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传原文及翻译

柳敬亭传原文及翻译具体如下:

原文节选: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翻译:岁时,因蛮狠凶悍强横刁钻,触犯刑法应判死刑,才改姓柳,逃到盱眙城里给人说书,那时已能使市民佩服感动。后来,又到了江南,松江府有个叫莫后光的读书人见了他,说:这人机智灵活,可以帮助他用他的演技获得声名。

于是对柳敬亭说:说书虽然是小小的技艺,但也必须勾画出所说人物的性格情态,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像优孟那样善于用隐言和歌唱进行讽谏,然后才能够有所成就。柳敬亭回到家里就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反复思考,过了一个月就前往莫后光处。

创作背景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一位颇具盛名的说书艺术家,他从十七八岁开始学艺,直到八十多岁高龄还不离开舞台,艺术生涯逾越半个多世纪。造诣深湛,名扬江南。根据黄宗羲在此传后记中的文字,写《柳敬亭传》之前,吴伟业已经为柳敬亭立了传。

在吴伟业笔下,柳敬亭除了说书技艺高超外,还具有高士风格,参与军机政务,是鲁仲连一类人物。黄宗羲承认吴伟业与柳敬亭过从甚密,所写柳传详尽可靠,但认为吴伟业对柳敬亭评价过高,比拟不伦,文章也写得比较杂乱,不符合“文章体式”。因此他取吴传而改写之,题目一仍其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柳敬亭传