄儿调。因其曲调丰富,曲目繁多,逐渐压过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演员转入徽剧班,形成了徽剧和秦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春台、和春也来到北京,导致曾经流行多年的昆曲逐渐衰落,大部分昆曲演员都被调到徽班。清代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楚调(汉调、西皮调),致使西皮与黄儿在史静、徽班合流,形成了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首都形成的皮黄剧种,受北京语音和口音的影响,具有“京腔”的特点。后来,因为他们经常在上海演出,上海人称这种具有北京特色的皮黄戏剧为“京剧”,也叫“京剧”。由于京戏在京城发展迅速,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又风靡全国,所以又被称为“国剧”。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传统剧种之一,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剧、汉剧的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的优点和特长而逐渐演变而来的。徽剧于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入京,最早入京的徽剧团是安徽久负盛名的“三清班”。后来北京又有了“四喜”、“河唇”、“春台”等班,合称“徽州四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是在道光(1840)二十年左右。此时,京剧的各种唱腔格式已经初步确立,京剧的语言特色已经形成,京剧的角色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批具有京剧特色的剧目,第一代京剧演员也已经出现:余圣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学究的“三丁甲”,也有老演员和京剧。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徽调、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他为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后世京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唱是黄儿和西皮,所以京剧又叫“皮黄”。京剧中其他常用的唱腔有南梆子、四平调、高八子、吹。京剧有1000多种传统剧目,经常演出的有300多种。其中,除了徽剧、汉剧、昆曲、秦腔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京剧艺术家和民间作家创作的。京剧擅长用历史题材表现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剧本。不仅有全剧,还有大量折子剧,此外还有一些联台本剧。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丹、净、丑、武、时尚(跑龙套)七条线,再分为生、丹、净、丑四条线。

京剧自形成以来,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他们为京剧在唱腔、表演、剧目、人物造型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有影响的流派。如程长庚、余三胜、张尔魁、谭鑫培、王桂芬、孙菊仙、王小农、刘鸿生、王洪绶、余叔岩、高庆奎、严鞠鹏、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福英、李少春等。萧声、徐小祥、程继贤、姜妙香、叶盛兰等。出席者有、黄月山、、、、尚、李等。丹娇梅巧玲、于子云、田桂凤、、、梅兰芳、程、荀慧生、尚小云、、冯、肖翠花、、龚云甫、李多魁等。景娇穆凤山、黄润福、何桂山、邱桂仙、、邱等。小丑刘赶三、杨明宇(原为昆曲,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钢琴家孙、、梅田、、、等。著名鼓手有杭、白、王等。

经典曲目:

霸王别姬(梅派)、白蛇传、定军山、醉贵妃(丹娇子)、群英会、借东风(徐生)、玉堂春(程派)、九绝、文昭关、望江亭、徐策跑城、辕门菜刀、四郎探母、红鬃猛马(都)、锁麟囊。......

鞠萍

清宣彤元年(1909),在唐山形成,故又称“唐山落子”。民国十二年(1923),创立这种剧种的史静剧社在津演出时,因其“惩恶扬善”、“警民”、“评古论今”等新理念,更名为“评剧”。民国25年,著名女演员白在上海拍摄电影版《海棠红》,评剧之名被报刊刊登在《大公报》上。从此,评剧的名字在全国广为流传。评剧起源于河北省东部的民间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间农历新正统花节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由两人身着彩衣,载歌载舞,群歌载舞,锣鼓喧天,唢呐或丝竹伴琴演奏,以歌唱民间生活故事、历史人物、四季风光为主要内容。

明清时期很多人唱秧歌,唱的曲调以莲蓬为主。到了清末,秧歌吸收了乐亭的皮影戏和鼓书法,进而演变成具有冀东地方特色的“跳戏”。早期有两个小戏(曾经很丑),包括唱歌和跳舞;剧本有100多种,贯穿着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叙事第三人称是其主要特点。音乐上,也是过渡到板腔的一种形式。因为跳艺人唱的曲子主要是莲蓬,用竹板(节板)打节,所以有跳和莲蓬的混称。表演形式是从团体合唱《四大快乐歌》开始,然后引出主戏。道光二十年后(1840),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学跳舞为生,大批艺人唱歌跳舞。由于各地方言和艺人活动区域的差异,形成了东、西、北路。光绪六年、二十六年(1880-1990)期间,出现了许多半职业化、职业化的阶层俱乐部。班社优秀的跳艺人在比赛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促进了跳和舞的不断发展,把对口色唱的两个小戏推向了三个小戏(即拆戏)的舞台。该剧演员由三人制改为第一人称,剧本由说唱演变为第一人称叙述者,于是出现了分舞台风格的小剧种,演出中开始进行简单的脚色和台词划分。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动作外,一些剧目中开始引入模拟现实生活的写实动作,同时也开始模仿大戏的节目动作。但不受严格的程序规范约束,动作更自由。

念白是以唐山当地语言为基础,有点押韵。音乐唱腔,开始采取板腔的形式。用慢板、二六板、小悲音、锁板等。由琴伴奏,以板胡为主,也用唢呐、笛子;打击乐器去掉了竹板,换成了枣梆子,借用了河北梆子的锣经。秦朝开始的时候,指挥乐队用板胡演奏者的印章为秦朝伴奏。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老式”的舞台设施,其他什么都没有。戏剧节目有100多种,大部分来源于两部剧,或者电影、梆子剧本。另一部分以民间现实生活、时事传闻、古今传说、历史小说、子弟书鼓词等为题材。破戏时期,清光绪三十四年,由于光绪、慈禧相继去世,清政府下令禁止娱乐活动100天,导致戏曲各阶级瘫痪瓦解。同年秋,一些艺术家成立了春情学会。为防止当局封杀演出,进行了全面改造,模仿大戏模式,大量吸收梆子板和锣鼓,使弹戏具备了大戏的雏形。改革后,跳戏被命名为“平腔梆子戏”。宣彤元年,永盛茶园在汤山兴盛,春情社应邀开馆演出,受到工人和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春情学会在唐山站稳了脚跟。为了巩固蹦极剧在城市中的地位,班社的艺术家们花了很大力气创作和编排新剧。到民国元年,已经创作、改编、移植了30多部大型剧目。与此同时,演出业也有所改进,唱和伴奏琴的制度也有所完善,从而使蹦极戏有了全新的艺术风格。至此,孕育在秧歌母体中的民间戏曲,终于在民国初年以新的姿态脱颖而出。当时叫汤山夏紫,后来叫评剧。《杨三姐告状》、《安重根刺死伊藤博文》等现代戏,直面社会现实生活,以时事新闻为题材,在当时很有影响。1949 65438+10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评剧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许多省、市、自治区成立了评剧艺术团体,从此评剧成为全国性的剧种。抱怨,又叫枪击高。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民国七年,富绅富章之子高迎娶流氓贫女,并与长姐裴、五姐通奸。二姐劝丈夫改过自新,高怀恨在心。奸夫奸夫合谋杀害二姐。三姐岳洋在服丧中发现了一些疑点,却去滦县告状,县令受贿,导致三姐败诉。三姐不服,上诉至直隶将军府(天津),斗争最终取得胜利。高被枪杀。民国八年(1919),该剧在哈尔滨庆丰剧院首演。剧本第一部是程心书店1929出版的《平西大观》。中国戏剧出版社2月版1957《成剧作选》也收了这部戏。以花为媒的故事,见聊斋志异-寄生。写王俊青和他的表弟李悦娥相爱,但月娥的父亲拒绝结婚,峻青成了相思病。母亲阮,媒人,选择了张五可,并计划在花园相亲。张和王一见钟情。结婚那天,月娥的母亲趁丈夫不在,把月娥送到王家,峻青娶了两个妻子。民国三年(1914),该剧首次由春情平腔梆子班在汤山盛茶园演出。后来被收入《评剧大全》第二集。著名的越剧评剧艺术家有新和赵。

越剧

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省嵊县的“唱地书”,20世纪30年代逐渐发展为“女子绍兴文玩”。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收了昆剧和话剧的营养,逐渐走向成熟。以、徐玉兰、王、袁雪芬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受到中国* * *制作方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正是这群老艺术家勇于改革,积极创新。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政策指引下,越剧进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先后创作了《梁祝》、《红楼梦》、《西厢记》等享誉海内外的作品,如《神探》、《追鱼》、《春香传》、《孟丽君》、《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大漠王子》、《九衣》。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成立,随之而来的是浙江引人注目的“花小白”现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小花”。如梅花奖获得者毛、周云娟、代表了新一代越剧艺术家,他们竞相绽放在百花园,预示着越剧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主要的剧院和剧团有尚月、浙白、白勺、芳华和南粤。

黄梅戏

黄梅戏《红楼梦》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18世纪后期形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毗陵地区的一种民间戏剧。其中一支逐渐东移至安庆,以安徽怀宁县为中心,结合当地民间艺术,用当地语言演唱、说话,形成自己的特色,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天黄梅戏的前身。

剧目方面,号称“36大剧,72折小戏”。该剧主要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荞麦物语》、关、田贤培等。戏曲多表现农村劳动力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水桶等。

解放后,先后改编了《仙女下凡》、《马旭》、《罗帕记》、《半把剪刀》、《赵》、《母亲的眼泪》、《三寻国府》、《九件衣服》等一批传统剧目,创作了仙戏《牛郎织女》和历史剧。其中《仙女下凡》、《女徐》、《牛郎织女》等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杨军和韩再芬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剧团主要有安徽黄梅戏团、安庆黄梅戏团、湖北黄梅戏团。

淮剧

淮剧《牙痕》淮剧又称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是一种古老的剧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中叶,江苏盐阜(盐城、阜宁)和青淮堡(淮安、宝应)就有一种流行的门惊呼说唱形式,它是由贾敏的号子和田歌的雷雷调、插秧调发展而来的。形式是一个独奏或两个二重奏,只是用竹板鼓掌。后来与苏北民间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戏。后来受徽剧、京剧的影响,淮剧在唱腔、表演、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淮剧语言是以今天建湖县的方言为基础,经过戏剧化而形成的舞台语言。淮剧语言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20韵。淮剧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以[淮调]、[拉丁调]、[自由调]为三大主调。【怀调】高亢激烈,叙事性强,多用于叙事。语气委婉细腻,线条清新,适合抒情场景;【自由调】旋律流畅,可塑性强,表现全面。从三大主题衍生出的一些曲牌,如一字调、叶调、十字调、南昌调、夏河调、怀悲调、大悲调等。淮剧《一江春水向东流》

淮剧的伴奏乐器和管弦乐器包括二胡、三弦、扬琴、长笛和唢呐,而打击乐器包括平鼓、苏锣、钹和唐。打击乐是在香火戏的基础上,由麒麟锣、盐阜花鼓锣等民间锣鼓演变而来。

淮剧经典剧目:早期有生活剧、话剧《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兰等9部带“莲”字的剧目,王、顾、苏等13部带“英”字的剧目);传统的淮剧经典剧目有《孟丽君》、《牙印》(又名《安寿宝的卖淫》)、《玉杯缘》、《婚纱血案》(又名《九件衣服》)、《保龄球的故事》、《哑巴姑娘的抱怨》、《人生与仇恨》、《柜子的边缘》、《白蛇传》等。

上海淮剧团以《金龙与蜉蝣》为标志,打着都市新淮剧的旗号,在剧坛取得巨大成功。如今,江苏淮剧团已经创作出了精美的作品。《太阳花》、《春水向东流》、《孟丽君》等现代淮剧也深受观众喜爱。《金指针》《小豆庄式》被拍成电影。

昆曲

昆曲《牡丹亭》昆曲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成于元末明初前后的江苏昆山,又称“昆山戏”。明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的各种唱腔,金、元、北宋的旋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创造了一种温柔委婉的“水磨调”。同时选择姓氏的剧作家梁晨宇,专门为昆山方言写了一部剧《浣纱记》,轰动江南,迅速风靡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兴盛,在艺术上更加精炼完善,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乾隆时期,昆曲艺术受到统治阶级的掠夺,内容趋于宫廷化,以至于脱离民间,逐渐衰落。解放前夕,它濒临灭亡。解放后,昆曲有人写有人唱。唱法等方面的改革,力求通俗易懂。6时438分至9时56分,浙江剧团进京成功演出《十五关》,轰动全国。1957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成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充满了艺术青春。

昆曲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体系。其剧目丰富,剧本字典典雅华丽,文学性极强。发音,咬字注意四声,严守规章制度,刻板。昆曲的曲调是曲牌式的,每出戏都由一套完整的曲牌组成。歌声醇厚悠扬。表演细腻,肢体动作与演唱结合紧密,舞蹈感很强。伴奏乐器以笛子为主,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

明代中期,昆曲传到北方,经过许多艺人的努力,昆曲与北方地区的语言相结合,形成“北昆”;昆曲最初流行于江浙一带,被称为“南昆”。;碧坤多表演武术,显示风棚豪放;南昆则讲究发音,做工精致,更显婉约,缠绵悱恻。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豫剧;豫剧

豫剧;豫剧

陕西咸阳豫剧团成立于1952年,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陕西省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它是全民所有的...豫剧,原名“河南梆子”,又叫“河南高调”,因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它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传统剧目有600多部。著名演员有常香玉、牛,代表剧目有《木挂帅》、《红娘》、《七级芝麻官》、《花木兰》、《朝阳沟》等。

秦腔

又名乱弹,是中国的剧种之一,起源于西秦腔,现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因其以枣梆子为打击乐器,故又称“梆子调”,俗称“梆子调”(因梆子演奏时发出“梦幻”的声音而得名,陕西方言发音特别美妙),是中国戏曲四大调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大的一个调。秦腔开创了中国戏曲音乐中的板变结构方法,是最早的板腔,是梆子戏(散戏)体系的母体。如今,中国北方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大相径庭,但在音色和伴奏上却保持着相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