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抛开世俗杂念,解开心灵的枷锁,遇见未知的自己。

现场的图片实在不堪入目。这堆垃圾是人住的地方吗?

这不由让人联想到风靡全球的“脱离”。试想,如果我们的内心也堆着一大堆“垃圾”,或者说我们的头脑背负着沉重的“包袱”,那么我们还能活得轻松自如吗?“垃圾”留下的那一点点空间,能让我们的精神空间清爽、舒适、稳定吗?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物体来看待自己,一次就放弃内心呢?

山下英子的书《分手(灵魂)》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诠释。

孩子是什么样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传递的观念,就像是种在孩子心里的一颗种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而且,生活中父母往往扮演强者的角色。潜意识里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我们说的一切都是对的,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这种强烈的压抑感,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不得不服从。”那么,父母灌输的观念真的适合我们吗?

书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父母留下的30多本宗教书籍,她一直扔不掉,因为从小就被告知,这些书很重要,不要扔掉,要珍惜。所以她保留了这本书,但从未打开过。书籍带给她的只有压迫。学会分手后,当她扔掉这些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书时,她豁然开朗。原来她一直在努力成为父母期望的样子。

她叹了口气: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无法摆脱小时候在心中种下的观念,那么我们将永远活在父母禁锢的框架中。简而言之,我们会像父母塑造的“艺术品”一样活着。

那么,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当然不是!一个发自心底的声音在用力呼喊。这时候就要对心灵进行一次“大扫除”,取其精华,有意识地接受自己很喜欢的观念,可以欣然引申;对于无意识的,无意识感染的,或者不愿意被灌输的,要马上切断。只有打破父母灌输的旧观念,重塑自己,从“以父母为轴心”转向“以自己为轴心”,才能真实的面对自己,带给自己精神上的解放。

(1)期望来自于对对方要求过高,往往事与愿违。

在生活中,我们的很多烦恼都是因为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需求而造成的。这时,有人会疑惑:“我们按照《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出的沟通技巧,说出了我们的需求和要求”。为什么我们得不到我们想要的?“其实这必须让我们正视一个问题,我们的要求是否超出了对方愿意接受的范围,从而导致我们的期望落空。

生活中,相处的人往往会有太多的要求,比如起床后一定要叠好被子,吃完饭要收拾好自己的碗筷,睡觉前要洗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遵守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会让我们感到委屈,互相指责或说服。

所以我们需要抛弃别人的期待,还原自己的生活。既然改变不了,那就换个选项,重新接受。当我们放弃期望的时候,就会慢慢学会磨掉生活的棱角,摆脱委屈和埋怨,释放更多的精神空间。

(2)期待好运其实是一种自我不幸的表现。

“好运”可以说是民间最流行的一个词。福利彩票行业的繁荣也直接证明了大家都在期待好运。比如,在某件事上成功是好运;遇到愿意帮助你的人也是一种好运...可以说,好运在你身边发生的所有好事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如何让自己变得幸运”成了人们永恒的话题。那么,如果我们这样理解,我们是不是一直处于不幸之中呢?

书中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个学生自从分手后,买东西开始考虑价格因素。在过去,大量的采购是以特价进行的。现在我觉得,我只是想用性价比来证明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说到底,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策略。

所以,我们学会抛弃对好运的期待,降低期待,心灵会回归宁静,会有更充裕的空间去审视自己的需求,从而培养自己顾全大局的能力。

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我们想要的就会如期而至。正如佛家认为的“因努力,果随缘。”

所有人的烦恼和痛苦的根源都是我们的执念:放不下,舍不得,离不开,看不透。

执念,与其说是我们死死抓住不肯放手的心结,不如说是我们一直记在心里的心结。我们越想解开它,越想放弃,越想放弃,结果越深,越难化解,越痛苦...所以,想要释放内心的“垃圾”,就需要脱离自己根深蒂固的执念。

这本书与我们分享了许多例子:

一位在丈夫去世十年后仍无法走出悲伤的女士,以与丈夫离别为契机,扔掉了许多亡夫的旧物,接受了丈夫去世的痛苦事实。

一个30岁的单身女,听完分手的讲座,精神饱满,扔掉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但是一箱子的言情小说一直扔不掉,书上写的内容都是无果的爱情。这个时候,她突然发现,这些书是她过去恋爱经历的写照,而潜意识里,她似乎隐藏着一个不肯嫁人的自己,于是她果断决定,掰下这盒书,慢慢的自己。

其实说再见并不容易。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无奈,但如果我们执着于过去,执着于某个人或某件事,就只能活在自己的“围城”里,看不到城外的风景。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对象来重新审视自己,我们执着于一个对象,是因为喜欢它,需要它,还是背后的故事。如果它的故事不能给我们带来安慰和快乐,我们不妨以“面对、接受、处理、放下”的心态去尝试摆脱它。通过去除“不必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帮助我们脱离执念,清理内心的“垃圾”。

破:父母灌输的旧观念——没必要

自我期望——没有期望

分离:执念——不是强求。

当我们放弃了“不需要,不坚持,不期待”,就能重新看到另一个自己,就有可能离开不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开辟更轻松的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最后,分享文章中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