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荆州
三国和荆州联系如此紧密。说明不研究三国历史文化就不能研究荆州,让我们通过这个窗口观察分析那个历史时代壮观的社会图景,触摸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脉搏。1.荆州是三国历史的缩影,是一部三国史,也可以看作是三国与荆州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的,与荆州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魏、蜀、吴围绕荆州归属的激烈争夺是构成这种特殊关系的基本因素。汉代荆州,横跨大江南北,疆域辽阔,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鲁肃称之为“帝都”,诸葛亮称之为“用兵之国”。汉末,刘表驻荆州。19年苦心经营,南占江陵,北占襄阳。“地方千里,甲胄十余万。”仅集中在江陵的大小战船就有1000多艘,军事实力相当强大,是当时的一大割据势力。但刘表的才华略显有限,实际上不可能守住江汉。正是因为曹操、刘备、孙权看到了荆州的极端重要性,看到了刘表证据不足以自保的弱点,才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荆州,并把它作为发展自己势力、争夺天下的重要目标。曹、刘、孙全面展开荆州之争,恰逢国家继续分裂或统一的重要历史关头。汉末之乱始于钟平元年(公元184年),狄咸元年(公元190年)董卓之乱之后,进入军阀割据、汉朝名存实亡的国家分裂时期。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之前,曹操经过多年征战,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分裂与整合的命运。赤壁之战本身就是在曹、刘、孙争夺荆州的基础上发生的。
第二,荆州是三国文化的殿堂。从这座寺庙,我们可以感受到三国文化的无穷魅力。三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乱世出英雄,变革的时代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荆州作为三国争夺的焦点,成为群雄逐鹿的舞台,成为三国优秀人才角逐的场所。在一次次的角逐和较量中,他们的政治抱负、价值取向、思想品格、智谋谋略,都在荆州的舞台上充分展现出来,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至今让我们深受启发和借鉴,从而展现了三国文化的无穷魅力。三国荆州之战,曹操、刘备、孙权作为当时三大政治集团的代表,为了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都来到荆州争夺男女。他们的理想抱负能否实现,事业成败的结局,都在荆州这个大舞台上得到了检验,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历史启示。曹操失荆州,统一大业功亏一篑。失荆州失天下,教训深刻。刘备借荆州是发展之地,最终因为借荆州而失去荆州,让振兴汉室的理想化为乌有。他的成功和失败的教训足以让人铭记。孙权借荆州巩固吴蜀联盟,与刘备* * *,共同对抗曹操。后来他撕毁了联盟,与曹操结下了良好的关系,与曹操* * *,共同对抗关羽,获利最多。政治局势的变化表明,一个政治集团的基本利益是其方针政策的关键;联合和斗争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形势,善于从千变万化的客观实际中制定正确的联合和斗争策略,才能争取主动,防患于未然,立于不败之地。三国荆州之战所体现的古代三角政治斗争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是三国文化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3.荆州是三国名胜。丰富多彩的三国画卷是三国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虽然三国时代的金鼓早已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远去,但留下的斑斑痕迹今天依然可以找到。在著名的三国故里荆州,至今保存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三国名胜,成为荆州的一大文化特色,也是三国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荆州古城是三国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当初,三国兵的鼓声在这里回荡;一些著名的三国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南方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也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本来学术界对汉代江陵城(即荆州城)的位置一直争论不休。近年来,通过对荆州古城墙的考古发掘,确认汉末三国时期的荆州城就是现在的荆州城所在地。在今天荆州脚下的金代遗迹下层,叠加了汉末三国时期的蜀、吴荆州脚。这一重要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荆州古城的文化内涵,也让一些三国历史故事更加鲜活生动。本文主要是在史实的基础上论述三国和荆州,并不从《三国演义》入手,因为史实最能说明问题,了解史实才能更好地理解《三国演义》。当然,小说毕竟不是历史,对小说本身的艺术加工和改造是一种文学创作,不能当作历史事实。但《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其基本方面是符合历史真实性的。这是这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辉煌文学巨著的前提和基础。小说中对人物和一些具体事件的描写,特别是对包括赤壁之战在内的荆州之争的描写,极大地发展了文学源于历史而又不局限于历史的想象和创造,使其所反映的荆州之争更加波澜壮阔、生动形象,充分体现了荆州之争在三国之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使之成为这部古代政治百科全书的核心篇章和精华。所以,读三国,读荆州,就进了门,就掌握了打开这本政治百科全书的钥匙。从研究三国历史文化和《三国演义》的角度来看,《荆州》是必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